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组织运行的逻辑

  大企业想要高效运行并保持基业长青,需要良好的组织运行逻辑,从组织理念、事业格局、商业模式、竞争策略、企业领导、组织建立及机制建设等方面,均需要明确方向及界限,以保障企业稳健成长。

  笔者做咨询项目时,经常会思考现代企业组织究竟是如何运行的?什么样的企业组织才能运行高效,甚至基业长青?而研究企业组织运行,就必须坚持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只有深入地了解企业组织运行的过去、现在,才能推断未来。

  组织理念:长期发展一定依靠理念企业经营离不开环境,但环境在买方、卖方、技术和政策等因素作用下,一直在加剧变化,这便造成了环境的日益不确定性。加之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风险也在持续放大,这导致了组织的不稳定、短命,不能及时变革,且越是组织得好的企业,变革难度就越大。

  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企业何以能够存在下去并持续壮大?唯有基于理念和价值做的选择,而并非简单的过往事实。企业必须树立起自身的价值理念,这种价值理念必须顺应天道和人心。天不变,道也不变,同时能说服所有员工按照一个统一的方向去行动,从而超越竞争对手,这样才更有可能获得未来。

  小企业可以靠老板的胆略和眼光,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它必须通过理念,形成真正组织起来的力量,才能长期存在下去。一个大企业必须依靠“本事”活下去,而非简单“抓机会”。欧洲商业银行、本田、华为的实践,都一再证明了理念的重要性。

  确立一个顺应天道和人心的理念,并将其贯彻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深入到员工内心,而非作为口号贴到墙上,是基业长青的必由之路。

  事业格局:大企业做格局

  小企业应时应景,可以靠抓机会生存;但大企业是做格局的,必须融入产业,整合资源。格局成败的关键,在于具有高度的设计,能整合利益可能冲突的各方,成为对等合作者;同时,寻找到强大的动力机制,持续激励要员和骨干,形成自上而下的领导力和管理力。

  大企业必须围绕产业价值链进行布局,用自己的经营方式,整合整条产业价值链去展开竞争;必须把握产业价值链的关键环节,获取不可替代的竞争地位;必须切实承担起维护产业价值链的责任,并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只要围绕着产业链进行有效布局,大多企业都有机会和能力整合产业资源,培育产业经营的模式,进而演绎出新的事业格局。

  商业模式:围绕客户需求开展经营

  商业模式有效与否,关键在于能否对客户一类或几类需求进行持续满足和“垄断”,深化与客户的关系,成为客户需求的“中心缔约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识别关键性经营活动,并对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组合和持续优化。有力量的商业模式一定是简洁的。

  产业社会唯一的原则是效率。从点效率到线效率,最后演绎出系统效率。商业模式的每一步变化,都应追求产生更高的附加价值,在现实中见利见效,在未来才能走出大格局,实现企业的基本理念和目标。

  竞争策略:向行业领先者学习

  企业经营必须坚持竞争导向,持续超越竞争对手。竞争第一性、消费第二性,以竞争对手为参照,能有效地指导企业经营如何做。对于新兴行业的创新型企业,尽管缺少竞争对手,但仍可参考竞争导向思路,企业经营过犹不及,必须审时度势,举措得当。

  不同行业,竞争制胜的关键也有所不同,可重点向行业领先者学习。系统研究分析领先者的竞争策略,如能超越,可据此建立起新的商业模式;如不能超越,就应以更快的速度模仿领先者的做法,以速度抗击规模,最后赢得规模。

  企业领导:企业家是中心缔约人

  以合约来看待企业组织形式,企业经营管理,对内对外需要不断“缔约”,形成一个关系网络。而企业家则居于网络的中心,是企业的“中心缔约人”。真正的企业家在这个时代非常不易,他们构建事业格局、捕捉市场机会、维持组织高效,与市场配置资源赛跑,不断为经济提供新的竞争力。

  同时,企业家也是普通人,即使伟大的企业领袖,也是普通人。他们之所以取得成功,最主要的在于他们有胸怀、懂得合作、善于学习、并能持之以恒。企业家更多的是一个成功的组织者。做企业并不需要太高超的智慧,但它确实是一件非常艰巨和辛苦的事情。

  面对企业家,我们必须保持平常心,将其视为普通人,这样才有平等合作的基础。只有大市场才能培育大企业,没有进入大市场,千万不要硬撑或虚夸自己和企业。

  组织建立:共情是组织的基础

  共情是组织建设最基本的基础。你要成为别人的伙伴,你必须要有能理解别人心情的能力。企业是一个社区,人与人之间的共情关系,是彼此之间成为伙伴、成为兄弟、成为邻里最基本的基础。

