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萍 人生也像竞走

  • 来源:新体育
  • 关键字:王丽萍,竞走,田径
  • 发布时间:2015-07-02 09:22

  王丽萍现在哪儿?直到6月一个阳光直射的日子,笔者才搞清楚。那天,王丽萍约笔者到北京体育大学,又推着自行车,把笔者带到英东田径场边,平和地说:“我现在是北体大竞技体校的竞走教练。”从赛场下来,一路走到这里,不经意间,10年过去了。

  一

  连王丽萍也没想到,自己会到2005年东亚运动会后才告别赛场。

  严重的膝伤曾使她在成名之前,险些早早结束运动生涯,但这位东北姑娘对自己的那股“狠劲儿”,让她屡屡涉险过关:悉尼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比赛一举夺金,步入辉煌,又经过雅典奥运会第八名、第九届全运会亚军等不平凡的历程。然而,她的左膝半月板已被磨得“发毛掉渣”,充满积液,走路常会突然卡住。第十届全运会时,王丽萍打算退役。

  为了给自己的运动生涯划个圆满句号,她做了充分的准备。没想到大赛之中,胃痉挛病突然犯了,她一路在呕吐,严重时不得不跪在地上。一位裁判不忍心地劝她:“别走了,下去吧!”但王丽萍还是咬牙走完全程,最终获得第十一名。让她伤感的是:“这名次与第一次参加全运会时是一样的。”

  没过多久,东亚运动会开幕。中国队原本出战的一名小队员突然伤了,王丽萍被顶了上去。尽管体能和成绩都不太好,但她还是以较大的优势为中国队夺得一枚金牌。赛后,她立即宣布:“我要退役了!”

  二

  “我到底想做什么,能做什么?”退役回辽宁之后的半年里,这些问题一直在王丽萍脑海里闪现纠结。照理说,做教练她更轻车熟路。可在帮助做竞走教练的爱人工作一段时间后,她觉得自己不能当教练,原因之一是对队员“心太软”。尽管她对自己够严够狠,但一看到孩子们走得痛苦不堪的情景,她的恻隐之心就油然而生,尤其是50公里竞走,训练量能达到45公里时,她感觉“太残忍了”,于是跑到爱人面前为孩子们求情:“别让他们走了!”爱人感叹:“你真不适合做教练。”

  她曾竞聘省田径中心副主任,后被内调为竞技体校的副校长。一接触行政,她又觉得“除了运动场上那点东西,没有什么可以得瑟的”。有些事情想得挺好,一实施就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困难的竟然是交流,有时很简单的一个意思,她用运动员式的话语说出,竟伤到同事,甚至朋友和家人。性情内敛的王丽萍再也找不到赛场上那种自信。2006年,北京体育大学开办冠军班,王丽萍决定脱产去上学,好好充充电,更主要的是想利用这个机会和平台,为自己的人生重新定位。

  三

  步入大学,学习、住宿都与普通研究生在一起,王丽萍感到另一种压力和差距。虽然此前有过一些学习经历,但她深知其中的水分。那时不要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是坐在教室里,也常常累得直犯迷糊。因而,她十分珍惜这次机会。好在除了英语课,大多数专业课与实际贴近,而且以往她多多少少有过感性认识,诸如运动康复之类的课程,还是她很想掌握和有兴趣的。

  她坦言,自己算是个用功的学生,为自己定下的基本目标是考试不挂科。每次上课,她总是坐在第一排,为的是听得清看得明,注意力更集中。第一科考试前,她挺紧张,感觉像回到小学似的,推掉所有的活动和家事,专心复习。多年运动队的习惯让她一过半夜,大脑就不听使唤,她就第二天5点早早起床,在校园里找个安静的地方去用功。考试时,她仍坐在第一排。一进入考试,她就像投入比赛一样,“不想结果,只注重过程”。考试成绩出来了,好得出乎她意料。

  冠军班同学中有许海峰、罗雪娟等各个运动项目的顶尖人物。在接触交流中,王丽萍学到许多过去没有注意到的人际沟通方面的东西,久已失去的自信慢慢回到身上。朋友们都说:“那种自信的气质让你在各方面都显得很优秀。”其实,王丽萍最清楚,是内心的自信外化为一种优秀,朋友们的夸奖又提升了这种自信,让她积极地把各种事情做得更优秀,这种习得和体悟比考出好成绩更使她获益。

  2009年,王丽萍通过研究生论文答辩,拿到硕士学位,其论文的主题是悉尼奥运会前她竞走训练的研究。与此同时,她也找到了今后事业的方向:留在大学。

  四

  王丽萍原本希望在北体大田径教研室教书授课,可学校认为她的强项还是带一支优秀的运动队。事情就是这样的可遇见却不可预见,经过校方几番谈话后,本不愿做教练的王丽萍答应试试看。于是,她成了北体大竞技体校惟一的竞走教练。

  尽管有多年的竞走经验和两年的理论学习,但一带起队伍来,王丽萍仍有些摸不着门。她发现现在的孩子和当年的自己完全不同。她不想像当年自己的教练那样威严可怕,让“队员站在旁边都打哆嗦”,而是想用说服教育的方式引导队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化他们,培养他们的自觉。为此,她没少费力劳神。

  刚建队时,每天早操之后,她跟着孩子们直接去食堂,站在那里看着他们打饭吃饭,一直跟了两个月。“我们这个项目吃不好就练不好,必须让他们养成习惯”。她却不和队员一起吃,觉得那样失去了意义。晚上,她按时收回队员的手机。男生宿舍不便进入,她索性让爱人亲自跑一趟。

  即便如此,有些事情还是让她头疼不已。一天下午训练前,她偶然到队里办事,竟看到本应休息的三名队员从外面回来。不期而遇,双方都很吃惊。王丽萍之前听说过体校有学生出外上网,但没想到自己的队员也……此时,她反应很快,直问他们出去做什么。三个愣愣的孩子说去超市了。王丽萍说:“再给你们两次说实话的机会。”孩子们最后还是坦白了。“背上包,全都回家!”

  王丽萍的表情不怒自威。一连三天,三个孩子站在训练场边王丽萍身旁,等着她原谅。王丽萍一言不发,心中却在翻腾:她实在不知怎么处理好这个事情。

  晚上,爱人问她:“你真能开除他们吗?”

  “不能。”

  “那你就利用这个机会去教育他们,给他们一次改正的机会。”

  王丽萍如此做了。有人劝她“抓到这事,就应当用耳光教训他们”。王丽萍说:“我下不去手,他们就像自己的孩子。”

  事实上,队员们与这位妈妈教练的关系很好。一次出外比赛时,队员突然捧来很大的一束鲜花,送上一堆祝福的话,王丽萍这才想起那天是自己的生日。让她最欣慰的还是队员出好成绩。两年前,她要来一个练中长跑的女孩儿,其成绩从全国比赛青年组第八名,很快跃至第五名、第二名,尤其是她那股拼劲让王丽萍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弟子为胜利高兴,她为弟子高兴,那时她“特想哭”。

  五

  2011年,经过培训,王丽萍成为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还远到江西革命老区指导全民健身,教人们如何徒步走。不少人问她可否把竞走也作为日常健身项目。她坦言,竞走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常人难以做到,练不好还容易出伤,尤其是中老年人。

  对于即将在北京举行的田径世锦赛,王丽萍充满期待:“第一次在家门口举办的田径大赛,一定要去看看!”尤其是竞走,在她看来,“那是很有希望升国旗奏国歌的项目”。

  文 柏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