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需要什么样的云服务
- 来源:互联网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互联网+,云服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24 11:07
对于今天的政企决策者们来说,关于是否应该采用云计算技术建设或改进其信息系统的分歧基本瓦解,云计算与传统产业的接轨与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在中国企业级云服务市场的几大阵营中,相比IT软/硬件提供商和互联网公司,运营商阵营拥有的庞大网络资源、线上线下渠道、数十年政企服务经验以及部分先决优势都为政企“互联网+”或“云化”铺设了条条大道。
有人说,运营商实现从CT到ICT的转型关键不在通信,而在IT,即如何补齐“缺失的IT能力”。在以IT为生产力工具的互联网领域,运营商在网络基础设施层面的积累和影响决定其转型关键、云战略落地是以“云+IDC+大数据”的一体化运营满足政企、行业以及互联网用户的需求。
运营商基因:获取政企市场的先决优势
如果说几年前的电信运营商对云的规划建设还处在内心焦灼的状态,如今的互联网市场盘根错节,群雄乱入,运营商反倒更多地是能平定心态,规划前行之路。行业日异月殊的情况下,基因问题成了很重要的先决优势,运营商的基础基因正在于与社会征信相关联的可保证性上。
“规模、网络、运营、安全”是中国电信的基本方向,因此,中国电信云计算公司在成立之初就明确延续这四大方面的传统,但作为半互联网化的企业,它还针对自身定位提出拓展“技术”基因。五大维度决定了其在面向政企客户群时技术、运维和服务上的领先性和可控性。中国电信云计算公司行业拓展部副总经理怀宝华说:“在客户最关心的安全性问题上,小公司或者社会上的某些公司并不能给予百分之百的保证,但中国电信以国企的责任感在拓展云业务,为政企服务。这是一个真正的承诺,也是对我们品牌的助推优势。”另外,运营商所掌握的庞大客户资源也在很大程度上为云计算业务的开展创造了重要“入口”。
实际上,中国电信天翼云面向的政企客户并不仅仅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政府或大企业,而是涉及政务、金融、制造、互联网等14个行业的各类企业,提供服务模式包括专享云、混合云、云灾备等,代表客户包括中铁建、厦门市卫计委、华住酒店、格力电商等;相类似的,中国联通“沃云”面向政企提供政务云、教育云、医疗云等六大类产品与行业云工程,塑造了住建部住房信息云平台、海事局云平台、贵州电子口岸云平台等多项成功案例。中国移动“移动云”则主攻互联网、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为研究院APP-PAAS、国京正点、湖南省湘雅医院等多家企业提供云解决方案。
可以看出,现阶段各行各业,尤其是传统政企都在通过“互联网+”实现创新型发展,从而消解信息不对称、耗资投入大、管理及销售模式落后等原始痛点。其中大数据、云计算等平台布局无疑对政企的信息化和深度IT化最具吸引力及影响力。与运营商合作建云,一定程度上能真正弹性、灵活地满足政企用户对多元化、动态化的IT业务需求。
聆听客户声音:政企需要的真正云服务
站在客户需求的角度而言,传统政企相较于互联网客户对智能终端的接入质量、定制化服务以及安全保障性有更高要求。中国电信云计算公司市场部总经理杨居正告诉我们:“政企用户在信息化建设上已持续数十年,具备一套完整的系统平台,所以在‘上云’过程中最关注的是怎样与原来的系统连通,怎样达成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从资源到平台再到应用的云架构”。因此在云计算服务上,政企用户需要云服务商对其业务的迁移性、延续性或现有系统的可集成性给予充分考量,从而提供系统的设备和兼容性应用。
作为传统行业的典型代表,中国铁建在面对企业经营规模持续增长、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风险管控和管理难度不断增加等问题时,分散式的财务管理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管理的需求。2012年,中国铁建在国内建筑企业领域成立第一家全国性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依托中国电信专享云服务平台,该共享中心统一了软件、集中了数据、规范了标准,有效解决了困扰很多大型企业的信息化治理问题,缓解了财务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中国铁建因此也成为第一家使用国产数据库改造财务系统的大型企业。
