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港大营救” 虎穴齐出逃

  郁达夫《满江红》:“会稽耻,终须雪。楚三户,教秦灭。愿英灵,永保金瓯无缺。”1941年底,国耻未雪,香港又沦陷日军之手,茅盾、邹韬奋、范长江、戈宝权等数十位文化精英被困“孤岛”,可怜碧月洒香江,吹皱壮士霜怀。在此生死存亡之际,廖仲恺之子廖承志率领数以千计的无名英雄奔走省港,将这一批仁人志士成功营救出来。即将登陆广东卫视的36集连续剧《省港大营救》,将还原这一场抗战史上最跌宕起伏的大营救,73年前的英风毅魄,将在荧幕上振臂归来。10月17日起每晚19:30,广东卫视两集连播,敬请期待。《王亚樵传奇》的连载将暂停5期,省港风云之后,我们再回到上海滩,“埃面”涛声依旧……

  寻觅文化人

  在离港前,廖承志找到当时在八路军驻港办事处机要部门任职的潘柱,嘱咐他:现在还有一大批文化人没有离开香港,有邹韬奋、茅盾、张友渔、夏衍、胡绳等等,还有何香凝老太太、柳亚子他们,你一定要设法尽快找到他们,只要找到一两个,就能找到一大批,然后将他们安全送到九龙。九龙那边我会布置人接应你。他把身上仅有的几百港元掏了出来,给潘柱作为活动经费。

  接到任务后,潘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后来,他找到在《华商报》工作的张友渔,希望通过他打听到文化人们的行踪。几番波折之后,张友渔找到了胡绳。

  胡绳带着他,在胡同里碰到了戈宝权,戈宝权提供了地址,他们找到了茅盾和叶以群,又在跑马地找到了于毅夫,在铜锣灯笼街找到了邹韬奋……文化人像珍珠一样层层串联,网络逐渐扩大,他们被分批安置到了多个临时联络点中。

  其实,从周恩来到廖承志,都没有给出一个足够详细的文化人营救名单,最终获救的800多人,是在潘柱等人的寻找中,基于平时社会关系动态形成的,其中有从事文字工作的如茅盾、邹韬奋,有活跃在影视界的如蔡楚生、司徒慧敏,也有何香凝、柳亚子这样的抗日民主人士。

  潘柱负责的文化人大部分都是要从陆上路线离开的,这段行程的第一步,就是从香港偷渡到九龙。

  偷渡到九龙

  1942年1月9日清晨,包括茅盾夫妇、邹韬奋在内的9名文化人由交通员们沿途保护,从临时的联络点启程了,交通员带着他们绕开大街,专走小巷。黄昏时刻,到达铜锣湾的糖街。

  埠头上的船已经停得密密匝匝。茅盾等人“通过一条大船,到了另一条大船上”,经过漫长的等待,在“黎明前最黑暗的刹那”,船上的文化人才接到通知,“从大船走上了一条小艇,待到舱内满员了,艇就悄悄移动了。”

  此时,正是夜间三点钟——护送人潘柱亲身试验过,日军每天都在这个时间进行陆上换岗,海防也开始松懈。

  天公作美,这天正有大雾。浓雾笼罩在海面上,茅盾“从(小艇)竹篷的缝里向外窥望,远处有一座黑蒙蒙的东西,一闪一闪发着亮光。这大概是一条日本军舰,那闪光是舰上打信号。”

  但是这艘平日里会让他们心惊胆战的日本军舰在此时已经构不成威胁了,次日清晨,天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小艇上的文化人“渐渐看得见陆地了,然而不见高大建筑”——这片陆地,就是九龙地界。

  走陆路的文化人从九龙出发,经过元朗、大帽山,进入了白石龙地区,这里是当时游击区司令部所在地。

  竟作茅寮客

  经过几十里路的行走,通过元朗星星点点的日军岗哨,翻越土匪盘踞的大帽山,一行人登上了一条名为“梅林坳”的山坳,在廖沫沙的记忆里,他们这批文化人到达这里时,已经是当天的黄昏时分。在山坡下,可以看到有一个荒村,这里人烟不算太少,房屋被破坏的痕迹随处可见。在白石龙村里,有一座被废弃的天主教堂,旁边的小白房是教堂的修女房,数批文化人到了白石龙后的第一夜都是在这间房子里度过的。

  虽然白石龙当时属于游击区,但10公里外就是日军警戒线。当时全村人口不足200人,几批文化人先后到达,如果住在村子里,很有可能暴露。所以,第二夜,他们就走进了深山之中。

  在深山中,文化人们的“住宅”是把松树作为围墙的柱子,屋顶搭草棚,里面架上横杆,铺上竹子,形成了一张长两米的“竹床”。

  这样的简易建筑,被当地人称为“茅寮”。

  当时游击队的条件非常艰苦,因为东江地区有日军“扫荡”,又有国民党军队出没,地方乱,商人少,税收也少。战士们每天伙食供应标准仅有生油五钱、菜金一角,但是给文化人的待遇翻了一番——生油一两、菜金两角。而文化人们也习惯用乐观的态度来面对艰苦的生活,茅寮中的竹子床凹凸不平,很难入睡,茅盾却说“这是卧薪尝胆,对付日本侵略者,应该有这种革命精神。”

  在深坑茅寮中的日子持续了十来天,文化人就被分批护送,前往东江的政治、经济中心惠州。而等待他们的,将是又一场惊心动魄的历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