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IPv4地址正式耗尽,然而IPv6还在路上

  • 来源:PC电脑王
  • 关键字:互联网,北美,谷歌
  • 发布时间:2015-08-04 14:15

  2011年2月3日,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ICANN)公布了一条“可以载入史册”的新闻:“最后一批IPv4地址今天分配完毕,IP地址总库已经枯竭。”而到了2015年7月,《华尔街日报》报道,北美在继亚洲、欧洲以及拉丁美洲之后也终于用尽了分配到的IPv4地址,正式耗尽其供应的IPv4地址。

  负责北美区IPv4地址分配的美国网络号码注册机构(ARIN)激活了“IPv4请求未满足政策”,表示目前只剩下约500个可用512个和256个地址的小地址段可供分配,但这些地址段只能满足2周到4周的需求。

  北美地区的网络服务提供者目前只有三种选择:请求选择小地址段;加入未满足请求名单,等待更大可用数量的地址段释放出;从有多余地址的组织或机构购买。

  面对如此尴尬窘境,是不是意味着可以考虑迁移到IPv6了?遗憾的是,根据谷歌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只有7%的互联网使用了IPv6,在过去的两年内增加了2%。看来IPv6的更新换代的确是需要加速了。

  IP地址即互联网地址,是用来标志互联网终端的逻辑地址,具有唯一性。现有的IP协议是瑟夫上世纪70年代创立的一种名为IPv4(“互联网协议版本4”的英文缩写)的32位地址,总容量43亿个IP地址。在当时,谁能想到这么大的容量也会用完。

  IPv4技术本身存在浪费资源问题,美国浪费了大部分地址。由于IPv4技术本身存在着网络地址资源浪费的问题,加上网络的迅猛发展,IP地址将很快耗尽。在采用A、B、C三类编址方式后,虽然方便了IP地址的管理,但浪费了上千万的地址,特别是B类地址。例如,一个需要300部电脑连上互联网的公司,使用一个C类地址(254个地址)是不够的。使用两个C类地址会使路由选择表暴涨,从而影响了外部路由协议的性能。另外的选择是使用一个B类地址(65534个地址),但却浪费了65234个地址。美国一些大学和公司占用了大量的IP地址。美国人口只有3亿,但掌握的IP地址接近全球总数的40%,其中大部分一直闲置。

  IP地址用完后,如果互联网终端用户持续暴增,网速可能变慢,但互联网不至于瘫痪。比如某企业要在IDC上托管服务器,IDC会分配一个IP地址。现在IPv4枯竭了,企业可能就要共享一个IP地址,IDC的服务就大打折扣。

  从IPv4到IPv6,让沙子都有IP地址。作为IPv4的“接班人”,IPv6由原来的32位扩充到128位。就是说,IPv6理论上可以产生近乎无数个IP地址,确切地说,是34后面带36个零。这个天文数字意味着“让地球上每一粒沙子都具有一个IP地址”。

  但是从1995年准备到现在,IPv6推广情况并不理想。IPv6没有显著优势是主要原因。IPv6其实对网速不构成直接影响。

  有业内人士表示,充足的IP地址可以分配给每一个需要的设备,从而将信息世界和现实世界连接在一起,数字化、互联化生活将会普及化,构成真正的物联网。

  在IPv4的时代,1994年中国才首度接入国际互联网,比美国晚了将近三十年。迟到的代价,是由美国等先接入互联网国家主导的IPv4资源分配,中国只占到了全球的4.5%。

  为了增加反应速度,网页访问的申请都是由一个数据包所完成的,而一个数据包的长度为256B字节,这就决定了一个数据包只能有13个块,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根域名服务器的数量,也就是说根域名服务器只能有13个。这13个根域名服务器,10个在美国,2个在欧洲,1个在日本。在现行游戏规则下,我国无法设立根域名服务器,在互联网的疆土中只有租用使用权,没有最终管理权。

  由IPv4向IPv6的协议转型是个巨大工程,除所有终端用户都必须更换终端接驳互联网的路由器或调制解调器外,所有网站及互联网运营商都必须全面改造,提供适用于IPv6终端接入网站的“入口”。不过新老互联网的交替将不会对网民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或者是不便之处。因为现在无论硬件和软件上,都同时兼容IPv4和IPv6,两代网的切换过渡将实现无缝对接。

  责任编辑:高大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