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作文批改环节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 来源:学问
  • 关键字:作文,语文
  • 发布时间:2015-09-11 15:32

  ——中学作文批改的现状与反思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试图通过批阅——这项细致而艰苦的工作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们考虑着每个标点是否正确,每个句子是否通顺,可谓无微不至;我们考虑着文章主题是否突出,材料是否新颖,布局是否合理,可谓关怀备至。似乎只有这样我们觉得才算尽心尽责了,才可以无负于人民子弟了。可常常,我们的期望遭遇失败。

  面对如此尴尬的处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反复思考着这些问题。现就大家所关心的作文批改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偏颇之处,祈求指正。

  1 作文批改现状

  现状一:就教师而言,实际上所谓的“全收全改”、“精批细改”一般是耗时多,作文批改粗略,评语笼统空泛、千篇一律,作文讲评简单,指导不得要领,流于形式。

  现状二:就学生而言,尽管老师兢兢业业,详详细细,耐耐烦烦地为之批改好了,但学生有几个不是看看分数或等级就扔到一边的?有的甚至看看分数干脆塞进书包了结,哪管你老师用心良苦?

  现状三:就学校对语文教师的评估方式而言,仍然是按照传统的常规教学模式进行。学校评定老师工作是否做得认真扎实的关键切入点是查看其对学生作文批改是否做到了全批全改、详批细改。

  学生的每篇作文我们只估算用几分钟的时间来批改,那么一个班的作文全批全改就得需要耗上多少小时,然而大家谁都明白,学生的作文仅用短短几分钟时间就能真正改好吗?坦率地说,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只能为学生的作文写上两句不痛不痒的话,这岂不是隔靴搔痒?再进一步说,即使老师把学生的每一篇文章耗上半个小时或更长的时间改成精品美文,这于学生又有多大的益处?

  2 作文批改的几点思考

  2.1 适量而批,抓典型,赏优改劣。

  山东省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适应时代的要求,几年前,对中学作文批阅作出了这样的总纲要求:“批阅,目的主要在于了解训练情况,因而每次批阅1/4—1/3,其余大致浏览即可;讲评,首先树典型,宣讲成功经验;其次才是指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之后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明确得失,再做修改。”大家不难看出,以上要求是很切近我们的教学实践的。它阐明了批阅的目的与意义,强调了讲评的科学方法,既能减轻语文教师的重负,又可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事半而功倍,与传统的常规做法大相径庭。

  2.2 立足“导”,多就少改。

  教师每每谈起学生作文,总觉得没有内容,作文时不是“挤牙膏”就是“拼凑”,其实这时教师应找准契机与同学共同作细致深入的商谈、研究、指导,使学生更直接地受到启发,学会酝酿构思的方法,知所遵循,这要比单纯的批改好得多。

  作文批改的关键不在于批还是改,而是批和改的内容要对学生有所启发,能打开学生思路,激活他们的情趣,让他们有所收获。因而,我认为作文应多就少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顺着学生作文的主体思路去思考。批改的评语建议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可改不改的地方不要改,切忌教师将习作改得体无完肤,面目全非。

  2.3 采用互改、“现场直播”等多种方法。

  2.3.1 全国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程翔曾提出过“611”作文互改法,他的具体作法是每六人为一组,通览小组内六篇文章,然后每人集中批改其中一篇,最后由小组长负责,六人集体写一篇批改心得,总结本组批改的优点和缺点。

  学生互改作文增大了信息量,双方的切磋商议提高了信息的可信度和使用效益,还加速了信息反馈,缩短了反馈周期,同时把学生置于主人翁的地位,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性,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2.3.2 在作文评改中可以采用“现场直播”的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学生按要求写出习作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文向全班同学进行朗读,然后由学生讲评,指出优缺点,提出修改意见,再结合同学们的意见,由作者自评并提出修改打算,最后,教师综合讲评,结合例文的优缺点对其他同学的作文作进一步指导。

  2.4 评语要激励和鼓励创新。

  作文评语仅仅“肯定优点,指出缺点”远远不够。从许多调查材料看,学生更喜欢表扬。表扬的作用还不在于肯定学生的某一写法,而在于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教师要考虑到作文的反馈心态,多表扬学生,力争使多数学生的反馈呈正值,发挥其激励作用,特别对于那些作文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切和肯定,要用放大镜去发现、评价他们的“闪光点”,以激起他们“跳起来摘”的心理,鼓励同学们的创新意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文批改方法的改进是一个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的过程,需要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要真正改变目前批改中存在的费时多、收效低的现状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我坚信,只要我们本着为学生服务和提高教学效率的思想,不断创新大胆实践,作文批改会迎来明媚的春天。

  王国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