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拾荒男孩”:替爸爸做家中的顶梁柱

  莫双熠是铜鼓二小五(2)班的学生。

  他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爸爸勤劳、妈妈善良、奶奶慈祥、弟弟可爱。2014年10月底,在广东中山务工的爸爸被查出患有白血病,之后赴空军总医院治疗,妈妈前往照顾爸爸。这个家庭在巨额医疗费用面前陷入了困境。

  面对困境,年仅10岁的莫双熠选择坚强与自立:他主动承担家务活,拖地,做饭,洗菜,洗碗,照顾年迈的奶奶,照顾幼小的弟弟;他利用周末时间捡拾废品六七百斤之多,用来补贴家用。他说:“我要好好读书,照顾好婆婆(奶奶)和弟弟,不让爸爸操心。这样爸爸才能安心治病,才能早日康复,才能早日回家和我们团聚!”

  捡废品卖废品,家务活他样样都会

  2014年12月27日,周六。早上6:40,莫双熠就起了床。他洗漱之后,打开液化气灶,煮了3碗面条。

  早餐后,奶奶要去洗碗,被莫双熠拖住了。“奶奶,您身体不好,还是我来吧。”奶奶今年80岁,前几年动过手术,身体一直不好。莫双熠系上围巾,把早餐用过的碗筷洗干净。

  莫双熠一手拿着一只火钳、一手拿着蛇皮袋,沿着铜鼓县城环城北路往前走。在老汽车站后面的一个垃圾池里,他用火钳夹起不少纸杯、易拉罐;在另外一个垃圾房里,他用火钳翻动着垃圾,找到一些废纸。沿路有不少的垃圾桶,在每一个垃圾桶前,他都踮起脚跟,努力去寻找垃圾桶中有价值的废品。垃圾桶比较高,他用火钳去夹起桶中的废品时,脸都贴着垃圾桶的桶沿。

  在丰润花园小区,一位居民问起他的身世。得知情况后,打开车库门,把里面的100多斤废品全部送给了他,还帮忙拦下一辆送货的三轮车,让司机帮莫双熠把废品运回家。

  回到家,莫双熠淘米做饭,洗菜、切菜。

  中饭后,他陪3岁的弟弟玩“积木”。所谓“积木”,是一副旧麻将,是一个周末莫双熠在捡拾废品时捡来的。

  中饭后,莫双熠将捡来的废品进行分类:易拉罐、矿泉水瓶子、纸杯、奶盒等东西用蛇皮袋装好,纸壳、书本之类的,用绳子捆好。

  下午三点,他用木棍挑了两捆纸壳到废品店去卖。他家住在老印刷厂宿舍,穿过定江路,走过西湖大桥,穿过木材大市场,再往西,足足有一公里。他挑着两捆纸壳,一路上跌跌撞撞,几次差点碰到路人。称过重,21斤纸壳,0.3元一斤,一共6.3元,老板娘给了他7块钱。接着,他又回到家用木棍挑了一担纸壳去卖,这一次只有11斤,3.3元,老板娘给了他10块钱。

  晚饭后,他洗好碗筷,拖过地,又打水帮弟弟洗脚。

  照顾奶奶和弟弟,他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莫双熠的父亲莫文锋原来一直居住在高桥乡高桥村。为了给后代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在结婚前夕,他在县城老印刷厂宿舍买了一套二手房。莫双熠出生之后,夫妻两人一直在外面打工。3年前,老二出生后,母亲才留在家中照顾老人和一双儿子。

  自从去年10月底爸爸被查出患白血病以后,莫双熠在日记中写道:“……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同时也要照顾好婆婆和弟弟哦,不让爸爸操心。这样爸爸才能安心治病,才能早日康复,才能早日回家和我们团聚!”

