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一个窝窝头

  • 来源:视野
  • 关键字:窝窝头,馒头,莲藕
  • 发布时间:2015-09-21 13:26

  我小时候经常吃一种神奇的食物,它的名字叫“红芋叶子窝窝”。

  这种窝窝头是用红薯的茎和叶加上一些杂面然后蒸制而成的,配上老干妈食用更佳。它在我最喜欢吃的主食里排名第一,第二到第九暂缺,第十是白面大馒头。

  红芋叶子窝窝作为一种有情怀的主食,做起来是很讲究的。

  首先主材红芋叶子必须要从地里割出来后马上晒满七天,这七天不能有雨雪风霜,就连阴天都不行。不然的话就没有阳光的味道了!

  然后捏制成窝窝头的时候要一气呵成,捏好之后要“啪”的一下甩到笼屉上。一定要快准狠!据说经过这样一摔,面团就会害怕地抱紧红芋叶子,蒸出来的窝窝头更紧致可口。摔之前一定要捏匀,这样可以让面团放松警惕,然后受到惊吓的时候抱得更紧。

  蒸的时候更是要讲究,锅一定要用乡下那种大黑锅,最好十几个一起蒸。一个两个蒸的话窝窝头会太孤单,就不会被蒸得裂开口子。裂开口子就说明这窝窝头被蒸得笑开了花,妈妈说爱笑的窝窝头味道总不会太差。

  好吧,以上做法都是我瞎说的。照做做不好不要打我。

  过去这种窝窝头一直都是奶奶在老家做,然后大袋大袋地装了带给我。一开始呢,我是不喜欢吃的,但是后来吃着吃着就喜欢上了,最后竟就上了瘾。

  这小小的窝窝头里,其实有着很多故事。比如我爸跟我讲,过去过年的时候家里面都会做好几个等级的主食。最高等级的是“发馍”,也就是白面大馒头。这种馒头是面食界的王者,在过去处于领导地位。白面馍过去一年做不了几次,而且只有家里的尊长可以享用,其地位之高可见一斑,所以我们可以称之为面书记。

  第二个等级是“豆包”。这是一种杂面的馒头,里面会加上馅儿。馅儿一般都是红豆之类,有甜味。但是以前物质材料不发达的时候,有时候会用红薯代替。豆包地位仅次于面书记,可以说是党性比较高的干部阶层。

  第三个等级就是“菜馍”,我们的红芋叶子窝窝就属于这个等级。它的做法之前我们讲过了。菜馍层次比较低一些,属于群众阶级,总体来说还是阶级战友。最次的等级是黑面窝窝,这个相信大家都听老人讲过那段惨痛的历史。当时的杂面都是些苞米面或者是高粱面,而且磨制得比较粗糙,比之现在市面上卖的窝窝头难吃不知道多少倍。这种窝窝是面食界的阶级敌人。

  我爸说老家里面有个“憨子大爷”。显然这个称号不是什么尊称,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他智力发育出了点问题,到了五十岁行事仍像个小孩。这个名号或许有点侮辱性,但大家也没什么恶意。关于他有一件事情是很出名的,就是过年的时候偷馍馍。

  我爸告诉我,如果憨子大爷刚刚偷吃了发馍,那么他就会这么跟大家说:这个发馍啊,是好东西。炉子上一烤,焦糅滴、暄腾滴。没有比发馍更好吃的东西了。

  如果他刚刚偷吃了豆包,他会这么说:这个豆包啊,是好东西。外面有皮儿,里面甜丝儿滴。没有比豆包更好吃的东西了。

  在这里憨子大爷显然已经不顾发馍在面食界的领导地位了,但是一般他这么说的时候,发馍都被偷吃完了,所以豆包就暂时升级为面书记。

  豆包要是也被吃完了,憨子大爷也不会放过菜馍。他偷吃之后会告诉大家:这个菜馍啊,是好东西。又有菜,又有馍。没有比菜馍更好吃的东西了。

  憨子大爷这话儿说得就有点违心了,群众们显然不会赞成他的观点。就算菜馍再读二十年毛选,也不可能取代发馍在大家心中的地位。但是群众们更关心的是,当憨子大爷说出这话的时候,他们连菜馍都没得吃了。

  黑面窝窝是阶级敌人,憨子大爷是不屑于去偷的。

  即使到了后来条件好了,过年的时候这几种面食奶奶都会做一些。当然,阶级敌人被排除在外。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据我观察,现在面书记在各地的价格基本上都是五毛钱一个,这个价格恰好跟发一个帖子一样,很是具有讽刺意味。而在超市里的面书记由于出身比较好,可以卖到七毛钱一个。并且面书记的制作已经脱离了手工,顺着工业化的大潮开始变成机器制作。

  所以奶奶做的馍馍就没人吃了。但是她年年都要做。

  有一次我忍不住就问了,这馒头有的卖,为啥要自己做啊?我奶奶对我这个问题表示很气愤,一向有涵养的她居然开口训斥我:“买买买!要是人家不卖了,你还不得吃屎去!”

  我被这句话吓得不敢出声,因为我知道我肯定是犯了原则性错误。

  后来我开始一个人生活,一个人在外上学,一个人旅行。期间自己做饭,总算知道弄这一口饭的不易。有时候我也懒了,叫外卖,吃泡面,早午饭凑成一顿,晚饭推到夜里。结果身体悄悄出了些问题,让我吓了一跳,赶紧调整。后来独自一人的时候,每日就自己给自己做饭吃,按时适量,很是开心。

  上个寒假,我和我爸一起回老家,家里只剩了一些个藕。我爸跟我说,去去去,给我打水洗藕,咱们今个就吃这个。

  这藕长得挺白净,估计在藕中也是书记一类的。洗完之后,这藕露出了本色,很是可爱。然后我爸让我去切藕,我由于平日四体不勤,不怎么做饭,导致切得一片儿薄一片儿厚。我爸见了之后对我进行了批评,说藕书记操劳一生才长成白白净净的样子,我这一切直接让人家书记降级了。

  我爸接下来给我演示了教科书级的切藕手法,片片均匀,丝毫不差,藕书记死得其所。然后他让我再洗一遍。我这就不高兴了,藕书记已经死得其所,要是死了之后要洗两遍就有点刻板了,脱离群众。

  我爸又教育我说,这藕里面有淀粉,切了之后再洗一遍口感更好。我这才恍然大悟。

  而后他有条不紊地一步步进行处理,少油清炒了一番。当这盘藕端上桌之后,我感觉藕书记的人生算是走上了巅峰。

  这就是我奶奶教给我爸的人生哲学,现在他教给我了。大致可以总结为:认认真真做每道菜,认认真真做每件事,认认真真过好这一辈子,不要将就。

  我突然很想念奶奶,想念她的红芋叶子窝窝,想念她坐在大锅旁熟练地捏窝窝的样子。但是她已经不在了。

  自从奶奶去世之后,我就吃不到红芋叶子窝窝头了。后来我在超市里见到有卖这玩意的,而且标价居然是面书记的两倍。当时我大喜过望,买下来两个打算回去细细品尝。结果热熟了之后一尝,味道不好,不够紧致,看来没有经过那么一摔。我勉强吃下去一个,把另外一个托在手里看着。它没有被蒸得裂开口子,想来是个不爱笑的窝窝头。

  不知道我将来还能不能吃到像我奶奶做的那样的窝窝头,我觉得应该可以吃得到,所以这篇文章写给它。当然,也写给奶奶。

  (刘鑫摘自“天涯”)

  文/延聿竹巩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