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状与对策

  • 来源:学问
  • 关键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初中
  • 发布时间:2015-09-11 15:09

  【摘要】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标准中的新内容,是语文教育中的个新课题,其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富于变化。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但有利于学生拓展视野、亲近生活、整合各学科内容,而且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只要认真重视、指导得力、方法得当,就一定会完成新课标对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任务,使学生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有机衔接。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 教学现状 方法指导

  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的五大板块之一,也是近几年来中考语文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活动,是让学生自动参与,主动探究,重在突出学习过程的一种活动,是融多种学科知识为一体而重在学习过程的一种教学活动。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它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方面,为我们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需要我们改变观念,不断探索,真正发挥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应有的功能。

  可是,这一综合实践的活动,并未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特别是在农村学校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几乎成了一种摆设。

  究其原因,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 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形式保守,这是综合性学习得不到有效开展的根本原因

  在农村,升学率才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追求。为此,老师们把教材上罗列的知识点要求学生不断重复的进行枯燥、繁琐、机械的训练。而语文综合性学习则强调的是合作探究、自主实践的学习方式,更加注重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这与他们的思想土壤大相抵触。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常常成了他们的“遗弃儿”。

  2 教师的知识面和能力有限,学生知识贫乏,这是综合性学习不能有效开展的主观原因

  由于教师受知识结构和视野的限制,缺少开展综合性学习课程的系统知识,特别是综合性学习中出现的跨学科知识,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已不占优势。农村学校图书资料陈旧、短缺,个别教师甚至还不会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被堵死,这样就导致了部分语文教师思维不够开阔,过分依赖教材,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安排课程内容,使得综合性学习只有其表,而无其实。加之,农村学生课余生活单调贫乏,知识视野极其狭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老师组织了活动,学生也会因为知识和能力的欠缺而兴趣大减。久而久之,这样的活动也就不了了之。

  3 对现有教学资源利用不足

  农村学校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本来就短缺,而好多教师对农村特有的自然资源、风俗人情、传统文化、节日文化、流行时尚这些现有资源又不能及时进行总结、开发与利用;农村初中对本校的建设又不够重视,忽视了校园中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对自身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学生资源也不够重视,总想自己一手包办,这样一来,本来就相对紧张的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就更加捉襟见肘了。

  面对这种种现状,我们该如何开展好综合性学习呢?我结合了自己的教学经历和感受,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

  (1)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扩大视野,丰富知识,更新观念,转变方法,为开展好语文综合性学习做好硬件准备

  (2)加强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

  “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综合,初中六册教材所设计的综合性学习涵盖了数学、政治、历史、生物、地理、体育、音乐、美术等所设置学科内容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涉及面非常广,还有,当地的自然风光、风俗传统、各种文化都可成为学校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可用资源。如八年级语文“寻觅春天的踪迹”这一活动,可设计美术老师作画,音乐老师伴奏、科学老师做气象分析预报、语文老师写下水文,信息技术老师做网络支持的全方位支持,使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提升。这样,一堂有声有色的综合活动课就生成了。

  (3)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农村生活资源

  综合性活动可根据活动内容需要,把学生带到大自然当中,亲身感受,既可愉悦身心,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在开展“莲文化的魅力”这一活动时,设计了以下几个板块:赏莲——品莲——赞莲——写作

  第一个环节,我把学生们带到荷塘,让学生自由赏景,之后再让学生口头描写荷塘美景。第二个环节,我让学生亲自下塘采摘莲蓬,吃上新鲜的莲子,也感受莲农的快乐。第三个环节,让学生去采访当地的村民,了解莲的品种、生活习性、以及如何栽种等情况。这样,学生对莲就会有更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同学们都纷纷吟咏所学的诗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第四个环节,把对莲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成一篇作文。

  再比如八年级下第二单元“寻觅春天的踪迹”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作为农村学生就有着参与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的在家里观察燕子的活动、花的开放、草的萌发,也可以集体组织学生去校园周边的山林野地踏春,让他们在活动中对自己熟悉的东西进行认识和感受。

  (4)亲近生活,重视实践

  如九月份,节日比较集中,有重阳节、教师节、中秋节,以及国庆节。这一个月的综合性学习,笔者把它定为“感恩”系列。找资料、寻由来、说传说、吟诗歌。去敬老院送温暖,为孤独的老人们带去欢声笑语;制作各式贺卡,把祝福送给亲人等。

  这些事情离我们很近,就在身边。于是,在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金秋十月,田野一片金黄,是“亲近自然”的大好时机。走出教室,寻找秋天,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感受家乡的美。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大自然的亲近,对于亲人的关怀,这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素养的教育。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发展学生语文素养也大有裨益。只要我们老师转变观念,指导方法到位,调整好自己的角色位置,多思考,多探索,不断总结完善,就一定能让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新课题成为语文教学中的新亮点。

  赖竹荣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