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诗意人生

  • 来源:醒狮国学
  • 关键字:陶渊明,南山
  • 发布时间:2015-09-12 14:10

  1500多年以来的无数读者,当他们打开陶渊明的诗卷时,是要从他的诗中寻找一份超越或平淡,领略一种田园之美与隐逸生涯的情趣;只有少数人,愿意同诗人一起感受那一份沉抑而又激扬的生命情调,只有用生命这个主题去阐发它,才可能真正进入他的内心世界。祈盼陶渊明的诗魂在人类欲火炎炎的时代,为世人点燃青灯一盏,重新照亮人类心头的自然。

  生活·人生归去来

  早年的田园生活是淳朴、自然的,带有一种生于斯、长于斯的天然性。只有进入仕途之后,有了一种深刻的对比,才真正发现自然山水和田园生活的价值,他才变成一个自觉地向往隐逸的诗人。陶渊明的归隐,是真正的归隐。他的生平或许能为你提供另一种人生选择。

  若无悠然,何见高山

  ——以一种新的期待阅读陶渊明

  陶渊明,字元亮,刘裕篡晋建宋后更名潜,自号五柳先生。他的生年有七八种说法,本文取袁行霈先生主倡的“七十六岁说”,即生于公元351年(晋穆帝永和八年),卒于公元427年(即宋文帝元嘉四年),这在其《自祭文》和颜延之的诔文中都可以得到印证。卒后至交好友颜延之在《陶征君诔》中给了他一个“靖节”的谥号,故世称“靖节先生”。他出生在庐山脚下的柴桑县(今江西九江市),是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家道衰落有猛志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渊明出生时,家道已经衰落,加之9岁丧父,只能与母妹三人勉强度日。从他在《赠长沙公》的序言里说的“昭穆既远,已为路人”可以看出他家和继承了陶侃爵位、比较显赫富裕的同族人早已没有往来。

  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时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他自言“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但同望族子弟不同的是,陶渊明不可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为了生活,他不得不边干农活边读书,其自言“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饮酒·十九》)。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男儿有志济苍生

  在《饮酒》《杂诗》等诗歌中,陶渊明曾道:“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可见他并非一开始就有出世的想法。他出生于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勋之后,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进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他所处的东晋末年时局动荡: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拼。这种社会动乱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感。这使陶渊明的政治雄心不得不有所消减。另外,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这使秉性真淳的陶渊明也难以忍受。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29岁的陶渊明第一次出来做官,到42岁挂冠归田共13年。这期间,陶渊明一直处于“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斗争中,这在他的诗中多有体现。在《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等诗中,他叹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诗中蕴藉着诗人太多的失望和悲慨,可以看出诗人也曾为是否归田有过痛苦的徘徊和犹豫,但终究“爱丘山”的夙愿压倒了“逸四海”的猛志,他终于找到了他最终的路——归隐田园。所以说,他的归隐是社会现实使然,是他的思想与社会现实无法调和的结果。

  采菊东篱香满山

  陶渊明辞官归里,与同他志同道合的夫人翟氏过起了真正的田园生活。“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农活虽苦,但诗人自乐。从诗中可以看出,归田之初,他的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其一》)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的诗句至今脍炙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如此率性洒脱,甚为可爱。义熙四年,在他44岁时,一场无情的大火吞噬了他的家园。全家只能寄居在船上,靠亲朋好友接济过活。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

  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用“和而不同”的语气,谢绝了老农的劝告。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

  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不过,他的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多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他辞官回乡22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诗人贫病交加,在神志还清醒的时候,他写下了《挽歌诗》三首,在其二中,他对死后可以“鼓腹无所思”的幻想读来让人心酸。但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公元427年,陶渊明走完了他的生命历程,被安葬在南山脚下的陶家墓地中,就在今天江西省九江县和星子县交界处的面阳山脚下。如今陶渊明的墓保存完好,墓碑由一大二小共三块碑石组成,正中楷书“晋征土陶公靖节先生之墓”,左刻墓志,右刻《归去来兮辞》,是清朝乾隆元年陶姓子孙所立。

  终其一生,陶渊明都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中挣扎,让很多人扼腕的是他终于遂了“爱丘山”之愿后,却一直在与贫病抗争。但如果我们只看到生活上的窘迫而忽略了精神上的自由就是没有真正读懂陶渊明。比起那些“以心为形役”的人,陶渊明的心灵永远是最自由高贵的。每当想起他,我们仿佛都能闻到那从千百年前飘来的菊花之香,又仿佛看到他在采完菊花之后悠然抬头看见南山时的身影。那是他留给后人永远的告诫:若无悠然,何见高山!

  编辑/林青雨 文/南枝云山

  策划/本刊编辑部 主笔/林青雨 责任编辑/刘书含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