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德育环境 塑造完美人格

  • 来源:学问
  • 关键字:经济,科技,青少年
  • 发布时间:2015-09-11 15:20

  青少年完美人格是指青少年在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和审美诸方面协调发展的状态,它体现在青少年与外部世界、自我世界的和谐这两大关系之中。

  在当今人类过度追求经济、科技发展的环境下,在国民生活质量逐渐提高的条件下,伴随着网络媒体的管理混乱,青少年群体中存在许多品德上的弱点,如:缺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劳动观念淡漠、自理能力差;不够坚强;情感淡漠,正义感不足;偷窃成性,打架斗殴;缺乏高远理想信念等,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那么就学校德育教育来说,构建怎样的和谐德育环境,才能更好地使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完美人格呢?

  1 是德育教育方式多样化,有效提高青少年素质

  现在的青少年,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唯我独尊,不喜欢别人强迫自己,崇尚自由,喜欢标新立异,针对这种情况,学校的德育教育如果还是沿用以前的单靠教育者单调的说教,靠硬性的灌输,教育效果不仅事半功倍,甚至还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德育教育走向死胡同,青少年的良好道德品质也很难形成。青少年本身有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若适当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判断能力去思考、认识事物,而不是一味的强调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往往更能深入人心,事半功倍,这种德育教育方式也符合学生的自身发展要求,能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为他们喜闻乐见,既树立了美好品德,还能使德育教育深入人心,何乐而不为呢?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德育形式较受学生欢迎呢?以下谈几种不太成熟的方法。

  1.1 以小品比赛的形式进行德育教育,有效提高青少年素质。

  青少年学生,特别是高中生,不仅知识面广,而且大多数学生都有创作欲望,喜欢表现自己,文学潜能很大,学校可以借此契机,利用每周一班会的时间或专门安排时间,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小品,小品内容丰富多彩,可以是学校的规章制度、班级的规章制度,也可以是一些生动的富含德育教育的实例。小品的内容还可以从社会生活中来,可以从德育报刊上查阅,可以上网查找德育资料等。根据收集的素材通过学生筛选、加工、改编,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再由自己表演出来,就能使德育教育深入人心,赋予德育教育以乐趣、情趣,再加上适当的精神鼓励(如口头表扬,颁发获奖证书等),效果应该很好。

  1.2 以论文比赛的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全面塑造完美人格。

  在学校举行这次教职工德育论文比赛之前,我相信,我校部分老师从来没有认真研究过德育教育问题,甚至有些老师连德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都很茫然,但通过这次德育论文比赛,凡是参加的老师都要用心思考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进行德育教育的,认真回顾、真总结、认真查阅相关资料,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再以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这一系列的劳动,我相信这些老师会对德育的内容、方法、意义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并自觉在今后的教学中贯彻始终,意义非常之大,定在今后的德育教育中显现,对塑造学生完美人格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推而广之,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撰写德育论文,学生通过论文的撰写可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比老师单一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还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1.3 以演讲比赛的形式进行德育教育,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学生在写演讲稿时,不仅要有充足的理论论据,还要有生动的实际实例,再加上演讲本身就有一定的号召力,此种形式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少了一份说教、强迫,以此种形式进行德育教育效果也一定不错,还能锻炼学生的口才,值得一试。

  1.4 以联欢会的形式进行德育教育,充分发挥青少年学生的各方面的才能。

  在学校刚举办的欢送高三毕业生的联欢会上,我是一位忠实观众,一个节目都不落的看下来,我既为学校为学生搭建这样一个能展示他们风采的平台尔高兴,又为青春勃发,阳光灿烂的青少年多彩多艺而折服,我深深感到这些学生生活在我们这个学校,我们这个时代太幸福了,学生的青春活力、学生的创造力,文艺才能无处不在,小观众们也看得津津有味,时而爆发出阵阵掌声。当时我就想,我校的德育教育如果也能采用这种形式的话,不仅能满足学生展示自我的欲望,而且也很好的进行了德育渗透,寓教于乐,效果一定很好。

  2 学校与家庭联合起来,共同关注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和人格培养

  当前,家庭对教育的要求指向单一化,只要子女学习成绩好,能考上重点大学,其他都无所谓。有的家长还制定了奖励办法:孩子考第一名一次奖励100元,第二名奖励50元等,无形中就给学生灌输了金钱至上的观念,久而久之,孩子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学习,学习失去了目标,不由自主地成为了学习的武器,进而厌学、逃学。再加上学习当前正在推行素质教育,并不是唯分数至上,这样学生就更是无从适从,给学校教育带来困难。因此,学校与家庭应利用多种形式建立联系,增进沟通,携手共同把孩子教育好,使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 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德育教育

  互联网为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途径和手段,学校应积极研究并充分发挥校园网在德育中的特殊作用,建立健康向上的校园信息网,占领新的教育领域和阵地。学校也可以让学生在微机课上参与网上的德育论坛,发帖子发表自己的见解,扼写有关德育方面的文章,互相切磋,共同进步,变堵为引导,增强学生对网络文化的鉴别能力、自律能力和免疫能力,使网络为学生所用,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塑造学生完美人格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孙玲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