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的低碳运营链
- 来源:经理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ABB,低碳,运营链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8-26 14:45
推崇低碳节能理念和方法论体系化
■ 文 / 黎冲森
在金融危机中,低碳经济被催热。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市场发展趋势。ABB(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柯睿思(Brice Koch)认为,其中有两个途径:发展可再生能源;利用现有技术进行增效节能。后者比前者更迅速、更经济,但长期被人们忽视。国际能源署也预计,未来20年,增效节能的减排潜力将远远超过其他各种方式的总和。ABB集团紧抓低碳转型机会,保证了公司稳健、快速发展,2009年销售收入实现约318亿美元,息税前利润达41亿美元。
顺应低碳趋势
“我们提供的所有产品和技术都迎合了这个总体趋势。节能降耗、增加效率是ABB的核心能力和核心业务。”柯睿思说,“我觉得机遇体现在:中国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增效节能的总体需求和发展趋势不会改变。”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8年,增效节能相关业务占ABB集团销售额的45%,而且未来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截止2009年,ABB集团在华投资总额超过10亿美元,业务布局已向包括重庆在内的中西部地区延伸。ABB将50%以上的研发费投入到低碳相关技术和产品。柯睿思说,ABB将本土研发活动与其全球研发机构保持双向交流,不仅可以融合其全球资源优势,满足中国市场需求和确立行业技术领导地位,而且可以服务其全球市场。
同时,巩固与客户之间的科研合作关系,开发出更多更新的应用技术和突破性新技术,使ABB的产品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如ABB的涡轮增压器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占到34%,处于市场领导地位。据重庆ABB江津涡轮增压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白桦介绍,ABB的涡轮增压器有3大竞争优势:发动机输出功率提高3倍,柴油的使用效率提高10%以上,只占发电机总成本的10%。
ABB的产品线和技术与客户的需求相关联,并根据市场变化,满足客户的最新需求。柯睿思说:“我们注重如何改变自己以便适应和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既巩固与现有合作伙伴的关系,也积极开发新的合作伙伴,与客户和供应商建立起稳固的长期合作关系。”从2010年1月起,ABB自动化产品业务部和机器人业务部重组为离散自动化与运动控制业务部和低压产品业务部。通过把与客户相近的业务整合,技术与服务上相近的业务聚合,ABB能更深入地迎合市场需求,提高客户服务能力,拓宽低碳市场发展空间。
产品覆盖能源链
“从一次能源到运输、发电、输配电,到最终用户,整个过程中的总能耗占80%,能源利用率仅有20%。”柯睿思说,“而我们可以将能源利用率提高到50%。”比如,ABB销售的变频器产品已累计为中国企业节约350亿千瓦时的电能。
ABB推崇低碳节能理念和方法论体系化。既要关注电力、煤炭、天然气、燃油、水、蒸汽等各种能源在生产和使用中的改善和效率的提升,也需建立起“总体布局,分步实施,以点带面,先易后难”的四层架构体系,以灵活地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并从能源链条中发现新的市场机会。
ABB的做法是,不仅在中国销售的产品有超过80%在中国本土生产,而且其产品及解决方案覆盖能源链的各个环节,包括高效电机、变频传动、锅炉燃烧优化、先进过程控制、发电厂优化管理、高效变压器、先进输配电系统、智能建筑、可再生能源、水处理等,并打造出独特的增效节能体系。可使整个能源链中的能源损失降低20%~30%。
2008年广州造纸集团有限公司与ABB进行了合作。ABB利用能源链管理体系化的方法论对其进行体系化节能诊断及评估服务,从发电厂、纸浆厂到造纸厂的各环节,最后界定出18个主要的节能机会。同时,ABB还从能效管理矩阵的角度为广州造纸集团提出了组织架构、节能激励机制、信息系统等6个方面的改进建议。为此,广州造纸集团每年可节约800万~900万元的潜在成本,这意味着其利润率每年将提升10%至20%。
为强化增效节能和低碳业务中的长期战略,整合内外资源,2006年ABB在中国成立了节能中心,以更贴近客户需求和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并便于引进全球领先的节能环保理念、技术和方法。
