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V8的美国车还叫美国车?

  • 来源:汽车杂志
  • 关键字:美国车,石油危机,禁酒令
  • 发布时间:2015-07-15 10:02

  习惯了在国内豪气万丈的美国车,真要去适应强调“环保”和“节能”的市场,首先作法就是在动力的精细化方面做文章,Mustang 2.3T和更小一级的Fiesta 1.0T算是个中代表!

  V8一去不复返

  什么是美国车?也许我们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退一万步来说,只要是在美国国内所生产的车,也能算得上美国车,但典型意义上的老美国车通常有几个明显的特点,大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不等同高性能)、船一样的悬挂范畴还有宽大的座椅、特大号的杯架等等。这些都算是美国人关于汽车的价值观,在这些特点之中,动力系统最能显浅地反映一种车系的性格──老美国车动力大、油耗大,反正车重、发动机升功率效率不高,就用大排量来应付,结果没想到这种“手段”竟然成了一种惹人注目的标识,没有哪个国家和地区,比美国人更热爱大排量的V8!

  但是,全球经济痿缩了,石油危机发生了,地球健康糟糕了……,一堆因素使得已经习惯了自由奔放的美国人,一夜之间发现了他们对汽车的理解并不被世界其它地区的消费者、政策法规所认同。在海外市场,他们并没有任何富竞争力的产品,甚至在国内,三巨头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于是他们学着放下身段,借着各种资源去生产各种不一样的新美国车,除了家用车,甚至连性能车也是如此,而拿动力系统来开刀,成了美国品牌进行自我革新进入海外市场的第一选择,其中Mustang 2.3T、Fiesta 1.0T便是此类作品。

  涡轮能补汽缸数吗?

  在跑车的世界里,无论是Mustang所属于的Pony Car,还是Challeneger所代表的Muscle Car,可以轻易地无视四缸机数十年,但从不敢在V8上造次,排量从4L起步,最高超过7L,皆因美式跑车的原教主义者普遍以为,当初为躲避禁酒令而生的肌肉车只能搭配V8,放上个四缸机几乎就是大逆不道的代言词,等同于当初911信徒看不惯Porsche弄个入门级跑车产品线Boxster出来。V8输出可以不高,性能可以不强,但大排量赋予了他们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豪迈性格,草根出身而又讲究勤俭节约的4缸机,没办法靠着自己的勤劳融入V8的世界。

  那难道Mustang的2.3L四缸就可以改变美国人对其偏见了吗?眼下的2.3T打着“Ecoboost”旗号,但你别忘记,把这个单词拆开来看,首先是“ECO”,Economv、经济、节约;然后才是“BOOST”,带点爆发力的意思,它的输出可比V6要高,2.3T Mustang售价可以比3.5L车型高,但在美国,它可能是最不被关注的那一套动力系统,入门选V6,性能爱好者选V8,似乎并没有2.3T的什么事儿。

  不被美国人关注的2.3T,却是Ford眼中最重要的棋子,它肩膀上的担子比其它两款动力系统要重上许多,V6/V8可以懒洋洋地守着老美的份额,但2.3T可是要来开疆辟土,担起创业的苦角色,向全世界输出Mustang的价值观。

  再来看Mustang的2.3T,它拿着什么样的水平征服世界的心?四缸的结构,八缸级别的动力。确切米说226lml的排量,9.5的压缩比,朴实的技术,却可以输出23lkW、434Nm的数据,而上代Mustang GT前期版使用的4.6L V8仅有可怜的22lkW输出,增压确实是把事情简单化了,放在Mustang身上,则是再次印证了一句话:多年前,我曾经问过BMW M部门的头头,关丁FlOM5转用涡轮发动机,他给我的回答是“Technically,It (turbo engine)can perfectly replace NA”。这句话套在Mustang身上,也成立。

  当在转速超过2500rpm后,2.3T能够展现非同一般的扭力,尤其在3000rpm到5000rprn之间车辆表现完全称得上生龙活虎,但这不是类似宝马式发动机与变速箱配合如鱼得水的搭配,有一副换挡反应停留存轿车水平、二、三挡齿比编排偏疏的变速箱存在,动力的传递来得不够迅速,好像暂时被一道力量封印,但破除来白变速箱的封印后,力量的发放会让你总是感觉Mustang能获得如此灵敏而又庞大的加速反应,那只能是归功于2.3T的出力果然够老道,3.5L级别的NA V6力量还是低了一个级别。在反复0~1OOkm/h以及80~120km/h两项加速项目测试后,我可以说,任何时候这台2.3T都可以解决80%的问题,剩余的20%就出在发动机的声浪、并不充裕的低扭以及明显的涡轮迟滞上,但是,在它比V8车型便宜一半的情况下,能获取一辆中型跑车应有的速度感,相信我,在排量税的帽子扣在头上的国度里,没有多少叶公会为那V8的情怀买单,说白了V8在排量税的国度里,就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这,就是研发2.3T最容易让大家看得懂的点,而一台相当强横的直四涡轮增压发动机,从形式上来看是变了不少,但骨子里依旧有着美国的力量和轻松。

  Mustang尚且带有美国车的基因,但对在欧洲诞生的Fiesta车系来说,完全就是一台正宗的欧洲车(Ford的欧洲分部设在德国科隆),这就是美国人的精明之处,他们在经历没有拿得出手作品的尴尬和阵痛后,就调动有竞争力的资源把目光投向欧洲,不过1.0T绝不是Ford的底线,在欧洲他们还生产不带增压的三缸1.0L发动机,同样搭载在Fiesta身上。

  说实在,三缸的1.0T,无论从哪方面说,走的就是小排量高扭矩的路线,超过2000rpm后便有几近1.6LNA的输出,在不超过3000rpm的情况下,它的表现能满足城市走走停停的需求,只是三缸机的先天震动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也在高速时受制于相当小的排量,中高转还是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比1.6L NA稍逊一筹,还不能完全在性能上取代1.6L NA,Ford之所以推这种发动机,还不是因为对排放的日益严苛要求几乎规定了只能在downsize的路上越走越远,而Ford只是先行一步而已。

  动力downsize,车格模糊了

  四缸的跑车,三缸的小车,这本不是我们应该见到的美国车,他们没有被V8、船一样的悬挂羁绊着,反而从全球化的思维出发,淡化美国元素的概念反倒令美国品牌再次找到出路,如今在美国市场贩卖的Fusion(实际就是欧版的Mondeo),依然把2.0T当作主力,视M3为竞争对手的ATS—V,也直接使用双涡轮增压发动机驱动,化美国车为全球车,既然迈出了动力系统downsize化这一步,那自然地,美国车的概念,也开始变得模糊了。

  Text:谢翔 Photo:安宁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