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

  • 来源:广东经济
  • 关键字:江门,产业,转型
  • 发布时间:2015-08-07 07:38

  近年来,围绕工业立市、工业强市战略目标,江门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经济总量逐步扩大。然而,随着中山、惠州等珠三角其他城市的崛起,江门经济发展水平被迅速赶超,产业优势逐渐减弱。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既是江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也是确保江门区域经济持续、健康、高效发展的必然要求。

  江门产业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

  世界银行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根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将工业化进程分为三个时期五个阶段。按照2013年美元折算,工业化初期的人均GDP为1663-3326美元,中期为3326-6652美元,后期为6656-12474美元。根据统计数据,2013年江门市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58840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9396美元,处于钱纳里模型的工业化后期阶段。

  从三次产业结构看,2013年江门市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为7.9∶50.6∶41.5,第一产业比重低于20%,且第二产业比重大于第一、三产业比重,符合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基本特征。从就业结构看,2013年江门市年末户籍人口393万人,非农业人口数为220.11万人,农业人口数为172.89万人,农业就业人员占全社会人员比重为43.99%,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工业化水平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计算起来较为复杂,可以简单化按照约翰·科迪等人的研究,采用制造业增加值在商品生产增加值(第一、第二产业合计)中所占比重来衡量,江门2013年这一数据为86.52%。但我国企业专业化分工水平较低,工业企业往往还包含一些属于第三产业的业务,因此,江门工业化水平可能略有高估。剔除这种因素的影响,江门的工业化水平应高于60%,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

  从工业内部结构看,2013年江门市劳动密集型的机电、纺织服装、电子信息、食品、建材、造纸等六大优势传统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0%以上,重化工行业和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较小,这表现为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特征。

  从城市化水平看,2013年江门市城镇化率为56%,为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水平。从科技水平看,江门市目前仍处于引进技术为主的工业化中期阶段。

  综合以上各项指标和标准分析,江门市经济发展目前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见表1)。各国历史经验表明,工业化后期与工业化中期相比,一个重要的经济发展特征变化是在工业化中期,依靠高投资、重化工业主导发展而支撑的经济高速增长将难以为继;在工业化后期,由于主导产业的转换、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经济增速将会自然回落。因此,江门必须认清自身所处的阶段性特征,厘清产业发展的基本态势,变“要素驱动”为“创新驱动”,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江门产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一)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开始上升

  江门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演进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6年—2008年,江门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第一产值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高,到2008年达到峰值58.1%。第二阶段是2008年—2013年,江门第二产值比重达到最高点后开始缓慢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开始提升。其中2008年是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在此之前第三产业处于下降通道中,之后三产比重开始上升,这说明江门产业结构调整效果开始显现,经济增长由原来依靠第二产业带动逐步发展成为三产服务业拉动,全市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升级(见图1)。

  (二)工业轻型化特征比较明显

  与广州、惠州、茂名等省内其他城市相比,江门的工业轻型化特征比较明显。总体上看,江门工业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东南亚国家及港澳台先发地区产业转移,以外向型经济和纺织服装、日用消费品生产等轻工业发展来推动。2012年以前,江门重工业比重一直变化不大,近年来,由于相继引入南车、富华重工等一批重工业龙头项目,以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重工业化率(=重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见图2)。

  (三)企业普遍规模小,产业层次低

  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江门市全部企业数为30995家。其中,规模以上2007家,规模以上企业总数占比6.08%;规模以下30995家,规模以下企业总数占比93.92%。在产值方面,2007家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占比85.86%,30995家规模以下企业产值仅占比14.14%(见表2)。企业规模偏小,产业层次较低,多数企业属于粗放生产经营,处于国际产业链分工的中低端环节,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

  推动江门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与对策

  (一)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产业竞争力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最根本的就是强化创新驱动,提高产业竞争力。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落实自主创新激励机制,开发高附加值、有技术含量的产品,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同时,要围绕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需要,找准江门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1.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江门应充分挖掘在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的潜力,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发展磁性材料、新型电池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等高端电子信息材料,加大支持力度,通过省、市共建的形式,将一批优质项目纳入省重点培育范围,力争把江门建成省内外有影响力的高端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基地。

  2.先进装备制造业:深入贯彻落实珠西行动,结合江门2014年制定的《江门市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工作纲要(2014—2020年)》,以龙头企业培育、企业改造升级、产业平台扩能增效、重大项目突破、产城融合振兴五大行动为抓手,重点推动广东轨道交通车辆修造基地、中小型船舶及配套产业基地、台山清洁能源(核电)装备产业园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依托产业基地和龙头项目,强化内生源动力,全面提升江门先进装备制造业的规模与质量,努力成为珠江西岸新的增长点。

  3.绿色光源产业:整合绿色光源行业资源、载体资源,加强LED产业基地载体建设,培育绿色光源产业知名品牌,打造绿色光源地理标志产业集群。

  (二)强化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是江门产业经济转型关键。江门传统产业如摩托车、家电、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等产值规模较大,基础较好,但由于产业层次低,产品技术含量差,一直难以做强做大。因此,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引导,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一步强化企业自主创新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传统产业由产业链低端向高端推进。

