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经典之源 《道德经》漫谈之三

  • 来源:醒狮国学
  • 关键字:道德经,屈原
  • 发布时间:2015-09-12 13:55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每个读者都能从中汲取到符合自己口味的精神甘泉。

  这其中的奥秘何在呢?

  我想,首先,因为《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是位语言大师,他把常人难以用语言表达的东西,很艺术地表达出来。《道德经》从内容上是想阐述宇宙、社会和人生的真理,而作者恰恰从形式上、也就是从文字语言上采取了美的表达方式,使真与美有机结合。因此,在诵读“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合辙押韵的字句时,在面对“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这气势恢宏的排比句时,当见到“上善若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这些寓意深刻的比喻时,在享受作者的深邃的思想同时,我们的心也在被世界上最美妙的文字陶醉着。

  后世有人说,老子的《道德经》是用诗歌体语言写成,是一首哲理长诗,真的是“道可道,非常道”,诗有“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的特征,因此,《道德经》不仅是在告诉我们作者所知道的知识,更是在用形象的语言启发着每一名读者内心深处潜藏的智慧。佛教历史中记载,释迦牟尼睹明星而悟道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烦恼执着而不能证得。”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的话也与《道德经》这一特征遥相呼应着,桑德尔说:“学习的本质,不在于记住哪些知识,而在于它触发了你的思考。”

  因此每个人天性、经历、职业不同,自己从《道德经》中得到的东西随之而异,甚至对读者来说,在少年、中年、老年等不同的历史阶段,读《道德经》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领悟。

  老子,文章之圣手也。

  文字高妙只是道德经博大精深的一个表面原因,我们如果从老子的职业身份去思考,就会发现《道德经》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精神气场”,后面还隐藏着更深刻的奥秘。

  老子的职业是东周的守藏室的管理员。在那个历史阶段,私人办学的风气还没有形成,学术都在官府之中。老子作为给周天子管理图书档案资料的官吏,有条件成为当时学术的集大成者。在老子那里一定收藏着许多上古的文化经典,比如《易》《尚书》一定都在其中。我们今天看《易》里面的阴阳对立统一、相互影响变化的思想,《尚书》中的“满招损、谦受益”的精神,在道德经中都得到了继承。

  从《道德经》来看,有些已经失传的书被老子引用,比如:《道德经》第六十九章开头:“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再如,《列子·天瑞》中记载:“《黄帝书》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谷神不死”很可能引自《黄帝书》。

  《道德经》崇尚“柔弱”“无为”“处下”和“清静”,经常用“婴儿”“水”“母亲”,来比喻道的体性和得道者的状态,有学者分析,这是对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文化的继承。也有人认为,这是老子继承了古代华夏文明的《三易》之一的《归藏易》的思想,据说,《归藏易》是黄帝时代的易,也是商王朝占卜时所使用的,《归藏》以坤卦为主,坤是纯阴,有着母系氏族文化的影子。

  老子这位当时站在华夏文明顶峰的人,传承了在他之前黄帝、炎帝、尧、舜、禹,乃至更久远的古华夏文明的精髓,同时通过自己长期的体悟和思考,才写成了《道德经》。东汉的史学家班固说:道家是从周时代的史官发展而来的,他们知道古往今来历朝历代成败存亡祸福的规律,于是能够把握事物的根本和关键,守住清静谦虚的原则,这是做君王的方法,和尧的退位让国的品德以及《周易》中的《谦》卦的精神相合。(“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于尧之克让,易之谦谦,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

  这是为什么只有五千多字的《道德经》,竟然有如此强大的精神魅力的第一个原因。

  挖掘到了这里,是否已经解开了道德经之所以是经典的奥秘了呢?恐怕不能。对于当世的西方物理学家来说,文字表达的精妙和历史经验的深刻,都难以启迪他们对宇宙真理的玄思,而老子在对宇宙奥秘的阐释,似乎在两千多年前说出了当代科学前沿探求已久的答案。这又是怎么做到呢?

  人类认识任何事物,用来量度这一事物的尺度都必须比被量度的事物精确才行,这是被众多的科学家证实了的认识逻辑。正是这个认识逻辑,才使人类认识了以光年计的宏观宇宙与以纳米计的微观量子;也正是这个认识逻辑,使人类至今未能彻底认识自身的生命和宇宙奥秘。

  《黄帝内经》是古代道家医家的共同经典,经络学说最早最完备和权威记录就在《黄帝内经》当中。经络是人体内的有别于神经与血液循环的新的调节系统,古人通过一种特殊的内求实践了解了这一秘密。

  《圣济总录》中写道:“闭目内视,五脏历历分明,知其所处,然后五脏可安……视表如里,亦能驱五脏之神,为人治病。”《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也说:“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察照之”。

  出土文物战国初期的《行气玉佩铭》,仅用了40多个字,把练周天功的过程描述得相当完备,这表明了战国时道家以经络和气脉为内容的修炼方法已达到相当高度,练法与感受已相当精深。而周天功恰恰是修炼、体察人体经络、气化的适当修养方法之一。

  稍晚于老子,也是楚国人的屈原在《离骚·远游》中说:“内唯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论语》中说:“君子求诸己”。《文子·上德》中说:“求诸人不如求诸己”。《吕氏春秋·先己》中对此说得最为透彻:“何谓反诸己也?适耳目,节嗜欲,释智能谋,去巧故,而游意于无穷之次,事心于自然之途,若此,则无以害其天矣……知神之谓得一……故知一,则应物变化,阔大深渊,不可测也。”

  由此可见,内求,是古人治学修身的重要方法,通过内求可以获得正气,从而提高人们的各种能力,尤其能够提升不借助逻辑思维,直接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所以,我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归根结底可以称之为“道统文化”。内求法是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建立的源头活水,丢掉了内求法,去学习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就成了纸上谈兵、缘木求鱼。而学习体悟《道德经》是进入内求之门的关键所在。怎样去学习体悟呢,我们接下来再继续探讨!

  编辑/书含 文/任玉昌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