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唐山大地震》再次使“地震”成为热词。
两个小时的催泪弹功力加上院线垄断性的放映安排,可以预估其票房将取得的巨大成功。如果不对它的人文关怀和历史反思提出太高的要求的话,大概也算是不负期望了。尽管这其中的爱恨情仇与地震无关,与真相无关,与责任、教训、大时代众生相都无关,但起码它多少唤起了人们对大地震的重新记忆。
距离今天时间最近的玉树地震仅仅过去一百多天,对于生活在彼处的人们,那里的伤痛和惨烈仿佛已经是上世纪的飘渺故事。4月份铺天盖地的影像和报道早已随风消逝,回忆起来还是那些热烈的“救援进行中”的场面。那么地震之后呢?
电影里面,30秒的地震之后是绵延30年的苦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此更加错综复杂。陌生人也许重组了家庭相亲相爱,亲人们却因彼此痛苦的抉择而始终难以释怀。汶川、玉树也一样,在天崩地裂的地震现场之外,有更多需要去关注的命运,有更多需要去总结的教训。
After shock,余震,这是电影的英文名字,比中文片名更贴合故事主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汶川、玉树的灾难也可以算是唐山大地震的余震吧?伤痛连绵不断,从上世纪起一直撕扯着国人的心灵。以惨痛的代价换来的教训,也许到今天仍没有被完全汲取。这一切还有待更多怀有历史责任感、执著于真相的人们去追寻。
青海的6名摄影师正在这条路上执著行进着。他们略微脱离地震现场语境,关注人与人之间各种各样的关系,关注重建过程中人们对过去家园的留恋和对将来生活的期待或怀疑,以影像的方式给玉树保存一个纪念。
摄影师青林在地震开始5分钟后就已投入拍摄。他出生于回族和藏族结合的家庭,从小接受的便是汉藏文化的混台教育,始终保持一颗善良和感恩之心。4月14日下午,全世界的媒体就是首先通过青林的照片了解灾情的。摄影师海忆水则没有在地震现场拍摄救灾或丧葬画面,而是将镜头转向地震中的孩子,关注幼小的生命在巨大的灾难中遭遇的冲击和变故。
再一次想起电影。片尾字幕向24万唐山遇难者致敬,真想提醒导演再加一句,也向汶川和玉树地震的遇难者致敬。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