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砍鲨时代

  • 来源:新体育
  • 关键字:砍鲨战术,乔丹,马刺
  • 发布时间:2015-07-02 08:58

  砍鲨战术本来是比分落后球队在比赛结束前采用的续命手段,在本赛季,其被战术大师们发挥到了极致,不但随时砍,而且比分领先的球队也砍。NBA进入了新砍鲨时代。

  砍鲨战术的重新兴起,让那些罚球技术不过关的球员叫苦不迭,比赛也随之变得支离破碎,拖沓无比。

  砍小乔丹

  那些糟糕的罚球手们有多害怕波波维奇?火箭晋级第二轮之后,德怀特·霍华德、约什·史密斯等一大帮“罚球困难户”每天都集体加练罚球,罚球命中率仅17.4%的替补中锋卡佩拉更是每天加练5000个罚球。只因为他们第二轮的对手有可能是马刺。彼时马刺正在与快艇鏖战,尚未分出胜负,而马刺主教练波波维奇正用“砍乔丹战术”令这个系列赛的每一场比赛变得无比拖沓。

  季后赛开打之前,快艇中锋小乔丹曾被问到过一个问题,“你预计在这轮系列赛中会有多少次罚球?”

  小乔丹沉思良久回答说:“我猜……很多吧。”

  这个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波波维奇是最敢于利用规则的现役主教练,“砍乔丹战术”就是一个明证。小乔丹内线防守威力巨大,但罚球太差,常规赛命中率仅有39.7%,这一点足够波波维奇大做文章了。今年2月20日马刺对阵快艇的常规赛中,波波维奇指使球员接二连三地对小乔丹故意犯规,28次送他走上罚球线,他只命中了10个。“整个赛季都是这样。”小乔丹说,“他们在很多次交手中都采用这种战术。”更早之前,2012年季后赛两队交手时,波波维奇也使用了这个战术。

  所以本赛季的季后赛交手,波波维奇不可能放过小乔丹。果然,整个系列赛中,小乔丹73次走上罚球线,只命中28个,命中率甚至比常规赛还要差,只有38.4%。

  尽管最终快艇晋级,小乔丹对罚球这件事仍然心有余悸。谈到第二轮与火箭的对决时,他关心的第一件事就是,“这轮系列赛不会再砍了吧?如果还用这战术的话,比赛可要打上5个小时了。”

  火箭罚球不准的球员比快艇更多,这多少令小乔丹找到了一些心理平衡。火箭中锋德怀特·霍华德常规赛罚球命中率52.8%,大前锋约什·史密斯49.8%,替补中锋乔伊·多西28.9%,另一名替补中锋卡佩拉更是只有17.4%。如果双方都“砍”起来,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然而事情总有意外。尽管快艇主教练里弗斯笑称,已与火箭主教练麦克海尔达成协定,谁也不砍对手,但系列赛第一场,上半场结束前1分多钟,快艇球员对约什·史密斯故意犯规,率先撕破“君子协定”。约什两罚一中之后,火箭球员马上抱住了小乔丹,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这一幕也令场边的快艇主教练忍俊不禁。而在系列赛第四场,小乔丹34次走上罚球线,只命中14个。

  砍张伯伦

  对那些罚球不好的球员故意犯规,以获得球权转换的机会,这种战术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张伯伦时期就存在了。

  张伯伦天赋异禀,菜鸟赛季就有场均37.6分、27个篮板的表现。于是,当年季后赛中,张伯伦遭到了凯尔特人的围剿。他们经常动用2到3人围住张伯伦,一旦他准备投篮,就果断犯规。与其让他得2分,不如送他上罚球线。那个赛季被凯尔特人淘汰之后,张伯伦甚至跟球队老板嚷嚷着说要退役,因为他受不了这么无赖的战术。

  更无赖的是这种针对张伯伦的犯规战术逐渐发展成为无球犯规,也就是说,对手会在张伯伦接球之前就对他犯规。

  现任热火总裁帕特·莱利经历过那个时代,他回忆说:“那是我所见过最滑稽的场面了,那么多的球员满场飞奔,追着张伯伦到处跑,那简直蠢透了。”

  张伯伦也指责最推崇这个战术的凯尔特人主教练奥尔巴赫:“他是个卑鄙的小人。他们防不住我,就使用这种阴险的手段。”

