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在中国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和相关企业的兴起,开源软件在操作系统、编译工具链、数据库、Web服务器、移动操作系统等各方面已成为主流。而且许多企业利用开源软件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模式。

  开源正引领技术研发的方向。它已成为新创企业吸引注意力的最佳选择,同时,其他开发人员也会看到这些热点,并开始围绕一个核心项目构建生态系统,Docker、Hadoop、OPenStack等开源项目就是如此发展起来的。比如Google的Android操作系统,从2007年开源发布第一个版本起,到今天已经占据了几乎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Google也通过Android操作系统在移动互联网这一新兴行业中占据了领先和主导地位。以前一直和开源软件做斗争的微软公司,为顺应潮流,也开始拥抱开源,比如向Samba项目贡献代码,放弃自己研发多年的大数据项目而选择Hadoop为其大数据的核心等。

  开源兴起并非偶然

  广义上讲,开源软件指所有公开源代码的软件,包括某些商业软件也可能是开源的。但我们通常所说的开源软件,是狭义上的,指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极低的成本(如仅仅访问互联网而无需其他额外费用)而获得该软件源代码的软件,也就是其源代码向公众开放。与狭义上的开源软件相对应的,是那些不向公众公开源代码的软件,通常是商业软件。

  20世纪80年代,自由软件运动拉开序幕。在开放源码软件的前提下,这一概念不久就成为备受宠爱的技术标志,如GNU/Linux操作系统,Apache HTTP服务器和Mozilla Firefox浏览器等。在今天,CIO和其他IT决策者越来越认识到开源软件的价值。时代不断在进步,开源社区的本质是允许IT人员检查一个产品的源代码,改善或改变代码,并按照他们的意愿分配代码给他们。事实上,开源软件的积极发展推动了应用程序的“黄金时代”。

  随着开源软件在全球IT产业中被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也参与到开源软件的开发之中。Linux已在服务器领域成为主流,在全球排名前100万的网站中,75%使用的是开源软件web服务器(Apache和Nginx)。在一些市场中,开源方案正在变得足够好并赶上现有的闭源产品。

  据Gartner预测,到2015年将有85%的商业软件会使用开源技术。到2016年至少95%的主流IT企业和组织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在其关键任务方案中使用开源软件。企业使用和参与开发开源软件的动机不仅包括促进本身的创新和减少开发成本,更在于能够紧密地跟随技术发展趋势,甚至对行业的发展方向形成影响。

  开源的兴起也并非偶然,过去20多年来已经证实,开源、开放、协作是最好、最经济的软件生产方式。Linux基金会近期对686个成员进行了一项关于协作开发趋势的调查,目的是了解采用开源软件方式是否能让企业和个人保持竞争力。调查的结果显示:91%的高管认为开源方式对他们的业务非常重要,77%的高管认可开源协作开发带来了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和更快进入市场的好处,86%的高管表示将加大或维持对开源软件的投入。显然,纵观行业这20多年的发展,开源项目已形成一股推进计算机及相关行业不停进步的巨大力量。国内开源项目的发展始于1997年前后。那时,中国第一个(局部)互联网(CERNET)刚刚建立不久,1995年在清华大学建立的著名的水木清华BBS就是开源项目。之后,Linux内核以及GNU项目中成百上千个开源项目逐渐展现在国人的面前。

  中国开源软件发展紧跟全球发展

  伴随全球开源技术和开源商业模式的不断成熟,开源软件获得中国企业的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大型IT企业参与开源社区。开源技术在不同领域被接受的程度有所不同,例如,数据库、应用服务器、中间件等基础性架构领域接受程度较高,企业应用领域接受程度较低;系统级的应用服务接受程度较高,面向终端用户的方案接受程度较低。总体来看,开源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从系统架构到应用架构再到应用。移动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创新,带动了OpenStack、Hadoop等开源软件的迅速发展。未来几年内,开源PaaS框架、开源数据管理工具等开源技术将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和使用,推动开源技术从基础层逐渐向上渗透。中国开源软件产业发展呈现出如下几个态势:

  1.开源软件产业发展环境渐佳

  2014年,在政府主管部门和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加大对基于开源软件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关键领域研发和产业化的资金支持,大力推行计算机预装正版化操作系统以及政府采购等相关政策,为开源软件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也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支持开源软件开发和应用推广,加快形成基于开源模式的产业生态系统”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外部条件。

