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坛盛典大扫描

  • 来源:新体育
  • 关键字:田径,鸟巢,禁药,田径锦标赛
  • 发布时间:2015-07-02 08:13

  田径虽有着悠久历史与强势影响,但在形成自身构架上,却也路程漫漫。世界田径锦标赛已创办了32年,让我们简单地做一番回顾。

  年轻的田坛盛典

  2015年8月22日到30日,一场热烈精彩的节日庆典将在北京“鸟巢”亮相,这就是将被载入史册的第十五届世界田径锦标赛。

  田径虽有着悠久历史与强势影响,但在形成自身构架上,却也路程漫漫。奥运会一直是田径运动唯一的世界顶级赛事。1977年,国际田联终于勇敢尝试在奥运会外单独主办世界杯田径赛。

  虽然初衷良好,但世界杯田径赛既要顾及当时田径运动的“业余”属性,又怕背上与国际奥委会分庭抗礼的骂名。国际田联没有实力推出另立门户的新赛制。世界杯田径赛按大洲组队,每队每项只限一个名额,致使众多优秀选手被排除在外,加之各大洲间项目发展极不平衡,比赛缺乏高手,难现竞争,水平低下,被各方冷落。世界杯田径赛在不温不火地举办了10届之后,2010年,国际田联将其降格,更名洲际杯赛。

  田径历来被称为体育运动之母,由于在奥运会设项中占比例之高,还有“得田径者得天下”的说法。

  1978年10月,国际田联波多黎各会议正式决定创办世界田径锦标赛,在每届奥运会前一年举行。

  首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于1983年8月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各国和地区协会中只要选手成绩达到A级标准,每项最多可报3人,大大增强了总体竞争性。此后,国际田联又通过适当提高参赛规模,严格报名标准,缩短达标时段,从第三届起将四年一届缩短到两年一届等措施,使世锦赛持续走红,申办十分抢手。

  芬兰首都赫尔辛基能成为首届世锦赛举办地绝非偶然,迄今为止的14届锦标赛,它独占两次,另一次是2005年第十届。得到这一世界田坛独一无二的待遇与荣誉,让人们对它刮目相看。

  芬兰地处北欧,近四分之一的国土位于北极圈内。田径在芬兰有特殊的情结,田径高手被尊崇为国家级英雄,观众的热情也让其他国家望尘莫及。两届世锦赛,在仅有55万人口的赫尔辛基,每场卖出门票都在4万张以上,重点场次可谓万人空巷,全城沉浸于狂欢之中。在赫尔辛基第二次做东之际,时任总理曾发表过这样的精辟论述:“田径运动教你用自己的力量克服各种困难,发展能力和忍耐力”“田径运动是最有助于增进身体健康和社会进步的体育。”芬兰的观众既热情又很内行,他们认为:“没进过世界田径赛场,就不知道现代竞技体育是怎么回事!”

  2005年8月14日,国际田联举行颁奖仪式,授予赫尔辛基世界田径城市奖。国际田联主席迪亚克亲自为第一个荣获这一奖项的城市颁奖。

  新科技强力引领

  40亿以上的电视观众,苛刻的办赛条件,巨额的组织经费,使迄今为止的世界田径锦标赛几乎都在发达国家发达城市间转悠。

  一些精明的政府与市长抓住举办良机,用高科技强力引领,既为赛事创造优越条件,又力促当地的市政建设与经济发展,赢得了民众的支持。

  德国斯图加特空港集散大厅,坐电梯到底层就是城市快速轨道交通S线,直达30公里开外声名显赫的戴姆勒体育场。转眼间,一列子弹头列车就会将下飞机的乘客与周边人流带到那里。

  这条铁路得益于1993年在当地举行的第四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大赛的光临促成折腾了20年的悬案在一年之中解决。

  之前,体育场附近已有两个S站,为迎接田径盛会,有关方面又开辟一条专用轨道钱。世锦赛期间,那条“黄金线”终日川流不息,浩浩荡荡。每个车站的列车动态显示屏、某一时间点每趟车的具体位置、到达该站的准确时间等,显示为不时翻滚的德英文字,让人一目了然。整个锦标赛期间上百万人次的各国观众中,将近三分之二靠它完成输送。