  得知爸爸需要60万元手术费,莫双熠打电话问妈妈:“家里有多少钱?”妈妈告诉他,只有零头。他沉默了好久,然后告诉妈妈:“从明天起,我利用周末时间去捡废品,帮家里减轻一点负担。”

  自2014年11月初开始,每个周末,人们都能看到莫双熠手持火钳、背着蛇皮袋,在县城的大街小巷转悠。很多小店的老板知道他的事情,就直接把店里的废品送给他。一个多月下来,他捡拾的废品已经把一个8平方米的杂物间堆得满满的,一楼扶梯脚下还堆了100多斤。

  “不管下雨还是天晴,莫双熠每到周末都去捡废品,从来没有间断过。有几天特别冷,他的手被冻得红肿,像包子一样。”邻居王老板心疼地说。

  2014年12月3日,莫双熠卖废品卖了20.6元。他在日记中写道:“亲爱的爸爸,你知道吗?我捡废品已经攒了36.6元了,虽然离60万元还有像从这里到北京那么遥远的距离,但我一定不会放弃的,所以你也要有信心哦。老爸,加油!”日记的末尾,他还画上了一张可爱的笑脸。

  2014年11月8日,奶奶患了重感冒,什么都不想吃。莫双熠给奶奶煮了两个鸡蛋,又到药房去给奶奶买了感冒药。那几天,一日三餐的饭全部都是他做的,弟弟都是他照顾。每天要等弟弟睡了以后才能去做作业,每天10点以后才能睡觉。姑姑莫凤娥心疼地说。

  过生日没礼物没蛋糕,他反倒赚了16元

  去年11月30日,是莫双熠10周岁生日。早在一个月前,爸爸妈妈就商量过了,他10岁生日这一天,一家人好好庆祝一下:给他买一样最好的玩具,买一套他最喜欢的新书;在家里弄一桌饭,把姑姑、大伯都请过来。

  生日这一天,爸爸妈妈从北京打电话过来,祝福他生日。他想哭,但没有哭。他安慰爸爸:“你好好治病,家里有我呢。”

  这天,他四处寻找废品。下午,他把前一天和当天的废品先后分两次挑到废品店去卖。第一趟卖了6元,第二趟卖了10元。“我紧紧地揣着这16元钱,生怕它跑了。”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回家的路上,他路过一家蛋糕店,透过玻璃,看到里面一个个精美的蛋糕,他停下了脚步。他非常想进去买一个蛋糕,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蛋糕。他在日记中写道:“……眼前浮现出爸爸躺在床上等救命钱的情景,我又加快了步子,飞奔回家,把钱交给婆婆保管。”

  社会各界关爱如潮,让他感到很温暖

  莫双熠自强自立的事迹在铜鼓引起高度关注,社会各界纷纷为莫双熠及其家人送上关爱与温暖。2014年12月2日,高桥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来到莫双熠家里,送上慰问品、慰问金,并且为莫双熠的父母、奶奶办了低保。

  2014年12月5日,铜鼓二小五(2)班班主任组织全班同学,为莫双熠捐款3000多元;学校老师为莫双熠捐款5000多元。

  2014年12月25日,县妇联主席刘全菊带领妇联干部来到莫双熠家,送上日常生活、学习用品和慰问金。

  2014年12月27日,来铜鼓驴行的南昌驴友一行5人,来到莫双熠家里,送上慰问品、慰问金。

  2014年12月29日,县教育局领导来到莫双熠家里,送上2000元慰问金及慰问品,并表示将在全县中小学开展“向自强少年莫双熠学习”的活动。县民政局社会救助中心负责人为莫家送去2000元临时救助款,并表示将加大临时救助力度,为莫文锋申请民政医疗救助。县关工委领导来到莫双熠家中,送上慰问品、慰问金,并表示将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团县委领导来到莫双熠家中,送上学习、生活用品。

  县志愿者协会一行5人,为莫双熠送去衣服、鞋袜,以及学习用品。

  爱心还在继续……

  目前,受到媒体关注和社会关爱的莫双熠,已渐渐回归正常生活,安心学习。

  孝是中华民族千百年传承下来的美德,所谓“百善孝为先”,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孝敬父母,那么这个人就算有再大的成就也是不完整的。孝是一种美德,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懂事、孝敬父母、坚持不懈、勇于承担”这些就是珍贵地美德。生活中感动我们的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真实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小事,于细微处见真情。

  在10岁男孩莫双熠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最纯真、最善良的美。这种美发自内心,源于生活。一个天真单纯的孩子,能够如此坚韧不拔,勇于承担,这份执着和孝心,让人由衷敬佩。

  文/邱桀 周佳璐 编辑/王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