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异域的美国车还叫美国车?
- 来源:汽车杂志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凯迪拉克,美国车,林肯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7-15 11:49
凯迪拉克ATS-L和林肯MKZ算是典型的美国车吗?时值今日,或许维系它们与美国之间关系的,除了美国品牌以外,其它……很淡了!
何谓新派?何谓传统?
到底美国车的纯正血统是什么?最接近正确的答案或许是全尺寸SUV和皮卡了,为什么我说最接近正确呢,因为这些车型只能代表美国本土的汽车文化,却不能体现出美国车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来的性格与姿态,想象一下当美国豪华车不再一味地求舒适,大排量发动机自然吸气发动机也不再出现,我们脑海中的美国车又会是怎样的呢?近在眼前的MKZ和ATS-L或许是近年来美国车给出的答案,它们都是在我认知当中的“新派”美国车,而它们身上似是而非的美国车特色,似乎更受大众消费者所钟情。
上段时间我刚坐过一位朋友从二手市场淘回来成色不错的国产第一代别克君威世纪,我坐在后排能感受得到那软绵绵如乘坐游艇般的悬挂,过弯时看着我朋友小心翼翼转动方向盘,我也替他着急。不过那宽大舒适的座椅以及经典怀挡设计,则让我朋友津津乐道,而我则为后排设计并不太考究的空调出风口捏了把汗。当我询问到油耗表现的时候,他只是说这并不是用来衡量他对美国车喜爱的标准,情怀已经驾驭在经济性之上了,17升左右的百公里油耗或许是他口中稳定、厚实以及安静的代价吧!在美国人还没有认识到自己需要全球化产品去占领市场的时候,他们的产品大多都呈现这样的特点:油耗高、悬挂软,绝对舒适以及略带粗狂。但大概就是从这个时代以后的美国车开始,美国人就知道如果继续用他们的思维去打造汽车的话,美国车的乐土或许只剩下本土了,更不用说放眼全球!
欧洲开发已经成为了开拓市场的捷径
其实无论福特也好还是通用也好,他们都作出了非常正确的决定:为了跳出美国市场,他们主动作出改变。怎么变?变成怎么样?毫无疑问,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的消费者需求越来越受到外国汽车厂家重视,而中国的消费者的价值观是更喜欢欧洲车。
所以,让欧洲部门去负责新车的开发那就顺理成章。于是,就有了我们眼前的凯迪拉克ATS-L和林肯MKZ,无独有偶,它们都装备了符合潮流标准的2.0T涡轮增压发动机,特别是ATS-L的发动机,调校对于普通民用车来说,已经算较为激进的水平,28T车型的调校达到了205kW,而峰值扭矩更高达400Nm的水平,凯迪拉克俨然将ATS-L打造成运动健将,而目标也毫不畏忌瞄准宝马3系,还真刀真枪在纽伯格林与3系干上一场,这在以前我们肯定不敢想象,美国车能够有如此能耐正面与德国选手竞争,或者这正是欧洲部门开发的优势。其实早在凯迪拉克运动钻石切割的设计风格开始,他们的产品特性也在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凯迪拉克已经不断向运动靠拢,特别是面对全球市场的产品如CTS、XTS等。凯迪拉克都认识到目前潮流风向明显偏向欧洲人给予我们定义的质感、操控等体验。于是在ATS-L身上大展运动拳脚,最终目的也达到了,ATS-L虽然国产后经过了加长的处理,但前后比例依然是50:50的优良水平,而且运动质感相当到位,甚至已经有点顾不上舒适性,很难想象ATS-V将会是一个怎样的疯狂状态,假如十年前让我闭上眼睛乘坐,我绝对不会相信ATS-L是一辆美国车,但如今他们的确在有所坚持的状态下有所妥协了。而ATS-L的内饰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精致水平,但倘若问我要在ATS-L座舱找到一些美国车的元素,我想大概只剩下方向盘上的凯迪拉克标志。
再看看林肯的MKZ,时光倒退二十年,那时候的林肯依然擅长打造如Towncar一样的豪华舒适型行政房车,甚至拥有加长的礼宾车版本,最大诉求是平稳舒适,操控加速都不是事儿。但再看看现在这个世代的林肯MKZ,脱胎于蒙迪欧的平台,在德国的科隆进行重新调校,虽然它并不像ATS-L那般激进地向运动靠拢,但它也没有了那种纯粹为舒适而妥协的态度。MKZ依然保留了蒙迪欧身上良好的行驶质感,甚至静谧性更好,而为了更符合林肯的品牌特色,MKZ稍微比蒙迪欧舒适那么一点还是有必要的,只不过相比我老朋友的别克君威世纪依然是天壤之别。同样,MKZ也没有了大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气度,2.0T发动机的加持反而让它有了更多行驶上的冲动,毕竟这台2.0T Ecoboost发动机的实力并不差,假如心情愉快,甚至可以开着MKZ高速驶入弯心,除了要克服稍重的车身质量,一切都可以让你安心,林肯的行政级别轿车能够在弯中如此从容确实不易。不过我依然能够看出纯进口身份的MKZ身上的美国车元素,如车门上的密码锁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配置,我从来未用过这般高科技产品,因为我不理解为什么还需要这样的密码锁。另外MKZ的换挡杆已经被中控台上的一排换挡按钮代替,这样中控台延伸到前排两个座位中,设计感十足,并且材料的质感也是相当上乘,已经不是典型美国车那种大大咧咧的设计美学了。
地球村里,世界大同
从品牌的角度上去论证,无可厚非,ATS-L和MKZ依然是美国车,但它们身上典型美国车的特色已经越来越少,我们并不是否认美国车,而是因为这是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又或者全球市场并不能完全接受美国人对于汽车的调校哲学,他们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了“欧式美国车”。不过回过头来想一想,到底什么才算是真正的美国车?现在的美国车始终要放弃大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始终要跟进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潮流,也要跟上所谓的欧式操控调校步伐,那么是否舒服得如游艇般的美式豪华房车就不复存在呢?
Text:何健峰 Photo:何连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