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估
在进行能源管理过程中,为帮助企业实现低碳经济目标,ABB采用“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估(LCA)”工具和策略,即在产品的生命周期内,考察其从研发、制造、运行到处置回收各阶段对环境的影响,对其所消耗的材料、能源和排放数据等备案,并计算出其对臭氧消耗等环境问题的影响程度。比如,在一台电机的全部生命周期内,最初采购成本只占其总成本的3%,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成本却占到94%。而电机耗电约占全部工业用电量的60%~65%。
但柯睿思认为,要让中国客户尽快接受LCA,政府部门和相关行业要从观念上重视LCA;同时,企业在采用LCA过程中不要只关注采购成本或使用阶段,要综合考虑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由此才能通过节约能源开支来增加投资回报。比如,ABB的250kw ACS800工业传动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可节电750万度,等于减少3800吨二氧化碳排放。“企业之所以不愿在增效节能领域投资,主要障碍是对增效节能设备缺乏了解,同时激励机制不足。”
ABB采取与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机构合作的方式推进。比如,2009年12月,ABB与中国工信部签署了为期3年的节能降耗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帮助中小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2006年,与广东省签订为期5年的战略协议,通过帮助企业提高能源效率来支持广东省实现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降低16%的目标。
ABB还通过举办增效节能研讨会、技术培训及提供顾问服务等方式帮助中小企业掌握节能降耗的系统化知识和技术,并帮助他们制定节能减排解决方案。比如,ABB为广东省6个城市的1000多家企业进行了节能增效培训,并为诸多企业提供相关技术和设备。在深圳地铁一号线项目中,ABB帮助客户每年节能30%;在广东梅州荷树园电站项目中,ABB提供的整套DCS分散控制系统,可帮助电厂每年减少二氧化硫1万吨,使二氧化硫总排放量降低90%。
……
■ 文 / 黎冲森
在金融危机中,低碳经济被催热。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市场发展趋势。ABB(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柯睿思(Brice Koch)认为,其中有两个途径:发展可再生能源;利用现有技术进行增效节能。后者比前者更迅速、更经济,但长期被人们忽视。国际能源署也预计,未来20年,增效节能的减排潜力将远远超过其他各种方式的总和。ABB集团紧抓低碳转型机会,保证了公司稳健、快速发展,2009年销售收入实现约318亿美元,息税前利润达41亿美元。
顺应低碳趋势
“我们提供的所有产品和技术都迎合了这个总体趋势。节能降耗、增加效率是ABB的核心能力和核心业务。”柯睿思说,“我觉得机遇体现在:中国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增效节能的总体需求和发展趋势不会改变。”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8年,增效节能相关业务占ABB集团销售额的45%,而且未来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截止2009年,ABB集团在华投资总额超过10亿美元,业务布局已向包括重庆在内的中西部地区延伸。ABB将50%以上的研发费投入到低碳相关技术和产品。柯睿思说,ABB将本土研发活动与其全球研发机构保持双向交流,不仅可以融合其全球资源优势,满足中国市场需求和确立行业技术领导地位,而且可以服务其全球市场。
同时,巩固与客户之间的科研合作关系,开发出更多更新的应用技术和突破性新技术,使ABB的产品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如ABB的涡轮增压器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占到34%,处于市场领导地位。据重庆ABB江津涡轮增压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白桦介绍,ABB的涡轮增压器有3大竞争优势:发动机输出功率提高3倍,柴油的使用效率提高10%以上,只占发电机总成本的10%。