  1.摩托车行业:整合提升摩托车产业,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油耗、低排放的节能环保型新产品,推动电动摩托车产量化、市场化。

  2.纺织服装行业:加大高新技术改造力度,发展技术先进、引领时尚、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纺织工业体系。重点发展化纤、纺织品、服装成衣、高级服装面料和服装配件等行业。

  3.造纸行业:重点发展生活用纸、高档文化用纸、包装用纸等产品,积极向包装印刷制品、纸箱制品等方向延伸,延长造纸产业链,优化造纸原料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

  4.食品行业:重点发展特色食品、绿色食品、矿泉水饮料、功能保健品,延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壮大食品工业总量,打造江门品牌的绿色食品。

  5.建材行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型建筑构件、工程预制件等建材产品,以及具有保温隔热、隔音、防水、防火、抗震等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水平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既能为工业经济提供良好的发展支撑,又能进一步优化提升产业结构。要着眼于生产服务业对工业的推动作用,大力发展与新型工业化相适应的现代物流、金融担保、科技信息、商务会展、文化创意等生产服务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工业发展实现对接融合,为工业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1.发展现代金融及衍生服务业。江门应以“立信、引进、增容”为抓手加快金融业的发展,大力营造金融绿色生态环境,大力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大力构建政银企沟通合作平台。建议抓住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在北新区规划建设中央金融区,主动承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辐射,提升江门金融业整体发展水平,打造成为粤西地区金融中心。

  2.加快现代物流业建设与发展。应充分利用水陆交通网络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在主城区外围建设一批服务于制造业企业和商贸企业的综合性、专业性物流配送中心。适时有序对外开放信息服务市场,拓展电子商务、网上政务、电信增值等信息服务业,以信息化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化。首先,加快工业园配套物流园区的建设,如银洲湖物流园区、江沙工业走廊物流园区、鹤山现代物流中心和南新区物流基地的建设等;其次,培育江会路商贸走廊、新会不锈钢、开平纺织等专业市场;最后,可以考虑把物流网络向粤西、西南省份延伸,打造面向粤西、大西南的物流中心。

  3.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业。江门毗邻港澳、交通网络不断完善,青山绿水十分宜居,完全可以定位为“休闲旅游度假胜地”或港澳与广深的“后花园”,引进休闲旅游大项目,发展休闲旅游经济。要发挥江门舒适的人文环境、开平碉楼与村落世界文化遗产的品牌效益,整合旅游资源,完善温泉、森林、海湾等度假功能区建设,完善餐饮、交通、娱乐等配套设施建设,推动休闲旅游业快速发展。

  (四)整合产业发展平台,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1.落实“东提西进、同城共融”战略,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在新常态下,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突破以前点状、块状的区域发展模式,推进区域协同,是大势所趋。一直以来,江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制约了经济发展的脚步。“东提西进、同城共融”战略的实施,便是为这一“症状”开了一剂“良药”。“东提西进”明确东部三区一市重点推进融合提质,加快建设江门大道这一产城主轴;西部台、开、恩协同共进,以加快台开快速路规划建设为切入点,重点推动台开同城,形成内生动力。“同城共融”,要以交通一体、产城融合与民生共享推进区域融合,东部以江门大道把“三区一市”串联起来,做强江门的“中腰”;西部以台开同城为重点,以台开快速路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形成产城人融合新动力。

  2.围绕“三边发展”战略优化产业布局。根据《江门市工业产业布局与发展规划(2011-2020)》的要求,要形成“三边发展”的产业布局框架。首先,是沿江边,以蓬江、江海和鹤山为重点区域,以滨江新区、江门高新区、江沙工业走廊和市先进制造业江沙示范园区等为主要载体,加快绿色(半导体)光源、家电、机电、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其次,是沿铁路、高速公路边,以新会、台山、鹤山、开平、恩平的工业集聚区为重点区域,将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打造成为产业集聚区和珠三角地区产业配套基地,着力承接优质产业项目转移;通过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纺织服装、五金卫浴、电声器材、食品、制鞋、建材等传统产业。最后,是沿海边,以新会银洲湖、台山广海湾为重点区域,加快核电装备、汽车零部件、造船、造纸、精细化工等工业发展,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3.通过园区整合打造产业大平台。按照“建设产业大平台,引进优质大项目”的工作思路,把产业园区建设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突破口,必须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招商、高效能服务,积极整合中小园区,做大做强核心园区。重点开发建设江门国家高新区、江沙示范园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银洲湖纸业基地、广海湾工业园区、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鹤山工业城等园区。首先,要把园区的长远发展与近期目标、整体方向与产业布局、园区建设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结合起来,严格按照规划组织园区各项建设,确保园区规划切实可行,建设科学有序,选定的主导产业科学合理,与周边园区形成错位发展。其次,要根据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结合《江门市工业项目用地准入管理暂行办法》,从产业定位、能耗标准、环保目标、技术水平、用地创税率等各个方面,合理设定工业园区产业准入条件,对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项目给予重点扶持,确保以优质的项目提升园区的产业技术层次与整体水平。

  姜文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