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雕塑·戴耘的雕塑

  • 来源:艺术财经
  • 关键字:雕塑,中国文化大革命,山寨
  • 发布时间:2015-12-18 17:56

  人类文明的进程常以物的形式被存留与凝结,某些物在时间的磨砺以及空间的转换中成为了“文物”。从过往的世纪中,全球性文物的流转与博物馆制度的建立,使人类认识自己与认识世界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而提供这种可能的背后,也存在着太多的爱恨情仇。岁月的流失或许是最好的镇静剂,在21世纪的今天,直面那些过往的现实,或许将产生不同的言说。

  雕塑家戴耘,这位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前期,中国文化大革命后期的西安人,兵马俑、碑林、昭陵带给他对历史文物天然的敏感。而这种认知随着个体的成长、社会的变迁,思想方式的变化也增添了更多相互交错的复杂思绪。因此,戴耘用了6年的时间,希望以艺术家的方式平视历史,以“我”的方式表述“我”的态度。

  即将在今日美术馆一号馆二层举办的“与——雕塑·戴耘的雕塑”是一个以宏大叙事为借口、以个人体验为基础的展览。这一展览试图强化平等与并置的理念,展览中艺术家戴耘会用他独创的以砖为材料的雕塑方式,再现那些被收藏、展示于世界各大博物馆的文物,尤其是来自于他国的雕塑。如此用廉价的材料所进行地严肃而认真的“山寨”,是对复杂世界的单纯重述。此行为恰恰在建构着一条引发思考的通道,一出雕塑家版的历史正剧。因此,这将是一个动静结合的展览,美术馆的空间也将作为剧场,那些过往的雕塑以及戴耘的雕塑和来参观的你们将在这样的戏剧里,与历史、与观念进行一场穿越、疏离而又是零距离的对话。

  众说展览

  孙振华(著名艺术评论家)

  戴耘是这些年来异军突起的中国青年雕塑家,他持之以恒以红砖为材料,建构个人的精神世界,也用红砖与当代、世界文化进行对话。这次作品是他的一次很大的转折,主要表现在他从过去的大众化、波普的生活符号,转向历史文化的符号,从集中传达中国经验,转换到与世界进行对话。

  吴洪亮(策展人,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

  这个展览是戴耘老师用六年时间倾心制作的,我们用了两年时间来思考,思考戴耘作品与历史之物的关系,如何通过一个展览把历史与当代联系起来。这个展览也许并不复杂,复杂的是我们通过展览想要思考的问题,所以我们把今日美术馆一号馆做成一个以雕塑为主角的剧场,因为人类历史也恰恰是一场戏剧,我们想让大家用浓缩的方式体会人类发展中的爱恨情仇。

  殷双喜(著名评论家)

  戴耘的创作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看起来像是艺术史的回归,但实际上他反映了艺术家对待艺术史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关系。这个展览可以唤起我们的历史精神,反思和回味。展览具有剧场化的效果,他和我们传统的当代艺术有巨大的区别,给喧闹的当代文化提供沉思的可能性。

  刘礼宾(著名评论家)

  展览让我很震撼,特别是1号展厅,其实我觉得,还真是通过一个展场的方式,赋予了作品不同的东西。就是说它那种,可能这个雕塑如果放在普通的雕塑馆里面,或者是按传统的雕塑方法展示的话,没有这种视频的互换和文字的交互可能达不到这种效果。我觉得他费这么多心力,把古今中外的这些雕塑复制出来,其实他就是想达到这样一个氛围。

  我觉得他找到一种比较庄严的,比较神圣的氛围的载体,包括北周的、埃及的这些雕像,他用一种个体的方式,主动地和某种曾经非常神圣、非常庄严的文化和它建立一种关系,这也是一种个体的努力。这种努力,说实话,是很难的,因为你一不小心就被那样一个千年阐释的作品给吞进去。

  撰文/吴洪亮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