  2.开源技术应用日益广泛

  移动互联网是开源软件的主要应用领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以及最大的互联网国家。根据全球市场研究机构“集邦”的报告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2.67亿部,在全球出货量排名前十位的手机厂商中,中国国产品牌就占据了“六强”席位,合计市场占有率已超过25%。全球超过1/3的Android用户在中国。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手机网民5.27亿,3G用户4.71亿。截止到今年三季度,4G用户超过4000万。

  国产品牌的兴起和如此巨大的应用市场规模为开源软件在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服务器领域,根据IDC的报告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Linux服务器的市场规模达到了41亿美元,同比增长14.4%。Linux操作系统在中国继续深耕,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从互联网企业向传统的金融、电网、邮政、教育、国防等领域延伸。中国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目前在全球top500高性能计算机排名中位列首位,运行的也是Linux操作系统。

  开源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平台,将吸引第三方开发者、手机制造商和用户的强烈关注。开发者可以开发并修改应用程序,很方便测试自己的软件,这样有利于壮大开发力量,发展开源生态系统和扩大用户群。开放源代码的使用将是极大的提高软件开发效率的关键。在现今的软件开发环境中,很少有程序员是完全从头开始一个项目。现有开源组件、方法、类型和算法不胜枚举。开源程序及项目多达30万种,可以站进行下载,这些开源软件组件,能够有效地降低软件开发成本,避免资源的浪费。但更重要的是,开源软件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3.开源与新技术结合紧密

  开源企业的发展之道,将在于客户端部署开源软件和云计算的结合上,这可能会被证明是一种强有力的融合。在云计算方面,构建开源的云架构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据IDC最近发布的调研数据显示,中国云计算基础架构市场投资增长率已经达到42.0%,预测到2016年,中国云计算基础架构市场的规模将超过10亿美元。

  在大数据方面,以Hadoop为代表的开源大数据技术几乎已成为大数据的代名词。中国成为全球重要的大数据市场之一,2012年至2017年中国大数据市场复合增长率预测为39%,其中软件领域增长率最高达到42%,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服务领域增长率4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基础设施领域总量规模最大,增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在物联网方面,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日前发布的《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达4896亿元,同比增长34.13%。到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接近30%。开源软件凭借着开源和免费的特点,逐渐渗透到嵌入式系统和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内。开源软硬件都将成为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物联网也将为开源软件、开源硬件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

  4.大型企业开源战略逐年清晰

  中国大型企业逐渐设立开源部门,制定开源战略。阿里采用开源软件构建了全球第一大电商平台,并开源了自主开发的软件100余个,开源了其低功耗服务器,还将开源硬件设计规范发布在开源社区。作为Linux内核ext4文件系统核心开发团队之一,为Hadoop、My SQL、Open JDK等多个开源项目贡献代码,并推出Tao Code开源项目托管平台。华为设立了专门的开源软件中心,积极支持参与外部社区,成为Apache基金会、Linux基金会,Linaro、OpenStack等开源社区的主要成员。

  腾讯和CSDN于近期共同宣布,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出资成立CSDN腾讯开源公益社区,逐步将腾讯开源项目通过该社区发布出去,目前腾讯内部开发者社区已初成规模,积累项目达500余个,开放源代码项目200余个。小米公司在其业务平台的基础架构中大量使用开源软件,其中服务框架、Web框架、大数据存储、数据处理、缓存搜索等多个核心组件采用开源软件;近一年多时间,小米大量参与了Hbase存储系统项目的开发,并将成果反馈给项目社区。

  5.开源社区支撑贡献日益增加

  除淘宝的Code平台外,CSDN、OSChina等著名技术社区也对外发布了基于互联网社交的项目托管平台,为中国开源开发者提供了良好的协作开发环境。其中淘宝Code平台共托管了约7400多个开源项目,近3万名开发者。CSDN通过与腾讯、开源社区的合作扩展其项目平台的应用。OSChina也逐步建立了开源软件库、项目托管、代码分享、翻译等平台化社区工具,吸引了超过10万个社区项目。中国对国际开源社区贡献逐年增多,其中华人对Linux内核贡献在最新3.14版中仅次于美国,在openstack、Hadoop、mysql等项目社区中也越来越活跃。

  文/李闻达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