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籍记载,中秋节又有月夕、秋节、八月会、追月节、女儿节、团圆节等名称,它的形成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在漫长的岁月中,留下的以中秋节为题材的艺术品,或因中秋节而出现的实用品可谓浩如烟海,收藏爱好者可以据“中秋”为主题进行成系列专项收藏,以下就为大家介绍两类正在升值中,且鉴别难度小的中秋收藏品。
月饼模(糕饼模)
有句古语说:“智者见于未萌”,这也可运用于投资收藏界中。一般来说,对于那些已呈现在市场上的投资热点、投资黑马,人们已是不会放过的了。但不要忘记人人皆趋之其难度也必大,具体地说就是赝品必多,成本必高。所以聪明的投资者往往另辟蹊径,例如古代糕饼模,早些年还是国内投资收藏中“未开垦的处女地”,购买的大多是韩国人和一些欧美的藏家,但近年已有人于此悄悄启动,其价格已直线上升。如在国外,大件精品的售价动辄过千美元,升值之快令人惊讶。
古代糕饼模,是古人制作糕饼的工具,也称糕饼印,在北方的乡村又叫“馍馍磕子”。而专用于中秋节的“月饼模”正是其中一大分类。从月饼模的造型上可以看到不同的地域文化。如山东胶州半岛一带,流行吃鱼形月饼,寓意年年有余。相比之下,南方各地的饼模,形制更为小巧精美,纹饰图案也更多样化。而北方地区的饼模体型普遍较大,纹饰也较为单一。
收藏糕饼模首先要看它的艺术性,其次要看它的材质,另外还要看它的“品相”,即保存的完整程度。因为古代制作月饼、糕饼皆为手作,因使用模具时需要敲击磕打,所以时间一长就会开裂,因此流传到今天的大多是明清或民国时期,年代。越久远越稀少。月饼模只要保存完整,就可以马上实用了,可谓兼具艺术性、实用性的优质收藏品。
糕饼模用于作坊,也用于家庭,虽然各地均有,但以岭南来说,到今天仍有较高艺术价值,因而有投资收藏价值的,在岭南主要是佛山、潮汕的木模,和端州的端砚石模。端州的糕饼模源于端砚艺人的砚雕,佛山、潮汕的糕饼模则源于其历史悠久的木刻。三者刻工精美,纹饰华丽,主要表现吉祥图案,神话传说,瓜果花卉,祥禽瑞兽等等,有浓郁的民间风情。一般的木模多用山楂、荔枝等果木制作,但端砚石糕饼模,因材质本身已是岭南之宝而更具投资魅力,悄然之中已形成了一个新的投资热点。
中秋节纪念邮品
为纪念中秋节,我国发行的中秋节纪念邮品不少,以下就为大家按时间、地区集中介绍。
第一,由中国邮政发行,和“中秋”及其传说有关的邮品。
2007年8月30日,中国邮政发行一枚《中秋祝福》专用普通邮资信封,这也是我国发行的唯一一枚以月亮为主图的邮资票品。2002年9月21日发行了主题为《中秋节》特种邮票一套3枚。这套邮票展现了传统的民间木版年画的艺术形式,用单纯浅色印刷,图案中都绘有一轮明月,第一枚为《团圆》表现全家品尝月饼的热闹场面,第二枚为《赏月》表现一家三口中秋赏月的情景,第三枚《月为媒》以月光下小溪旁一对互赠香囊的情侣构成爱情画面。同时发行小版张,含全套邮票3套共9枚,边纸为祥云图。2013年8月15日,中国邮政还发行了一枚《团圆》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附票图案为嫦娥奔月。
还要留意,有些非中秋节纪念邮品,同样有关于嫦娥奔月的传说,如1987年发行的《中国古代神话》第4枚和1999年3月发行的《汉画像石》第6枚就是《嫦娥奔月图》,1995-19《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北京1995》“桂花”小全张边纸上即是“嫦娥奔月”,1998年11月12日发行的YJ1《中国1999世界集邮展览》邮资邮简一套2枚,第2枚邮简图为《嫦娥奔月图》。
第二,我国港澳台三地的纪念中秋节的票品。
这其中最早的是1966年9月29日台湾地区发行的《民俗邮票》中的第三枚,以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展现嫦娥奔月。1975年7月31日,香港地区发行《香港节日》邮票一套3枚,其中“中秋节”一枚用七巧板拼成了一幅花灯明月图,描绘出亮丽圆月下的金鱼灯。1994年6月8日香港地区发行的《中国的传统节日》邮票,其中第4枚“中秋节”主图为“嫦娥奔月”,这也是香港迄今唯一以年画形式设计的邮票。1981年10月1日,澳门地区发行《中秋节》邮票一套4枚,每枚邮票的主图以宋体“秋”字为主图,分别配以嫦娥奔月灯、葫芦灯、八角灯、狮子灯。
有些有先见的邮票爱好者就以“中秋”为主题集全了以上邮品,其价值和收藏前景也被收藏界普遍看好。
文/谢恩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