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毒疗伤,移动医疗遣“私人医生”来搅局了
- 来源:计算机应用文摘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移动医疗,私人医生,滴滴医生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03 11:43
外有铜墙铁壁,内里功夫未成
在施行“医生上门”业务之前,医疗市场经历了诸多的理想式变革。从最开始的互联网问诊,再到移动平台的轻问诊,再到可穿戴设备的入局,传统医疗市场承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冲击。
但是,令资本满意的市场冲击并没有出现,并非是因传统医疗的本能抵抗,而是因为这些“变革”者自身存在各种缺陷。比如流行于一时的轻问诊模式,其号称能利用医生的闲置资源,让用户得到“无需等待挂号问诊”的便利。但实际上,目前国内用户对于问诊一事的普遍做法却是“小病线上问百度,大病医院挂急诊”。从这里来看,轻问诊模式也是对医生资源的一种闲置浪费。
随后,移动医疗的“变革”大军将视线瞄准了传统医院,试图与之进行合作,以“提高医院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理由切入传统医疗行业。从技术层面来看,传统医疗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似乎靠谱,但实际上,这个模式并没有结合当下挂号系统的实际情况——中老年用户不习惯使用智能手机或者网络挂号,而“精通此道”的年轻人,则成了中老年用户口中的“插我们队的人”。
一方面,传统医院并没有完善的用户分流安排,另一方面,仅仅是挂号等待一项,也并非是医疗改革的真实痛点。
转入线下,“私人医生”到底是什么模样?
在《滴滴医生》之前,绝大多数的移动医疗产业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往往是要么没有找到用户痛点,要么就是不具备成熟的改良模式。那么《滴滴医生》呢?它做的是“釜底抽薪”的事,也就是将“闲置”的医生资源变成流动服务点,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办公”地点。
《滴滴医生》才面世就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认为这和“打车”类似,将“上门接受服务”变成“坐等服务上门”,不仅让用户在就医时的心态有所转变——去找医生看病和医生亲自来的心态体验有所不同,还让这种服务资源更加“人性化”。
现如今,有两大堪称巨头的企业涉足了这一领域。过去的一年中,平安集团旗下的“平安好医生”重点布局了线下医师团队,力图打造全国最大的家庭医生业务。换言之,平安好医生接入的是社区服务,以社区为工作点,让医生上门诊疗,其服务对象大多是中老年人群。
和平安好医生所不同的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滴滴医生》的目标人群是年轻人,正如此前《滴滴打车》的用户人群一样,这一部分人群的“叫服务”习惯已经被养成。所以阿里照搬了打车模式,和“平安好医生”一样,将医生变成了“随叫随到”的服务群体。
不治病,却似毒药的“良方”
实际上,“私人医生”这一模式在国外颇为流行,在非急诊时,一般是用户邀约“家庭医生”进行诊疗,当“家庭医生”遇到无法处理的问题时,则会将病患推荐给“诊所医生”。对应国内,大多数有此类(呼叫“滴滴医生”)需求的病患也都是非急诊。但是,虽然这两种情况在表面上较为类似,但更深的不同却是医疗制度和资源的问题。
在国内,看病去医院是从小接触的常识,无论大病小病,或者是怀疑有问题都会医院,和一些国外国家的医疗层级有所不同的是,国内的“挂号→诊疗→确诊→医治”的医疗模式造成了十分严重的资源浪费,当然,这也是基于国内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大前提之下的难题。
可实际上,医疗资源不足,并非是受医生执业点的限制,而让所谓的“闲置医生”上门,浪费在途中的时间还不如在执业点多看几个病人——因为相对于资源紧张的医疗团队,数量庞大得多的患者群体显然在时间上更为充裕一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滴滴医生》是在以并不成熟的医疗模式打乱传统医疗模式,让医疗资源更为匮乏。
另外,上门的医生真的能解决问题吗?在根据《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中的规定,职业医生只能在医疗机构(执业点)做诊断和开处方。换句话说,上门提供服务的医生只能提供健康咨询,却不能治疗疾病,这是移动医疗目前触动的最为敏感的一根红线。在此前,移动医疗更多是提供网上咨询,在线医生的工作是为患者所描述的情况推荐科室,或者相关的程序普及等病患导流工作。所以如果《滴滴医生》这种上门服务的医生所做的和在线医生一样,那又有何意义呢?
小编观点
发展至今,移动医疗给与了我们太多美好的希望与愿景:以结合穿戴设备的大数据来护卫健康,以更为便捷的医疗流程来缓解医患关系……。但就目前看来,移动医疗尚未有足够的力量去触动传统医疗市场的根基,它们所做的,仍旧是以打政策擦边球的方式博取关注度。说得更直白一些,在“治愈”传统医疗市场之前,移动医疗就像是一颗颗毒药一样,在以资本不断扰乱市场秩序。
文/海卟咙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