  2009年柏林世锦赛,跑道掀起了一阵“蓝色革命”。相比沿用三十余年的绛红色跑道,权威人士称天蓝色塑胶跑道的色彩更加悦目,对运动员的心理反应与运动发挥更有利,跑道更富弹性,科技含量更高。“外星人”博尔特借助“蓝色革命”,将一年前在北京奥运会创造的百米世界纪录从9秒69提高到9秒58,他在200米比赛中还跑出19秒19这个令人望尘莫及的速度。

  田径场上的计时革命始于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它彻底抛弃了工业革命时代起用的手按秒表计时法,将精确度从十分之一秒提升到百分之一秒。

  从2001年加拿大埃德蒙顿世锦赛起,赛场同时启用更为精准的两套电动计时器,跑道内侧、控制台各一个。数个大屏幕同时滚动着不同画面信息,多个小显示屏可随时浏览每人每段不同距离的成绩。风速仪增设了存储功能,如有争议可随时调取。无线通讯工具代替了传统旗语。

  2007年大阪世锦赛首次实现赛跑决赛后,屏幕可同步显示终点录像图像和成绩。

  那次盛典,刘翔在最外侧的第9道以12秒95勇夺110米栏冠军的奇迹,同时完成奥运会、世界纪录、世界锦标赛大满贯的伟业,就是这一新系统在第一时间提供了铁证。

  从2005年赫尔辛基世锦赛起,国际田联由医学研究、合作检测以及教育信息等方面专家组成专门部门,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加大反兴奋剂斗争的力度。当届参赛约2000名运动员中,有四分之一以上人员受检。这个比例相当之高,致使诸多跟奖牌不沾边,甚至够不着得分的无名小卒都有可能身败名裂,名门大将所遇的“麻烦”更是可想而知。此后,兴奋剂检测一届比一届更严厉。国际田联时常以此提醒和警示那些抱有侥幸心理的运动员:为了体育赛事的公平纯洁,也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要远离兴奋剂,远离禁药!

  商业色彩渐重

  终于甩掉“业余”帽子的国际田联意识到,再不推进职业化,不仅大丢面子,被旁人瞧不起,还会让这项古老而深受人们喜爱的运动难以为继,错失黄金时代。田径巨星虽然名扬天下,但囊中羞涩,远谈不上体面与尊严。1993年斯图加特世锦赛,一大帮在田径场叱咤风云的骄子只能住在大会提供的兵营里,无奈又心寒地瞅着其他项目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在市中心豪华酒店摆谱。

  1993年,穷兮兮的国际田联终于有了情投意合的理解者与支持者。当年第四届世锦赛在奔驰公司所在地斯图加特举办。奔驰老板为尽地主之谊,不错过在家门口做广告的千载难逢之机,设下每位冠军一辆奔驰C级车的大奖。这条信息成了赛会头条新闻,吸引各路豪杰,选手们路过此地不免流连忘返,自觉有点希望的索性提前上车合影。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那届大赛无论总体水平还是单项冠军成绩,多有突破,刷新5项世界纪录,本身就创了锦标赛历史。中国队也获得了史无前例的4枚金牌,分到4辆奔驰,女子铅球运动员黄志红一辆,“马家军”3辆。

  国际田联全面启动以奖金为杠杆的复兴计划后,每届世界锦标赛设立总额超过700万美元的巨奖。金牌获得者可得6万美元,银牌3万美元,铜牌2万美元,第四到第八名的选手都可获奖,分别是1.5万、1万、6000、5000、4000美元。如打破世界纪录,奖励10万美元,上不封顶。和早已职业化的拳击、篮球、足球相比,这点钱只能算是碎银子,但对于市场化开发程度还不够的田径项目而言,毕竟进步了许多。如今,新生代田径明星的日子显然比上世纪80年代的巨星更风光。

