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者
- 来源:互联网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模仿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9-13 15:55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把模仿当作创新的一种特别形式。
中国互联网虽然技术创新能力稍弱,但商业创新能力较强,完全有可能在模仿创新或技术扩散的方式本身上,出现创新。国内互联网的发展,其实就是一个模仿再创新再模仿的过程,涌现了腾讯、淘宝这样的模仿英雄。
然而,无法否认的是,一味模仿只能带来垄断、导致丧失机会和价值理念错位。人们开始担忧,互联网已经变成了模仿者的乐园,创新者的失乐园。而对于那些有着远大理想的国内IT企业来说,要想从模仿者跃升为伟大者,必须具备:模仿战略化、执行力,以及最重要的元素——创新的形象。
模仿并不是互联网的专利。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把模仿当作创新的一种特别形式。
中国古代与创新关系最密切的“信息产业”,主要是写诗。论诗来说,李白、杜甫称得上创新中的楚翘。然而,用今天的标准看,他们也是模仿者。
模仿谁呢?李、杜模仿的都是谢灵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的名句。其中的谢公,就是谢灵运。
李诗如“秋日何苍然,际海俱澄鲜”,模仿的是谢诗“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杜诗“衾枕成芜没,池塘作弃捐”,模仿的是谢诗“衾枕昧节候……池塘生春草”。
然而,谢灵运本身就以模仿著称于古代创意产业。谢灵运《折杨柳行》“郁郁河边树,青青田野草”就是模仿之句。这类模仿诗,被称为“拟诗”,“拟诗”为六朝诗坛重要一体。
不过,对谢、李、杜这般做诗高手来说,模仿并非技穷,而是创新的一种特殊形式。他们模仿诗的共同特点是,模仿得比被模仿句,水平更高。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这里。
由此可见,模仿本身不是问题。问题只在于模仿别人,能不能以我为主。
西方国家同样十分推崇模仿,而不像我们媒体带有目的的宣传那样,似乎只讲自主创新。除了美国十分强调自主创新外,包括日本、英国等主要发展国家,都以模仿为主,但他们不叫模仿,叫创新扩散,就是把别人自主创新的成果拿来用。
研究发现,日本在1970年至1993年间技术扩散对生产率的影响,大于直接研发投入的影响。“先进机器和设备在生产上的密集应用,对于促进日本经济的技术密集,要比研究投入的效果大得多。”英国也在1993年前后调整创新政策转向模仿,“将重点从支持技术发展本身,转向支持技术扩散”。
由此可见,模仿即使在日本、英国这样的一流发达国家中,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
再看中国互联网中的模仿。
一种重要现象,是模仿者比被模仿对象更加高明。QQ可以说从IcQ模仿而来,如果把QQ比作杜诗,ICQ可比谢诗差得太远了。谢灵运好歹也是诗坛大家,“灵运体”的创始人,而ICQ算什么东西,不搞技术的人早不知道了。淘宝模仿eBay,但eBay在中国三拳两脚就被淘宝打趴下了。这一类模仿,应该说是一种好的模仿,是像谢、李、杜那样的模仿创新。
中国互联网虽然技术创新能力稍弱,但商业创新能力较强。一是推出了有别于美国的许多业务,如短信业务l二是做出了基础业务与增值业务分离的许多商业模式,如免费模式,有的还具有世界水平,如腾讯,三是做出了商业生态系统的创新,如阿里巴巴,四是探索出一条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合作竞争的模式。对比其它行业,许多外商进入的领域,民族企业都失败了,但在中国互联网领域,情况倒了过来。这些都不是简单模仿来的。
当然,也有许多模仿者,模仿得不怎么样,说得不好听,叫抄袭。就是别人怎么做,自己就照葫芦画瓢,根本不加以变通。举例来说,苹果封闭模式很符合美国高收入条件,但照搬到中国低收入人群,就可能不适用。戴尔直销在美国管用,但在中国却是联想分销体系更管用(至少是在当前更管用)。那些照搬别人模式,却不结合自己条件的,往往都成为失败者。
好的模仿与坏的模仿,界线在什么地方?用台湾学者吕正惠评杜诗的标准可以参考:“杜甫承袭了谢灵运这一特质,并加以发展,加以‘再创造’,从而使得这种文字工夫产生新的面目,并扩大使用到更广泛的内容上。”这里的评价指标包括:有没有发展,有没有再创造,有没有产生新的面目,有没有扩大用处。
不能把中国互联网企业对于跨国公司竞争的成功,简单归结为本地人更了解市场。与传统产业在模仿上进行横向对比就可以发现,中国互联网业应是优等生。因为在商业领域,也有许多传统企业想模仿沃尔玛、肯德基,但学成并超过模仿对象的,几乎还没有看到。他们也像中国互联网人一样熟悉本地市场,但为什么最后鸡飞蛋打了呢?一个重要区别在于,中国互联网业在模仿中,普遍有重新制订游戏规则的本能举动,发展和再创造主要在这个方面,而传统产业更多是单纯拿来,外在地模仿。
再说对于扩散创新的强调。
人人都知道自主创新好,日本和英国不知道吗?不是。明明知道,却选择扩散创新,主要是从本国实际出发的结果,认为在一定阶段,扩散创新的实际效果更好。
中国互联网也是这样。虽然TCP/IP不是中国人发明的,但网络技术的扩散应用,使中国网民发展到4.2亿,超过美国总人口,浏览器也不是中国人首先发明的,但中国人跟随推出了UCWEB、安全浏览器等,实际效果也不错。
自主创新、原创、首创,这些都是将来要大力提倡的。但人们还有另外一样要比的东西:看哪个国家能把现在技术的潜力,发挥到最大限度,让它产生最大的效益。中国互联网恰恰在这个方面,走到了各国的前面。印度、印尼也是人口大国,但他们并没有将互联网技术发挥到中国这样的应用程度。
实际上,模仿和扩散,实际是知识融合和分享的过程。有可能成为有别于知识产权的另外一种生产方式,这就是开放共享的互联网生产方式。以众包为例,它是共享式的知识生产方式,开放源代码就是它的成功实践。以开放源代码的原理进行技术扩散,就不仅仅是模仿了,本身就是一种知识创造。自主创新如果理解为众包模式的创新,也可能从闭关修炼式的知识小生产,转化为相互模仿、相互学习、共同创新的网络智慧创新。
除了模仿,中国互联网必须有自己的自主创新。要加强互联网技术创新,特别是系统级、平台级的创新,例如在人工智能、位置服务等关系搜索引擎、移动互联网等重大市场机会的技术方面。在商业方面,要突破服务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改变中国社会资本稀缺造成的商业障碍。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