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皇之想与桃源故事

  • 来源:醒狮国学
  • 关键字:陶渊明,桃花源
  • 发布时间:2015-09-12 14:28

  关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故事的本事,古今学人有不少的探索。其中联系五溪峒蛮的本事探索,是比较合理的解释。当然同时也用各种不同的思想意识去阐释,其中像乌托邦的理想,可以说是人们用来把握这个故事的最常见的一种阐释方式。在我看来,清人沈德潜的说法可谓一言定谳:

  此即羲皇之想也,必辨其有无,殊为多事。

  渊明的羲皇之想,是其生命中的重要情结,羲皇即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伏羲氏。羲皇上人是渊明对个体生命状态的一种向往,但却是以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为基础的。淳朴人格的圆满实现,尤其是淳朴人物的幸福生活,只有在真正淳朴的社会中才能得到。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渊明的淳朴社会的理想,是由其淳朴人格的生命愿望驱动的。也许有的社会理想是根植于个体的生命愿望,各个个体社会理想的公约数形成一种群体的社会理想。在渊明这里,这种对上古淳朴社会理想的审美行为,形成了各种生动的文学形象。通过个体的体验,这种羲皇之世,以恍兮惚兮的形象,存在于渊明的周身,似隐似现,造成其生命中的恬悦与苦恼:

  斯晨斯夕,言息其庐。花药分列,林竹翳如。清琴横床,浊酒半壶。黄唐莫逮,慨独在余!(《荣木》)

  《荣木》写陶渊明在暮春偶影独游时发生的一种“欣慨交心”的情绪,大自然给了他最大的和谐感,饮酒与对空门沐沂舞雩的韵事向往,给他带来了一种悦乐。目前的林庐栖息也让他感到满足。生命似乎就这样可以满足,可是真正的个体的幸福生活,只有在理想的社会中才能圆满地实现。

  桃花源是渊明“黄唐之世”情结的幻想产物,桃花源社会的基本特点就是淳风美俗。渊明虚构桃源社会的心理动能来自于他对上古淳风社会曾经存在的信仰。在淳朴社会失落后,渊明相信有淳朴人物的继续留存,这种人物在狂秦的时代里,有商山四皓。在《桃花源记》的附诗中,他正是拿四皓避秦的事情来解释桃源人物的行为。

  在渊明看来,上古的淳朴社会是符合人性的。人性本来是傲然自足的,只是由于智巧的萌生,使人们离开了淳朴真率的幸福人生,沦于尔虞我诈的机巧陷阱中。而三代以后的政治,是在智巧机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有六籍及孔丘等圣贤“弥缝隙使其淳”,但于大局是无补的。社会只能不可逆转地落入浇漓之中,即所谓“三五道貌,淳风日尽”。这种发展趋势,至狂秦而达到极点。所以商山四皓与桃花源的先人只能走逃离的路。他们的逃离,是为保持淳朴的人格,而桃源先人由于“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同时保持住了淳朴的社会。由于远离政治,使得这个“绝境”很自然地返回到上古淳朴社会的状态中,这体现了渊明对人性的信心。

  渊明叙述桃源故事,有记有诗。以记为主,以诗为辅。但记与诗实为两个各自独立的文本。记是采用小说家笔法,就像一个画框,将一幅画完全地框在里面,不让人注意画框外的背景。这已是一种成熟的小说艺术。渊明也许无意于创作小说,但为了维持虚构的纯粹性,自然符合了小说艺术的法则。与之比较,《桃源诗》这是对这个虚构的故事文本的一种注释,交代作者虚构这个理想国的思想动机。

  《桃花源记》的魅力,正在于渊明完全遵循虚构的原则,造成一个独立自足的小说中的世界,桃源社会与外界社会的区别,只在一为淳朴返古的社会,一为机诈浇漓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仿佛存在于善良的人心中,似乎离现实社会只有咫尺之遥,但这咫尺之间,确是无法跨越的鸿沟。个人的心地,是可以有刹那的返璞归真的,由众多人群组成的社会,却不可能返璞归真。陶渊明深知“黄唐莫逮,慨独在余”,所以对于在现实中实现桃源社会的理想,是不抱任何希望的。因此,在他清醒的理智中,将桃源社会设置为一个“绝境”。

  渔人的一度到达,或许正象征着人心中那一缕仿佛的灵明之光,一度照耀出一个理想的国度。但这一缕灵光转瞬即逝,人心又归晦暗,理想的国度也得而复失。“本心如日月,利欲食之既”,造成这晦暗的就是个人内心的利欲之念。渔人为了请功,“诣太守说如此”,太守统治全境,一旦知道自己的治境中竟有如此未知的世界,就遣人随往。

  渔人与太守的行为看似平常,实为智巧与利欲所驱使。渊明的笔墨是如此轻松巧妙,将桃源世界无法向世人打开的根本原因揭示出来了。

  如果说羲皇上人,黄唐之世,是伸向上古历史的想象,其性质属于借助时间上的隔绝来达到的一种幻想形式。《桃花源记》则是渊明试图在当下构筑一个理想的世界。渊明与黄唐之世的人们有着无法跨越的时间的隔绝,与桃花源中的人们处在同一个事件中,却在无形中造成一个空间的隔绝。由于找不到更合适的方式来表现这种根源于人心的空间隔绝,渊明在记文中采用了变幻的方法。这个变幻通过几个层次完成。一是渔人“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表面上看,这几句是平常的叙述,但一“忽”一“忘”,是即将与奇境相遭的征兆,有惊耸的感觉。二是他将外界进入桃源的通道设置得迷离恍惚:“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渊明的描写是如此清晰,但却不等于完全明朗。这个豁然开朗的桃源世界,被设置为神仙传说中的洞天福地,就像壶中的天地一样。渊明在这里向我们委婉地暗示了他的虚构性。

  在桃花源诗中,渊明竟直接采用了神仙世界的形式来表现这种空间的隔绝。从这里我们发现,桃源社会相对外界社会来说,有一种主动性。表面上看,是渔人偶遇桃源社会,记文中也是这样写的。但事实上,是桃源社会向外界主动敞开,当它发现它与外界社会终究是淳薄异源时,又自动地封闭起来了。一个现实的村落,是没有这种主动开放与封闭的功能的。一个极偏远的地区,人们寻找到它是有一定的困难的,那里的人也可以有不愿外界来打扰其宁静淳朴生活的主动行为,但客观上它没有拒绝外界找到它的能力。而桃花源却有这种特殊的功能,可见桃花源世界,是一个匪夷所思的幻想世界。

  由于渊明的作品无一不是写其内心世界中真实的思想、感情与愿望,是一种性情的文学。用一句比较理学化的话来说,就是写他天性中之事。因此,渊明医生的创作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上古淳朴社会、渊明自己的淳朴人生、现实中的田园生活与虚构的桃花源世界,它们在渊明的人生境界中是连在一起的,在他的艺术世界里同样是浑然一体的。

  编辑/林青雨 文/钱志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