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型B2B公司的5年之痒

  • 来源:经理人
  • 关键字:寄生型,B2B公司
  • 发布时间:2010-08-26 15:00
  业务员流动频繁、未来发展模式不明,成为困扰企业的两大瓶颈

  ■ 文 / 关饶

  5年前,罗毅第一次尝试了网络购物,这种足不出户便轻松购物的新商业模式让他受了不小的震动。罗毅头脑灵光且胸怀梦想,一直渴望能做一番事业。他从电子商务中嗅到了机会,认为这是大势所趋。

  行动力极强的罗毅开始关注并学习有关电子商务的方方面面,并在半年之后毫不犹豫地辞掉了惹人艳羡的铁饭碗,纵身跃入当时仍方兴未艾的电子商务洪流中。

  罗毅在阿里巴巴上注册了一家服装贸易公司,专向国外的中小型连锁超市供应内衣和衬衫。选择从事网络服装外贸,罗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出生成长的地方乃中国纺织业最发达的区域之一,且素有服装出口传统,多年来,国外客户已对这一区域的厂家和产品积累了一定的认同度;罗毅想,何不借助网络平台,利用此地丰富的进货渠道和价廉物美的产品,进一步拓宽海外销售渠道呢?

  最初,公司只有两个人,但业务发展非常顺利,公司规模也逐步扩大至目前的十几人,形成了客服、物流配送及业务三个部门。由于是相对比较简单的B2B模式,公司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属于单线粗放状态,由罗毅本人主要负责:接到订单后,从本地的工厂采购,之后再发往国外。

  最近两年,公司的年营业额做到了2000多万人民币,利润率保持在10%左右。罗毅年纪轻轻,能有这样的成绩,应该说是相当了不起了。天时、地利、人和俱备,罗毅认为这是他成功的原因。

  但是,近一年来,罗毅感觉到公司正在渐渐失去人和。

  业务部门本是公司最重要的部门,人数最多,负责询盘接单、促成客户下单。业务人员的收入来自底薪加高额提成,底薪只有1000多元,但只要业绩好,提成就很高,月薪轻轻松松能超过万元。去年开始,业务人员离职频繁,流动率居然高达50%。业绩差的业务人员离职,罗毅还能理解,那些业绩出色的也离职,这让罗毅百思不得其解。不断地招聘新业务员填补空缺,成了一年来让罗毅最为头疼的事情。

  同时,罗毅也受困于“成长的烦恼”。

  公司成立近5年来,一路都很顺利,尤其最近这两年,每年的净利润都在200万以上,对于一家十几人的网络贸易公司来说,这个成绩当然比上远远不足,比下也能聊以自慰了。但是,未来如何突破?

  罗毅有干一番大事业的野心,要不然当年也不会毅然抛下众人羡慕的铁饭碗了。做网络贸易,尤其是像罗毅这样自己不生产,本地进货后再出口的小公司,起动成本相对较低,进入门槛也低,但公司似乎就像一杯不温不火的白开水,平淡、平稳、安全但缺乏大的生机。

  5年了,罗毅开始考虑公司的长远发展方向。是一直这样平淡平稳地经营下去,还是做大?罗毅当然希望自己的公司越做越大,这几年的经营也积累了一笔不小的资金。但是如何做大?进军B2C市场?还是自己建工厂?或者两者都做?

  业务人员流动频繁和未来发展模式不明,成了罗毅面临的两大困境。在和一众同行交流之后,罗毅发现,他的困惑居然普遍存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