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为什么这么黏

  “养生大师”张悟本的雷人理论里面有一条是“酸奶里的增稠剂会阻塞血管”。随着“张大师”的倒下,这条“理论”也就被人们当作了无稽之谈。不过,“大师”的“理论”还是带来一些困扰:酸奶的粘稠是如何产生的?如果里面加了增稠剂,对人体会有害吗?

  牛奶主要是蛋白质、乳糖和脂肪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乳糖在水中的溶解性很好,对牛奶外观的影响不大。脂肪被分散成一个个小颗粒,外面包襄着蛋白质。除了包裹脂肪的那部分,还有大量的蛋白质自己呆在水中。因为蛋白质分子表面多少都会带有一些疏水基团,它们不喜欢跟水分子在一起,而倾向于互相靠近。

  蛋白质分子互相靠近导致的一个结果是——牛奶不再是均匀的“液体”状态了。好在蛋白质分子表面带着一些电荷,电荷之间的互相排斥抵抗着疏水基团导致的互相吸引,因而蛋白质以及蛋白质所包襄的脂肪颗粒能够互相保持距离,从而老老实实地留在水中,宏观上,我们看到的就是“像液体一样”的奶。

  酸奶是奶被乳酸菌发酵的产物。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茵把乳糖转化成乳酸,于是牛奶中的酸度就会升高(也就是pH值下降)。蛋白质分子表面所带的电荷会随着pH值的变化而变化。对于牛奶蛋白来说,当pH值下降,所带的电荷就会减少直至没有,电荷产生的排斥力也就随之越来越弱,蛋白质分子互相吸引靠近的趋势就越来越强。到最后,当大量的乳糖转化成了乳酸,牛奶中的pH值也降得很低,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疏水基团互相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这个“蛋白质网络”把乳糖、水、脂肪颗粒都网在其中。看上去,奶变得很“粘”,而且“酸”了。

  乳酸菌发酵会使牛奶自然变黏,并不需要增稠剂。不过,最后得到的酸奶能够粘到什么程度,主要跟牛奶中的固体含量有关。通常的牛奶中乳糖、脂肪,蛋白质的总含量在10%左右,得到的酸奶往往不够黏,通常我们叫它“液体酸奶”。要获得更黏的半固体状的酸奶,就需要加入一些固体。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加奶粉,这样相当于用高浓度的牛奶发酵,得到的就是“纯正”而且粘的酸奶。这样的酸奶,即使很黏也用不着增稠剂。

  酸奶的口感跟其中的脂肪含量密切相关。但是,牛奶中的脂肪主要是饱和脂肪,还带有比较多的胆固醇。一般认为,牛奶中的脂肪有助于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人们倾向于减少奶制品中的脂肪,甚至干脆食用“无脂奶制品”。脱去了脂肪的牛奶中固体含量更低,形成的酸奶也就更加“不像”酸奶,口感也会变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就会在其中加入一些碳水化合物,最常使用的是淀粉和明胶等等。这些成分的加入,一方面使得酸奶足够“黏”,成为通常的半固体,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拟脂肪的口感。

  这些碳水化合物就是通常所说的“增稠剂”。“增稠”本身只表示增加液体的黏度,在化学工业上也有大量的“增稠”操作,因而在食品上使用“增稠剂”很容易就给人们“制造伪劣产品”的感觉。实际上,这些碳水化合物本身就是常规的食品原料。所谓的“增稠”在传统食品中也很常见,比如说“勾芡”,也就是用淀粉来增加汤汁的粘度。而凉粉、也是类似的碳水化合物形成的食用胶。

  增稠剂吃到体内,会像米饭馒头一样被消化成一个个的单糖分子,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最后提供给人体活动的能量。因为它们看起来“粘”就觉得会“阻塞血管”,不过是“以形补形”的信口开河而已。如果增稠剂能够阻塞血管的话,那么吃下去的固体食物就更把血管变成固体了。

  也有人觉得用碳水化合物取代脂肪,同样是高热量,未必有利健康。这样的想法也不无道理,但是要想吃到口感良好的酸奶,就只能在饱和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之间做一个抉择——“完美”的方案是不存在的。不过,现代食品工业把普通淀粉进行“改性”,可以让它在胃肠内的消化吸收效率降低。用这样的“改性淀粉”来增稠,可以提供相应的口感,带来的热量却比较低,也就对减肥更加有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