  最终,NBA经过研究之后,修改了相关规则,比赛结束前的最后两分钟内,如果对无球队员犯规,被侵犯一方将得到两罚一掷的机会。但这并未完全解放张伯伦,在其他时间段里,仍然有人会故意送他走上罚球线。

  著名教练老尼尔森当初也曾是执行“砍张伯伦战术”的球员之一。成为教练之后,他开始进行试验,第一个试验对象是丹尼斯·罗德曼。在比赛中,他安排龙套球员布巴·威尔斯连续对罗德曼故意犯规。威尔斯3分钟内便六犯离场,平时罚球不准的罗德曼居然12罚9中,让老尼尔森无功而返。

  不过,他很快就找到了更好的对象──“大鲨鱼”沙克·奥尼尔。

  砍奥尼尔

  1994年,老尼尔森挂帅“梦二队”征战世锦赛,队中头牌球星正是沙克·奥尼尔。老尼尔森感叹“大鲨鱼”的身体素质与张伯伦有一拼,同时也为他糟糕的罚球水平感到担心,“肯定会有人拿他的罚球做文章”。

  最早的一次大规模“砍鲨”出现在1996年东部决赛。当时,奥尼尔还在魔术队效力,对手是公牛。系列赛第一场,奥尼尔7罚1中;第三场,他9罚1中。指使球员“砍鲨”的正是后来在湖人执教奥尼尔并为此战术感到头疼的菲尔·杰克逊。

  奥尼尔转投湖人之后,展现出更强大的统治力,同时也遭遇更多的折磨。

  2000年12月3日,湖人对阵小牛的比赛中,老尼尔森指使球员连续“砍鲨”。全场比赛,奥尼尔一共获得19次罚球,仅命中5球。湖人主教练菲尔·杰克逊说:“我知道,那是老尼尔森的策略。”

  赛后,奥尼尔很不高兴,指责老尼尔森是个“小丑”。奥尼尔还跟科比闹起矛盾,指责科比不给他传球。但科比也有自己的理由,他认为一旦奥尼尔拿到球,就很可能会被对手故意犯规。他表示,奥尼尔应该好好练一下罚球。奥尼尔则回应,用不着别人教他怎样打球。

  2001年2月20日,湖人客场挑战达拉斯。当时刚好是老尼尔森患病离队一段时间后复出的日子。奥尼尔了解到这位老帅的病情之后,决定与他和好。赛前,奥尼尔找来一个马戏团小丑用的红鼻头,戴在鼻子上,走到老尼尔森面前,对他说:“我才是小丑。”老尼尔森被逗乐了。他把红鼻头摘下,自己戴上,两人开怀大笑。老尼尔森借机解释:“奥尼尔,我那么做,只是想战胜你的球队,并非针对你个人。”

  尽管赛前气氛轻松愉快,但比赛中老尼尔森继续“砍鲨”。奥尼尔15次走上罚球线,不过他这天手感不错,命中了11球。老尼尔森赛后感慨:“奥尼尔的罚球达到这种水平,‘砍鲨战术’就完蛋了。”

  老尼尔森对奥尼尔的“砍鲨”贯穿始终。2004年12月的一次交手中,奥尼尔已经穿上热火战袍,老尼尔森还是不留情面,14次送他走上罚球线,奥尼尔罚丢了8个。奥尼尔赛后说自己“没什么不高兴的”,但他的表情出卖了他。

  砍鲨时代

  不只是老尼尔森,在那个大鲨鱼横行的时代里,很多教练都在“砍鲨”。让奥尼尔走上罚球线似乎是唯一有机会限制他的方式。但这毕竟是一场赌博,每个

  人的运气都不一样。

  运气最糟糕的可能要数前NBA名帅麦克·邓利维了。2000年西部决赛第二场,当时担任开拓者主教练的邓利维曾指使队员对奥尼尔不停地犯规。全场比赛奥尼尔17罚5中,湖人进攻节奏完全被打乱,大败而归。系列赛第七场,邓利维故技重施,继续“砍鲨”,但奥尼尔居然12罚8中。其中,比赛结束前2分44秒的两罚全中,帮助湖人追平比分。

  赛后,奥尼尔吹起了牛:“我爸爸对我说过,就算你有99%的罚球命中率,但你该罚进的球没罚进,那也没有用。”

  后来,邓利维执教快艇,还有过一次失败的“砍鲨”经历。他安排球员对奥尼尔故意犯规,结果奥尼尔连续两次被犯规后都是两罚全中。比赛关键时刻,奥尼尔还得到一次加罚机会,也稳稳命中。整场比赛,他5罚全中,把邓利维气得直拍脑袋。

  邓利维说:“我感觉他今天好像连续罚中了12个球,这跟往常完全不同,以前他在罚球线上两次罚球可能会投进1个,有时两个都投不进。他现在跟过去不一样了,赞美他吧!”

