女生太内向了好不好?

  小静是一个不爱说、不爱动的孩子,她成天呆在家里,一呆就是一整天。每逢家里来了外人,她就悄悄地躲起来,总是怕见人似的。除了上学,她一般时候不出门。遇见熟人,哪怕是邻居,他就很少与人打招呼。可不管别人怎么劝说,小静却越来越变得“安静”了。小静到底怎么了?这样下去会不会对她的人生有什么影响呢?

  乐观自信

  心理学表明:性格,有内向型和外向型两种,没有好与坏之分。任何人都同时具有内向和外向两种性格倾向。青少年学生也是一样。当一个人的内向性格占优势时,人们就说他性格内向;反之,外向性格占优势时,就说他性格外向。在青少年学生中,两种性格比较起来,外向的人可能活泼、主动,能较快地融入新的环境;内向的人则可能安静、听话,能踏实地完成他人交给的任务。

  小静就属于内向性格。内向性格的孩子在生活中主要表现如下:

  1.思想上,不爱说,不爱动。打小开始,对于同样一句话,一件事,看见别人那样说,那样做,思想上就是不能理解:有这必要去那样无话找话、没事找事儿吗?这难道不费气力吗?同时,身体里似乎有一种“懒”的感觉,好像缺乏一种能量,总是难以鼓起劲儿来。比如,见到一个不认识的人,最多打声招呼,其余的就不知道说什么;再比如,别的小朋友会一直玩很长时间不觉得累,自己却感觉很疲倦似的,必须得静下来。

  渐渐地,家里人见自己老是这样,就鼓励说:“你这孩子怎么不说话,快出去玩啊!”,说了几次后,眼看没有什么转变,他们好像就变得有些恼火了,语气也变得不耐烦了。

  2.交往中,更怕说话,更不想动。和家人相处时,有时候父母会当着外人的面说:“你看这孩子,都这么大了,还不知道叫人,一天到晚呆在家里像‘闷葫芦’!”不知怎的,大人们越是这样说,自己越是不想那样去做了,就感觉有一种无形的东西挡在自己前面似的。

  与他人交往中也有这种感觉,在场的人都有话说,自己却因为没话说或者怕说错了而搭不上话来,就越是觉得不自在,只好低下头不言语或者是玩手机。连续几次遇到这样的场面后,就越是觉得自己不适合那样的环境了。因此,每每遇到这样的集体活动就要想办法回避。久而久之,就更加不想说,不想动了。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对于一个身在充满竞争的信息化时代人,只有与时代合拍的性格才更容易找到通向成功的绿色通道。

  也就是说,虽然性格没有好坏,但若它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合作,甚至于成为一个人成长历程中的一种“绊脚石”,我们还是需要引起重视,并努力朝着积极的性格方向发展。

  对于像小静这样的内向同学,需要从思想上帮助他们端正认识,扬长避短。

  1.端正认识,踢开“绊脚石”。其实,不管什么性格类型,它好比一枚硬币的两面,从这面看是优点,从另一面看就成了缺点。也就是说,每个人都不能谈所谓的优点和缺点,只有各自的特点。所以,性格内向并不是一件坏事儿,它也不是一种心理障碍,同学们大可放下心来,不必在意它。要踢开思想上的这个“绊脚石”,走我们自己的路,做最好的自己。

  2.扬长避短,再添“正能量”。李白有诗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性格内向的同学们,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态很重要。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并且弘扬自己的稳重、踏实、心细、爱思考、有理智等闪光点,为自己的学习、生活乃至人生再添动力。一旦干出了成绩,还怕没有信心、没有底气吗?另一方面,也要试着向身边那些外向性格的人学习,学习他们的乐观主动,学习他们的勇敢大方,学习他们的从容洒脱……把他们的优势品质“嫁接”到自己身上,内外兼修,相得益彰,何乐不为?

  文/张家海 编辑/王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