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减持试金石

  编者按

  “业绩是最好的试金石。”作为股市里的投资者,这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之所以把业绩看得如此重要,无疑不说明了其是股价上涨最坚实的基础之一。

  我们提出的观点是,除业绩外,重要股东的增减持动向也是投资者不能忽略的一项重要指标。作为对公司发展了解最为清楚的股东和高管们,其增减持往往透露出重要的信息,这值得投资者高度关注。

  896只个股获增持

  通过对今年年初以来截至7月10日的数据统计,我们发现,今年市场总体减持规模远大于增持规模。而7月10日这一周成为一个重要转折周,因为这一周首次出现增持规模超过减持规模。

  增持的热潮袭来,与国家救市政策的发酵不无关系,限制减持、鼓励增持,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股东加入到增持行列中来。

  我们看到,2015年6月15日至7月31日期间,共有896只个股获增持,其中有60只个股净增持股份数量达到千万以上,而万科A、兴业银行等个股净增持股份数量甚至过亿。另外,从增持的相对数量来看,净买入股份数占流通股本比例达到3%以上的个股有46只,其中主板个股有32只,占比69.57%。

  众所周知,股东和上市公司高管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往往较为了解,大规模增持体现出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以及认为当前股价已经处于一个较为安全的区域,而这些都传递出了积极的信号。投资者可从多角度考虑行业属性、估值水平、中报业绩等因素综合选择增持股的投资标的。

  警惕作秀式增持和违规减持公司

  然而,我们也发现,有一些上市公司却将增持视为作秀,出现几千元甚至几百元的“迷你”增持。相关数据显示,大股东增持数量少于1000股(含)的个股共有52只,其中,苏常柴A、丰乐种业、西藏发展、中联电气、长高集团、好想你、荣之联等8只个股仅被增持了100股。

  对于这一行为,有分析人士指出,其不过是迫于监管层和公司方面的压力做出的一种姿态,可能变相地显示出对公司股价和发展缺乏自信,对其二级市场表现不仅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破坏投资者对其的信心,适得其反。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上市公司甚至还对证监会限制减持的规定熟视无睹,依然顶风作案,或者打起了法规的“擦边球”。数据显示,7月9日至31日期间,竟然有16家公司遭遇重要股东减持,减持金额达到100万元以上的公司多达6只。分别为中信证券、丰原药业、万福生科、大西洋、西藏珠峰和盛通股份。

  虽然我们认为,短期的减持并不能说明这些股东不看好自己的企业,他们有可能通过在高位减持、在低位再增持,或者通过低位减持再增持享受一些税收的优惠等。但从一个长期的统计来看,如果减持规模一直远大于增持,则表明大量的无成本或者很低成本的筹码在二级市场上卖出,套取大量资金;而在非常时期,这种作秀式增持和违规减持的行为无疑直接摧毁了市场信心,同时也将令公司股价出现下挫。

  《股市动态分析》研究部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