  国际田联的与时俱进,乐坏了明星与大公司。从第四届世锦赛起,赞助商对明星的广告投入越来越大。每逢广告发布会,相关明星就有备而来,滔滔不绝地介绍赞助商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与赞助产品的优异性能和卓越质量,唯独对媒体和公众想知道的专业内容,往往惜字如金。

  北京奥运会田径赛上,赞助商给了博尔特一辆价值人民币120万元的宝马M3跑车。车子还未焐热,一年后的柏林世锦赛上,博尔特刚刚透露想用当次比赛奖金再买一辆宝马时,法拉利马上“中途抢断”,趁机将一辆新款极品612送上门去,豪掷相当于400多万元人民币。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

  竞技体育的不可预知性使每届世锦赛总是伴随着改朝换代,新星诞生与明星陨落交错进行。短短9天,赛场上悲喜剧层出不穷。一夫当关万众莫开的现象屡见不鲜,一招鲜吃遍天的典型事例更是不胜枚举。

  田径世锦赛一路顺畅后,总体走势自然是规模越办越大,水平越来越高。1983年赫尔辛基首届世锦赛,159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运动员参赛。1997年之后的历届世锦赛,参赛国家和地区突破200个。规模与水准得以稳定。第一届世锦赛男女共设41项,如今这个数字已变成了47。这场扩张好戏,足以反映国际田联让这项古老运动分享于全人类的新思维。在奥运会瘦身计划的大背景下,田径的小项不断扩张,也表明国际田联在世界体育大家庭中地位攀升。

  请看具体数字——

  1983年首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组设24项,与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相同,女子比赛增加了400米栏、3000米与马拉松3项,达到17项。这一扩容后被洛杉矶奥运会采纳。1993年斯图加特世锦赛增加女子三级跳远,被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沿用。1999年西班牙塞维利亚世锦赛,女子撑竿跳高和链球得以进入,女子竞走从10公里变身20公里,2000年悉尼奥运会也都照办。2005年赫尔辛基世锦赛增设女子3000米障碍,女性项目总数高达23项,几乎赶上了男性的24项,男子仅多的一项是比马拉松还艰苦的50公里竞走。

  与奥运会田径赛相比,世界田径锦标赛尽管只是后起之秀,但在已经举办过的14届大赛中,还是创造了诸多奇迹。

  博尔特在2009年柏林世锦赛上连创百米、200米世界纪录,被专家称为“外星人速度”,预计几十年内无可撼动。

  8米90的前男子跳远世界纪录被突破也算一例。这项纪录由美国黑人选手比蒙于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创造,那次,合乎标准的大顺风、高原地势较稀薄的空气加之比蒙的神奇表现,将前纪录一下提高65厘米,之后多年无人能够与之比肩。23年后,这一“不可逾越的世界纪录”在1991年日本东京第三届世锦赛上被美国选手鲍威尔终结,8米95!

  将男子三级跳远带进18米时代的是英国人爱德华兹,他在1995年的哥德堡世锦赛上赢得冠军的成绩达到18米29!

  世界田径锦标赛已创办32年,参赛国家和地区及运动员人数渐增,各项目人类极限被不断地突破,奖牌日趋分散,但分布仍不均衡。较为典型的是2009年柏林世锦赛,47枚金牌被19国获得,全部奖牌被37国瓜分。那是在世锦赛举办两届后,由于国际政治版图分化的初期效应被放大,世界田径赛场上苏联、东德与美国的三驾马车格局被打破,致使美国队一气吞下13枚金牌,创造了在一届世界锦标赛中夺金数量的最高纪录。

  近几届,金牌、奖牌的流向朝多极化发展,但是多数归属趋于集中化,美俄争霸的格局仍未被打破, 欧、美两洲旗鼓相当且实力超群,半数以上项目垄断明显。以牙买加的短跑和肯尼亚、埃塞俄比亚长跑马拉松为代表的第二集团不断壮大,大致形成了美俄之外的第二极。处于世界田径配角的大洋洲、南美洲和亚洲的地位还没能根本改变,仍处于苦苦追赶状态。今年的北京世锦赛将继续做出证明。

  文 黄伟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