  除了邓利维,波波维奇当年也是“砍鲨”的忠实拥趸。波波维奇这样形容“砍鲨”时的感受:“就像玩俄罗斯轮盘赌。有时候他会连续罚丢,也有时候会连进5个。”

  2008年季后赛首轮,马刺对阵太阳,当时奥尼尔正好在太阳队效力。这轮系列赛中,波波维奇频繁“砍鲨”,落后时砍,领先时也砍,奥尼尔苦不堪言。系列赛第五场是“砍鲨”的经典之作,两队双加时大战,奥尼尔获得了20次罚球机会,只命中9个,最终太阳输了5分。

  有趣的是淘汰太阳之后几个月,两队又在新赛季的揭幕战上相遇了。波波维奇用“砍鲨”的方式跟老冤家奥尼尔打了个招呼。

  比赛开始不到5秒钟,马刺球员迈克尔·芬利就在波波维奇的授意之下一把拉住了奥尼尔。奥尼尔感到非常诧异,但当他回头望向马刺教练席,便明白了一切。他看到波波维奇正举着双手大拇指冲他一脸坏笑。奥尼尔也笑了起来。

  继续砍下去

  “砍鲨”在那个年代发扬光大,所有罚球水平不佳的球员都有可能在某个时刻被“砍”。其中有本·华莱士、比德林斯这样的中锋,也有朗多这样的后卫。有时候,双方还会陷入“互砍”的境地。

  2006年活塞与热火的东部决赛中,活塞主教练桑德斯使出“砍鲨战术”,对奥尼尔故意犯规。时任热火主教练的帕特·莱利则安排球员“砍”本·华莱士。双方砍来砍去,比赛一片混乱。赛后,莱利说:“我也不想看到这种场景,但这就是比赛的一部分。桑德斯会‘砍鲨’,我也不是不会‘砍’。”

  随着“砍鲨”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争议越来越大。2008年休赛期,NBA曾经讨论过如何避免这种战术。当时的总裁斯特恩坦言,非常厌恶看到那种场景,“只要比赛一开始,就去撞击对手,不管他站在哪里”。

  不过,联盟没有做出规则上的修改。副总裁斯图·杰克逊解释说:“我们没有足够的理由去修改规则,因为如果修改规则,就相当于给那些自身能力不足的球员变相奖励。”

  近期“砍鲨”再度流行,联盟再次进行商讨。新任总裁萧华同样不喜欢看到那种场景,在董事会上,迈克尔·乔丹和拉里·伯德都反对改变规则,理由是“作为球员,命中罚球是基本功”。随着波波维奇毫无节制地“砍小乔丹”,修改规则的呼声越来越大,萧华开始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然而,最终的结论仍然不支持修改规则。第一,通过调查发现,“砍小乔丹”时收视数据并没有明显降低;第二,萧华受到了很多来自中学和大学篮球队教练的邮件,他们一致反对修改规则。萧华说:“修改规则会给青少年传递错误的信息。我从青少年篮球教练那里收到很多邮件,他们都说‘请不要做出改变’。”

  短时期内,“砍”还是会继续存在。毕竟罚球是一项基本技术,而且是一项可以通过练习改进的技术,很多球员都已经证明过这一点。

  卡尔·马龙菜鸟赛季时罚球命中率只有48.1%,还不如本赛季的德怀特·霍华德。但通过苦练,在第二个赛季,他的罚球命中率提高到59.8%。此后的17个赛季中,他有16个赛季罚球命中率都超过了70%。其中最准的两个赛季,这一数字达到79.7%,比菜鸟赛季提升了30多个百分点。

  马刺中锋斯普利特是另一个典型。2010年进入联盟时,他的罚球命中率只有54.3%,有的球队还曾使用过“砍斯普利特战术”。但他很快就通过练习提升了自己的罚球,本赛季他的罚球命中率达到了75%。

  因此,无论是奥尼尔还是小乔丹,他们在罚球线上所面临的困境,更多还是由于自身努力不够。规则是没有问题的。

  文 范兆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