  当你不能与其共情,你就不能与其共处,更谈不上共同工作、共同完成一个目标。为达成共情,我们需要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经历、换位思考、充分沟通。也因为人们能共情,所以能够推动组织形成一种共同的内生力量,去实现组织的目标。

  共情的本质就是与别人保持一致,尤其是与弱者保持一致。因此,共情如果处理不好,也容易让组织走向社会性惰化。组织中的每个人,贡献意愿的强度是存在差异的,只有少部分人有积极贡献的意愿,这就是所谓的社会性惰化。社会性惰化是组织长期发展的障碍。

  要解决社会性惰化,《基业长青》给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凡是基业长青的公司,在历史上都会订一个胆大妄为的目标。”

  阶段性地确定一个“胆大妄为”的目标,会把全体置身于巨大的不稳定中,呼唤这个群体对目标的认同和意愿,会让大家更实事求是,组织原有稳态的结构才会被改变。

  毕竟现有的组织结构不能支撑这个目标的实现,一旦支撑不了,结果不堪设想。而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抓住外部机会,员工才能阶段性地将企业经营管理提升到新的层次。

  企业如出现发展瓶颈,其关键往往在上而不在下。企业最需要培养的是一定数量的顶尖人物,支撑起事业格局。这种培养必须和淘汰相结合,否则,顶尖人物培养不起来,企业家就不能上升到哲学层面,无法成为成就者。

  管理者要时刻去评估下属,制度性评价要做到每天一次。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是评价和指导,做得好与不好,都必须告诉员工,而且最好有话直说,同时也要有话好好说。

  久而久之,员工便会在这种环境下产生职业化倾向,产生正确做事并一直能够正确做事的能力和责任意识。

  制度在企业管理中,主要是把例外的事情变成例常,不断修订这些制度,让规范深植员工的行为之中。

  通过管理者的“传、帮、带”,经过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努力,这群人逐渐能够形成“无我的自动化”,它本身就是制度的承载体,这就叫职业进程。

  员工应该如何工作?通过“传、帮、带”,按照一个既定的理念和要求,同时因为共情,而能够做到将心比心,最终让客户感到满意。

  职业化的训练以及“传、帮、带”,其目的就是让下属跟管理者变成一个整体,融合起来,这样的结果是命令能够贯透,从上到下,使得组织的目标和个人之间有内在的一致性,行动上也就有了力量。

  每一个人的存在价值,都是由你为谁做多大的贡献和什么样的贡献来决定的。对员工来讲,要做的事情就是考虑如何把每一天应该做的工作做好,完成预定的任务,并达到预定的要求。

  机制建设:创造持续激发机制

  与其许诺多少薪酬以吸引人才,不如创造一个合理薪酬的机制,来吸引真正的人才。

  在引进人才中,通过“谈判”来确定人才价值,从而获得薪酬,是不可取的。薪酬获得的依据,应视其工作业绩而定。现实生活中,说到但做不到的情况,屡见不鲜。

  戴尔集团的老板说:要想让员工像老板一样拼命干活,就要让员工有像老板一样的感觉。在企业组织运行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把所有检查的、考核的责任放到高端,而首先应让各个主体承担起完整责任,使其自我检查、自我引导。

  要将员工视为能量体,而并非机器,管理者要不断地鼓励员工而非限制和管教。如果将下属作为对立面来严加管教,那必然是“累死也无功”的结果。

  企业必须对员工有信心,对员工首先提出的不是工作要求和行为规范,而是其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

  在明确责任和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的基础上,使员工切实体会到“什么样的行为,才能真正体现出在为客户做贡献”。

  企业需要打造的,是不同层面上的共同体,比如命运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等,不是仅仅停留在泛泛的以人为本的口号之上。

  研究企业组织运行,必须坚持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知道过去、现在,才能推断未来。离开了历史的参照系,简单拿中间的东西来运用,就容易犯教条主义错误。

  一定要历史地去把握观点的发生和发展、继承和演绎,避免教条主义;同时也要逻辑地去看待,将整个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问题往往是在系统的不同层面上发生的,但彼此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有因必有果。

  企业家需要有通透的思维去系统地看待自己的企业,企业一旦出现问题,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切实解决问题,必须寻找问题的关键和要害,而企业成败的关键要害不会太多,相关的举措必须有效地解决要害问题。唯有如此,企业系统才能够持续成长和发展。

  在现实的企业实践和咨询实践中,仅靠原有的知识和智慧是远远不够的。所能做的就是“勤学习、干实事、讲效果”,克服官僚主义、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让实践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文/颜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