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医药股的四把“快刀”
-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投资,医药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8-03 12:12
医药行业向来是牛股的出没之地,中国股市历史不长,医药领域却出了不少的长牛股,伴随着中国进入老年人社会以及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逐渐呈井喷之势,医药股更是投资人永远不可忽视的金矿。
在社会生活中,一些当领导或当老板的人,他们虽然不是某些方面的专家,但是这些人往往具有一般职员不具备的优势。他们善于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快刀斩乱麻,迅速地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直达本质。投资医药股也需要具备“快刀斩乱麻”的洞察力,下面笔者将和大家探讨投资医药股需要具备的几把“快刀”。
投资医药股的四把“快刀”
第一把“快刀”:定价权。巴菲特将企业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有经营特许权的;一类是普通类型的企业,而后者多大数是不值得长期投资的。经营特许权:1、被人需要;2、定价权;3、不可替代。笔者认为,其核心是定价权。
中国很多药企缺少定价权,而且常常受着国家政策的影响与制约。面向普罗大众的OTC(非处方药)药品有些类似于消费品,除了一些响当当的品牌,其他小公司竞争惨烈。而处方药的主动权掌握在医院和医生手里。随着医改的推进,许多药品要想进入医院,还要通过省级平台招标,单这个门槛就让不少药企挤破头。独家药品似乎有一定的定价权,或者说在谈判机制下有一定的话语权。然而,这种拥有独家产品的药企最好是拥有多个独家品种,更让投资者安全、踏实一些。
国内的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多被外国几家大的跨国公司所垄断,80%的市场份额被占领,他们还想通过与国内企业合作,或直接向三四线城市和基层渗透,继续蚕食中低端市场。中国当下的医疗器械公司则多在中低端领域打拚。医疗器械公司除了面向民用的外,若想进入各级医院,定价权也不在自己手里。因此,将来在这方面的竞争必然很激烈,具有核心竞争实力的企业才能脱颖而出。
当然这些上市公司中,有的也正在转型,有的正在搞互联网+,有的也正通过并购扩大生产规模。尽管如此,除了一些面向民用的医疗器械产品之外,医疗器械公司若想将产品卖出去,还是要通过招标或者需要打通医院这个环节的,自己仍然没有定价权。所以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还是要按照巴菲特的“教导”,优选有定价权的。
第二把“快刀”:大品牌。在日常生活的消费领域,我们都知道品牌美誉度的极端重要性。其实,在药品生产领域同样如此。同仁堂、云南白药、片仔癀,都是国宝级或古董级的企业啊。如果进行知晓率调查,估计同仁堂已经差不多成为中药的代名词了。而从股市关闭论、荒岛挑战论的角度看,真正能够让人放心持有的企业,还非它们莫属。
话说到此,估计那些对中药有看法的人一定又会摇头了。不过,我们是搞投资的,不是搞中西医辩论的,笔者的建议,你可以不信中医,但是若投资的话,你最好还是别绕过中医药股,特别是不要绕过这些大牌、名牌、老牌的中医药股。中国不长的股市历史中,这些名牌中药股几乎都是让其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的长期大牛股(云南白药已是百倍股)!。
第三把“快刀”:重复消费。正如俗语所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呢。生病一般就得吃药,甚至还要长期吃药,重复吃药。改革开放以来,富裕起来的中国人腰包确实鼓了,可是太多的人或许连最其码的预防保健知识都没有。现在中国人肥胖的人据说成人中占三分之一的比例。结果呢,就是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井喷,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几高的亚健康病症。
有关数据显示,现在中国人中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或潜在患者均已过2亿人,这可是个庞大的数字!在中国当下的死亡疾病谱中,除了肿瘤之外,还有心脑血管病。有了这些毛病怎么办呢?许多人就得天天服药、终生服药,这就叫重复消费了。所以,在这些大病种领域里的优秀医药企业,特别容易出现长期大牛股。如天士力的一个复方丹参滴丸,年收入就已达20亿。
第四把“快刀”:平台型。医药领域正在出现类似停车场这种“坐地收钱”的平台型公司。如康美药业,在线下布局建设全国的中药材市场,线上搞中药材价格指数,搞E药谷现货期货交易,这种线上与线下“通吃”的商业模式,其实就是平台型公司特点。康美药业还不仅限于此,还在医药电商以及互联网医疗方面进一步布局,如与广州中医院合作,计划实行处方之后的“快递”服务。将来康美药业是不是会成为中医药领域里的阿里巴巴呢?且让我们试目以待!
当然,寻找医药股也不仅仅限于以上四把“快刀”,还可以挖掘研发型,如看一看化学药的领军企业恒瑞医药,你就明白研发对于一家创新型的药企来讲有多么重要。还可以挖掘细分行业的龙头,如恩华药业在精神与麻醉领域经营得蛮有滋有味的。当然,如果自己有相关的知识背景,抓一些风口上的标的,如基因测试、精准医疗、可穿戴设备之类。不过,处在风口上的猪虽然一时也会飞很高,但要小心它们飞高之后重重摔下来的危险。
买大的,还是买小的?
中国股市向来患有小盘宠爱症,选小的如果将来长成大的,自然N倍就不在话下了。笔者却观察到,医药行业也如同大多数行业一样,也常常呈现出一种强者恒强的特点。知名药企往往凭借着自己的强大的品牌,或凭借着自己的研发优势、规模优势、成本优势以及营销上的优势“占山为王”,那些弱小的企业只能俯首称臣。虽然近几年中国药品生产规模保持了年复合16.5%的速度增长,但若想分得丰厚的一杯羹也真是需要“蛮拼”的。当然,也不排除现有的上市药企之中,一些小市值药企将来也会成为大市值的领军企业。
现在上市公司中的药企市值究竟有多大呢?恒瑞医药目前的市值902.34亿元,康美药业901.03亿元,云南白药776.88亿元,近千亿元已经是大市值的了。这个体量跟美国动则上万亿元市值的药企相比,依然还是小儿科。这样简单比较或许不具科学性,可是中国人口将近14亿,老年人口众多,将来出几家市值5000亿甚至上万亿市值的药企随时都有可能。
估值问题
投资医药股,估值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之一。单纯从市盈率来讲,医药股的市盈率水平来向不低,2008年大熊市时,一线药企的市盈率估值也多在25-30倍。如恒瑞医药等上市公司,当时就没有低于30倍市盈率的。这些年走下来,它们却个个都成为了长牛股、大牛股。如此看来,投资医药股,还应该适当放宽市盈率的标准。如何放宽呢?笔者认为,至少不能拿着买格力电器这样相对成熟企业的标准,去套一些医药股,因为在当前形势下,医药股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成长股的成份。
那么,买入这些医药股的机会有哪些呢,笔者认为有三:一是股市大熊之时,包括刚刚过去的大暴跌和目前的二次探底;二是优秀企业“王子”一时遇难;三是技术性调整之时,如深调约30%。(作者ID:闲来一坐s话投资)
雪球财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