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照宇:用生命恪尽维和职责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世界和平,以色列,武装冲突
  • 发布时间:2015-11-16 18:01

  军人的职责是制止战争、维护和平。为了这一神圣的职责,为了换来那块饱受战火蹂躏的土地上的和平,杜照宇义无反顾地踏上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征程,直至奉献了宝贵的生命。

  2006年7月26日,很普通、很平常的一天。然而,这一个平常的日子,却让国人记住了一位中国维和人员的名字--杜照宇。这位34岁的中国军人,出色的联合国军事观察员,在联合国驻黎巴嫩南部希亚姆观察员哨所执行任务时,遭以色列空袭,与其他3位不同国籍的观察员一起,不幸以身殉职。

  杜照宇所在的希亚姆哨所位于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亚3国交界处,是2006年7月黎以双方武装冲突最激烈的地区之一,空袭时时发生,炮击连连不断。

  为了和平,杜照宇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走完了自己的军旅之路。

  童真的微笑定格在34岁

  一周后,雨后的北京南苑机场洁净、宁静。当天10时许,飞机载着杜照宇的灵柩徐徐在机场北客机坪上滑行。

  飞机还没有停稳,杜照宇60多岁的母亲赵茂华已经泣不成声。杜照宇在牺牲前几小时,还曾打电话向家里报平安,然而,这位母亲再也听不到儿子的声音了。

  舱门打开后,杜照宇的遗孀李玲玲手捧丈夫的遗像,在两名女军人的搀扶下缓缓走下舷梯。蓝色背景的照片中,身着绿军装的杜照宇平和地微笑着。杜照宇的妹妹杜照宏紧随在嫂子的后面,不住低头拭泪。

  “迎接中国人民的好儿子回家!”“杜照宇--军中骄子、维和英雄!”机场上张开了黑底白字的横幅。舷梯两侧的总参谋部和外交部领导及杜照宇的战友们脱帽低头,表情凝重,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他笑时,总是有些眯缝着眼睛,两边的嘴角微微向上翘起,那真挚的眼神和浅浅的微笑,总给我一种亲切的感觉。”初中三年的四位同学,看着杜照宇的遗像,总是会提起他独特的微笑。

  “他那独特的微笑中,始终透出一种纯真。”杜照宇的好友石磊说。除了他那充满童真的笑容之外,与他从小一起长大的殷宁,用正直和朴实这两个词来形容他的为人。

  他是父母的骄傲也是家乡的骄傲

  杜照宇出生于济南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是一名中校军官,曾担任中国驻印度使馆武官助理。2005年12月,他被派往中东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执行维和任务。他的妻子李玲玲也是一名军人,家中有一个不满两岁的男孩。父亲杜战是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一名研究人员。母亲赵茂华在山东省科学院从事财务工作。

  杜战的同事殷炳来说,杜照宇一家十分和睦,家庭气氛非常好。父亲勤勤恳恳工作了一辈子,对子女要求十分严格。

  “我们住在一个大院里,基本上可以说是看着杜照宇长大的。小宇学习刻苦,对人有礼貌,性格比较文静,是我们院里孩子的榜样。”殷炳说,杜照宇是父母的骄傲,也是我们全院的骄傲。

  杜照宇的童年伙伴李皓冰说:“得知他牺牲的消息,我很震惊,马上通知了20多个同学,大家都哭了。”他说,中东的战火,以前对普通人来说,只不过是国际版上的新闻。杜照宇在战火中离去,使他成为新闻的主角,但李皓冰根本无法把这当成一条新闻。

  杜照宇至今仍影响一代人

  一组数字,记录了杜照宇生命的最后轨迹--身处险地7个月,巡逻150多次,行程1.6万多公里!

  军事观察员轮换上哨,长哨最多7天,短哨最多4天,杜照宇总是长哨多,短哨少。

  2006年7月12日,黎以爆发激烈冲突。由于安全形势恶化,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决定,将位于黎巴嫩南部所有哨所的执勤人数由5人减为4人。杜照宇有机会脱离险境,回后方基地休整。

  7月17日,一名奥地利籍观察员冒着炮火前来换哨。哨所原有的5人当中有2人可以被轮换下哨,经常上长哨的杜照宇完全可以撤下去。

  杜照宇内心十分清楚,撤下去会远离战火,留下来则随时都会面临危险。他主动要求留下,让正在生病的澳大利亚籍女观察员和年龄较大的爱尔兰籍观察员先撤下休整。

  危急时刻,杜照宇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了自己。

  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夕,正在黎巴嫩与以色列边境执行维和任务的中国第14批赴黎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首批赴黎维和建筑工兵分队以及第13批赴黎维和医疗分队近50名官兵代表,专程来到黎巴嫩与以色列边境附近的希亚姆镇烈士纪念碑前,深切缅怀这位9年前为世界和平英勇献身的中国赴黎巴嫩军事观察员杜照宇烈士。

  “杜照宇烈士是我心中的英雄,我一定沿着他的足迹继续前行。”第一次来此祭奠杜照宇烈士的排长孙茂南说着说着已是泪流满面。担任扫雷排排长的他,每天都要带队上雷场作业,只要遇到危险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去,让战士退后。

  谈到杜照宇的事迹,孙茂南几次哽咽。他边敬酒边说:“你不怕流血牺牲,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诠释了中国军人的血性与担当,留下一个无畏的背影,值得我们永远追随。”

  下士曹德勇听说要组建第14批赴黎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第一时间递交了申请书,通过一轮轮考核,终于来到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前几天,在生死雷场,他刚刚度过自己20岁生日。

  在建筑工兵分队队长田升平的倡议下,参加祭奠的全体官兵齐刷刷地举起右手,面对纪念碑庄严宣誓,铮铮誓言响彻云际。回营的路上,许多官兵表示,杜照宇的英雄事迹已深深刻在自己脑海里,要像杜照宇一样去战斗,为祖国争光,为军旗添彩。

  《小康》记者 陈标华 综合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