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 来源:学问
  • 关键字:中学生,诚信,吸烟恶习
  • 发布时间:2015-09-11 12:45

  青少年道德观的正确与否,人格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关系到社会发展的程度。我曾对50名中学生进行观察和调查:50%的中学生有严重自私自利的坏习惯,20%的中学生存在诚信问题,30%的中学生缺乏奉献精神和关爱品质。不可否认,就目前为止,我国青少年中大部分人都存在人格缺陷,然而这些人格缺陷的青少年又大多数是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我们沉思,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人格的不健全?

  1 青少年人格不健全的表现

  1.1 诚信的缺失。

  生活中有部分学生,以购买学习用品为名骗取父母的钱,然后去网吧挥霍。当事情败露后,总以各种借口来为自己开脱、欺骗父母。

  1.2 自控能力差,自律性不强。

  李某和张某是好朋友,由于李某的哥哥是社会上的不良青年,经常当李某的面抽烟,李某看到哥哥抽烟动作很“潇洒”,试着尝试一下,发现感觉挺好的,便找到自己的朋友张某,拉他一起抽烟。

  1.3 缺乏奉献精神。

  学校大扫除时,很多学生怕多干了,有的怕脏、有的怕累!你推我,我推你去做。

  1.4 没有集体观念,个人主义现象严重。

  一天课外活动时,刘某和李某两位八年级的学生,在打篮球时,为了谁先发球,两人争吵起来。刘某说“篮球在我手里,我先发球”。李某说“我们的队员先来的,我们先发球”。各有各的理由,谁就不让谁,最后两人还大打出手,其他队员为了劝他们俩,整节课外活动的时间都耗在里面。

  2 青少年人格不健全的原因

  2.1 社会方面。

  根据有关调查:100名有吸烟恶习的青少年中,吸烟习惯养成有22%是看见自己爸爸吸烟才吸烟的;28%的青少年是自己想尝试的;50%的是受朋友或者同学的影响。单纯从吸烟恶习来看,大多数青少年吸烟习惯的养成都来源于社会。然而,不仅仅是吸烟的恶性,很多青少年身上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想都是来源于社会。看见有钱人大吃大喝,便萌发了“有钱才是人上人”的观念。

  2.2 家庭氛围差。

  家长生活不规律,必然导致孩子生活的不规律。家长的行为习惯不好,很难让孩子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在家庭中,家长就是孩子学习效仿的对象。

  2.3 学校教育过于注重成绩,忽视青少年德育教育。

  现在,学校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这种竞争以学校学生成绩作为竞争力。激烈的竞争下,学校把工作中心转移到提高学生成绩上来,德育教育的比例逐渐减小。甚至,部分老师以学生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好与坏。在这种现象下,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很可能产生“我学习差,做什么都差,我是被遗忘的人”这样的想法。

  2.4 青少年自身心理素质较差,遇事缺乏有效的调节。同学之间的矛盾和误会,他们自己化解不了时,只能任其蔓延,当双方无法忍让时,就采取武力或是报复手段来解决。这样一来,很容易让他们形成敌对心理和报复心理。这两种心理都是不利于完善人格的形成。

  3 健全人格的措施

  无可厚非,青少年目前的人格问题一直困扰家长、老师。人格的缺陷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它所爆发出来的潜在影响,不仅仅影响家庭和睦、教育工作的正常化,它还决定国家社会秩序的正常化。为此,为了矫正青少年思想,健全他们的人格,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一下:

  3.1 加强社会道德教育的力度,净化社会环境,纠正社会不良风气。

  社会作为青少年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是直接检验青少年道德和人格的主要场所。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对道德教育的宣传力度。真真切切做到宣传工作实实在在。逐步净化社会中的文化市场,整顿文化秩序。从社会这个层面上让青少年远离不良诱惑。除此,我们社会公众应该深思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鼓励市民拥有健康的道德观,从根源上掐断危害青少年的毒瘤。

  3.2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避免家庭暴力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伤害。

  家庭教育作为第一教育,我们在引导教育孩子上,必须注重教育方式,结合青少年个体差异,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手段。家长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端正自己的思想,为子女做好这个模范。

  3.3 学校应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我遇到个这样的学生,他的英语成绩很一般,但他特擅长体育运动,多次文化课考试失利后,老师禁止他参加任何体育运动。慢慢的,我发现这个学生在没有表现机会时,考试沉沦、自暴自弃、思想走极端,这种学生就很危险。由于学习兴趣的丧失,导致生活的兴趣丢失。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育的主要基地——学校,必须调整德育教育的比例,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教育活动,让学生从实践中去体现成功的快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4 加强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注重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强化。

  长时间的娇生惯养,让大多数青少年缺少生活实践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技能。特别是当他们在遇到难题时,一次的失败往往否定了自己的一切,很容易形成自卑的心理。针对这种现象,我们为了健全青少年的人格,最主要还在于青少年自身如何来看待人格问题。必竟社会、家庭和学校只能做到鼓励和引导,那么青少年在完善自己人格的过程中,应如何去做呢?我个人认为可以做到以下几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自己设定具有可实现性的人生目标;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自己人生阅历的同时,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成功中去体验收获的快感,提高自己的自信心,避免极端思想和做法。

  肖良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