ABB的产品线和技术与客户的需求相关联,并根据市场变化,满足客户的最新需求。柯睿思说:“我们注重如何改变自己以便适应和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既巩固与现有合作伙伴的关系,也积极开发新的合作伙伴,与客户和供应商建立起稳固的长期合作关系。”从2010年1月起,ABB自动化产品业务部和机器人业务部重组为离散自动化与运动控制业务部和低压产品业务部。通过把与客户相近的业务整合,技术与服务上相近的业务聚合,ABB能更深入地迎合市场需求,提高客户服务能力,拓宽低碳市场发展空间。
产品覆盖能源链
“从一次能源到运输、发电、输配电,到最终用户,整个过程中的总能耗占80%,能源利用率仅有20%。”柯睿思说,“而我们可以将能源利用率提高到50%。”比如,ABB销售的变频器产品已累计为中国企业节约350亿千瓦时的电能。
ABB推崇低碳节能理念和方法论体系化。既要关注电力、煤炭、天然气、燃油、水、蒸汽等各种能源在生产和使用中的改善和效率的提升,也需建立起“总体布局,分步实施,以点带面,先易后难”的四层架构体系,以灵活地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并从能源链条中发现新的市场机会。
ABB的做法是,不仅在中国销售的产品有超过80%在中国本土生产,而且其产品及解决方案覆盖能源链的各个环节,包括高效电机、变频传动、锅炉燃烧优化、先进过程控制、发电厂优化管理、高效变压器、先进输配电系统、智能建筑、可再生能源、水处理等,并打造出独特的增效节能体系。可使整个能源链中的能源损失降低20%~30%。
2008年广州造纸集团有限公司与ABB进行了合作。ABB利用能源链管理体系化的方法论对其进行体系化节能诊断及评估服务,从发电厂、纸浆厂到造纸厂的各环节,最后界定出18个主要的节能机会。同时,ABB还从能效管理矩阵的角度为广州造纸集团提出了组织架构、节能激励机制、信息系统等6个方面的改进建议。为此,广州造纸集团每年可节约800万~900万元的潜在成本,这意味着其利润率每年将提升10%至20%。
为强化增效节能和低碳业务中的长期战略,整合内外资源,2006年ABB在中国成立了节能中心,以更贴近客户需求和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并便于引进全球领先的节能环保理念、技术和方法。
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估
在进行能源管理过程中,为帮助企业实现低碳经济目标,ABB采用“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估(LCA)”工具和策略,即在产品的生命周期内,考察其从研发、制造、运行到处置回收各阶段对环境的影响,对其所消耗的材料、能源和排放数据等备案,并计算出其对臭氧消耗等环境问题的影响程度。比如,在一台电机的全部生命周期内,最初采购成本只占其总成本的3%,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成本却占到94%。而电机耗电约占全部工业用电量的60%~65%。
但柯睿思认为,要让中国客户尽快接受LCA,政府部门和相关行业要从观念上重视LCA;同时,企业在采用LCA过程中不要只关注采购成本或使用阶段,要综合考虑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由此才能通过节约能源开支来增加投资回报。比如,ABB的250kw ACS800工业传动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可节电750万度,等于减少3800吨二氧化碳排放。“企业之所以不愿在增效节能领域投资,主要障碍是对增效节能设备缺乏了解,同时激励机制不足。”
ABB采取与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机构合作的方式推进。比如,2009年12月,ABB与中国工信部签署了为期3年的节能降耗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帮助中小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2006年,与广东省签订为期5年的战略协议,通过帮助企业提高能源效率来支持广东省实现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降低16%的目标。
ABB还通过举办增效节能研讨会、技术培训及提供顾问服务等方式帮助中小企业掌握节能降耗的系统化知识和技术,并帮助他们制定节能减排解决方案。比如,ABB为广东省6个城市的1000多家企业进行了节能增效培训,并为诸多企业提供相关技术和设备。在深圳地铁一号线项目中,ABB帮助客户每年节能30%;在广东梅州荷树园电站项目中,ABB提供的整套DCS分散控制系统,可帮助电厂每年减少二氧化硫1万吨,使二氧化硫总排放量降低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