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老江湖拒绝减仓

  • 来源:英才
  • 关键字:私募,老江湖,拒绝,减仓
  • 发布时间:2010-08-09 11:18
  经济形势震荡期中,力挺中国经济和股市,看好国内上市公司的未来潜力,这个私募“老江湖”到底念的什么经?

  “关键是小孩们太年轻看不到一些东西,又管着重金,股市能稳定吗?”57岁的李振宁爱摆“谱”,他所说的“小孩们”是指目前市场的大部分投资机构的营运者。

  在读研期间翻译了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内著的《短缺经济学》后,李振宁误打误撞地走出了与中国资本市场紧密相关的一条线:1985年进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工作,1987年从香港股市开始投资生涯,1992年成为专业投资人,1996年创办上海睿信投资管理公司,2001年作为三人小组之一参与证监会解决股权分置改革。

  “经历过‘老八股’,国内投资没有比我资格更老的人”江湖经验让李很骄傲,却也很纠结:“有时候也做得不好,我看问题太超前了,看到的事情经常跟别人看到的不太一样……”

  2008年股市大跌。当时很多机构都认为中国经济要出问题,但李持相反看法,可股票已经被砸下去了,“毕竟钱在人家的手里,人家要卖也没有办法,他们直接影响到市场,所以明明知道它是错的,就干脆回避。”

  相同的心结,李振宁又赶上了。如果按照预期,将目前这个市场的投资者划分为三派——悲观派、中间派和乐观派,李绝对是彻头彻尾的乐观派。在他看来,从4月15日以来的股市大跌,完全是不成熟的小孩子所做的荒唐之举。

  在经济形势震荡期中,与市场大唱反调,力挺中国经济和股市,看好国内上市公司的未来潜力,这个私募“老江湖”到底念的什么经?

  私募一片黯淡

  经验归经验,尽管在2009年睿信的4只产品均以收益率超过90%的业绩,大赚了一把眼球,但在今年,至少到现在,睿信的产品净值一个月来(4月23日—5月25日)的跌幅全都超过20%。当然不止睿信一家,今年上半年,私募界几乎也是一片黯淡。

  祸起市场的突然变盘。从4月15日起,外盘突然转向、国内紧缩政策预期加强和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加压,以及股指期货推行,当这些因素一起袭来的时候,大盘从3100点左右掉头向下,轻轻松松击破各个重要点位,到6月底还丝毫没有止歇的意思。

  不过,李振宁不屑于市场几乎一边倒的预期。

  “现在不是搞计划经济了,想预见什么都难。你能预见到希腊危机吗?我们多年以前就讲要开发西部,但是开发那么多年都没起来,最近金融危机之后,西部开发有点模样了。因为那时候条件不成熟,各种资源价格没有那么贵,出口很好,干吗要到西部去?所以,单靠政府的决策不一定奏效,只有到了一定的条件才可以推行。”

  李更不能容忍将自己等同于其他机构的操盘者,他将下跌的矛头指向市场机构对政策影响的过度放大和关注,“比如说政府要调房地产了,马上把地产股杀掉一半,前一段时间说要让药价降下来,结果药物板块又是十几个百分点地跌下来,这是根据政策导向投机,有时候沿着一种逻辑推导是错误的,现在恰恰这种错误的逻辑被相当一批机构所认同。”

  翻译《短缺经济学》是很久前的事,但留给李振宁的是一种感觉,在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都处于摇摆不定,“二次探底论”日渐抬头之时,李振宁把自己归为坚决的看多派。

  “我觉得中国经济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从8块3升到6块8又怎么了?外贸在2006、2007年还是照样好,很多人用一套逻辑去推,但现实的经济比人们想象得复杂,其实汇率是一个影响的因素,我们很多研究员认为汇率损失可以对冲,实际上很多东西企业的做法都是很简单的。”李保持着一如既往的率性,“日本当年出问题的时候,人均GDP3万美元,咱们现在是人均4000,差得远呢。”

  一个让李颇感滑稽的现象是现在国内的机构投资者非常悲观,而国际投资者比较乐观,原来A股市场溢价20%-30%,现在变成目前美国市场溢价20%,“我们变成倒挂了,而中国的经济却是全世界最好的。”

  公募基金持续减仓

  上半年行情,多少让公募基金有点懵,减仓成为避险的一个重要举措。时至6月底,高仓位的公募基金继续减仓,华夏、嘉实、南方、易方达等旗下基金仓位大多小幅下调,嘉实系减仓尤为明显。

  空仓操作,是私募基金的特权,而睿信拒绝减仓,李振宁的理由很充分:“现在行情已经跌得差不多了,特别是考虑到人民币的升值,现在某些继发因素已经出现了,中国的股市在今年上半年一度跌到全世界倒数第一,可中国经济还是全世界增长的发动机,这合理吗?这种‘剪刀差’就是股市上涨的空间。这个时候有股票的人就应该坚决拿在手里,不要动,就算套住也没什么了不起。”

  香港的纠错行情是一段经典。1997年之后,在一些悲观预期的影响下,香港股市一路下跌,5年的时间一直在低位徘徊,然而最后的一个纠错行情一口气涨了10多倍,从1780点一路上冲到21000点。

  在李振宁眼里,A股的纠错行情将起始于地产股和金融股的止跌企稳。在睿信基金的配置里,这两大板块占了一定的比例。同样有别于市场关于这两大板块的悲观论调,李振宁的理由同样也是标新立异:“房地产公司就是造房子这么一个商品,它的利润也有平均化的趋势,任何行业都是一样的,所以不要恐慌房地产公司都要不行了。中国老百姓住房要改善,总是有生意干的,商品房的业务减少了,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业务会增加。不能指望房产公司老能赚到地价大涨的钱,这种情况都是一次性的、历史性的。”

  “看空银行板块,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平台的融资风险。我不认同地方融资平台有多大的窟窿,我们2008年下半年才开始实施刺激计划,前面还在紧缩。实际之前很多项目都没有真正上马,刺激计划正是一个机会,而且国家的4万亿投资,2009年中央政府拿出的就是6000亿,很多地方融资平台也是配套国家项目的。其实天下本无事,不要说中国的银行,美国的银行都是国家兜着,银行能有什么大事。”

  地产、银行或许无事,而市场捉襟见肘的资金量确是一个大问题。6月底,两市成交量骤降到500多亿元,只相当于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而此时,农行的首发如箭在铉,市场估计网上申购资金将达万亿之巨。同时市场的再融资也是来势汹汹,目前中国银行400亿元可转债已经发行结束并上市交易,交行配股也已顺利展开。

  “企业存款是45万亿,股市里70%-80%的市值都是超级大盘股,但那个市值是不需要你全部扛它的,真正扛的是已经流通的这块市值,只要有一个人买就一定有一个人卖,但卖出的资金并没有走,关键是赚钱效应。”李振宁说。

  高度关注转折点,是李振宁最近常做的事,虽然“旗下的基金和大盘表现差不多”,但他的情绪并未受其所扰,“你看,金融和地产最近不是稳了一些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