众所周知,华住矢志不渝地将用户体验放在首位。为了确保用户在整个预订及住宿过程的舒心感,华住始终在提升IT能力及稳定运行维保方面不遗余力、精益求精。随着混合云在可靠性方面的优势凸显,私有云模式已逐渐向混合云方向扩展和迁移。华住选择了其中最擅长“无缝迁移”的中国电信混合云,极高地保障了云性能的可用性达到99.95%,安全性支持与私有云的专线互通、不同客户虚拟机之间逻辑隔离等。而拥有了中国电信这位强大的合作伙伴后,华住现有平台也已成功向混合云资源池动态迁移,并得以将更多的精力花在研发产品和业务上。
此外,中国电信云计算公司于今年率先发布了“互联网+医疗”行动计划,辅助全国部分地级市医院、医疗部门实现医疗资源、信息在云上的安全可信互动。在厦门市医疗信息化资源共享和信息互联互通方面以及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还不能满足“上下联动”机制的情况下, 中国电信天翼云为厦门市域建设和投入运营了一、二期医疗云。由此实现了医疗信息数据的定期本地及异地备份、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共享,使其数据安全性大幅提高。
传统企业的转型和“互联网+”,从本质来讲是一种从供应链到数据化的整体转型,是让产品、服务、营销体系都具备互联网思维。对以上这些企业来说,尽可能低的信息化部署成本,尽可能准的信息化需求定制,尽可能便捷的信息化运营构建,是他们对云计算实际效益的真正需求和定义。而中国电信天翼云提供的端到端,可定制化的云服务恰好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这些可能。“哪怕客户的应用层还没有完全与云环境适配,中国电信天翼云也可为其做定制化,包括提供一些技术资源的支持,实现与我们云资源池融合,形成混搭的结构。”中国电信云计算公司行业拓展部副总经理李承东告诉我们。
即使是面向互联网企业的数据及平台交易安全需求,中国电信天翼云也可基于自身基础资源和网络资源提供对应解决方案,“云灾备”便是其中一例。格力电商为防止数据泄漏、保障交易安全选择使用中国电信云灾备服务,一旦发生攻击和网络瘫痪问题,云服务平台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切换到备份环境。凭借在硬件设备、带宽流量、应对措施的突出优势,中国电信云灾备服务助推电商平台安全保障性的极大提升,降低了其源站的风险点及业务压力。
公有云市场:还有广阔的未被开垦的“庄园”
在基于互联网获取和使用服务上,公有云具有强大的可扩展性和较好的规模共享经济效益,再加之价格上的相对低廉,因此成为很多企业IT“上云”的优先选择。中国公有云服务商一般以阿里云、电信云、腾讯云、UCloud、青云等基础云服务商为代表。根据今年1月IDC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追踪研究》显示,2014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整体规模达到3.27亿美元。阿里云以22.8%的市场份额首次登顶IaaS服务市场,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分列第二、三位。
中国电信天翼云经过4年左右的正式商用,已提供覆盖基础资源服务(IaaS)、平台服务(PaaS)以及应用服务(SaaS),例如弹性计算、弹性存储、虚拟私有云VPC和CDN等服务;同时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可以提供公有云、混合云和私有云不同的服务部署模式。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电信在混合云服务市场的领导地位,以及扩大在公有云服务市场的主导地位,中国电信天翼云积极寻求与产业链各方的战略合作,引入商用网络服务方案,增强云业务安全特性;引入定制化硬件服务方案,提升云业务整体性能指标;同时与市场主导各类应用服务提供商开展广泛合作,共同为国内客户提供完整的IT服务一揽子解决方案。
但同时也有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企业级用户对公有云的接受程度还相对较低(大约不足10%)。其中,大量公有云服务针对的还是个人消费者或中小企业,面向国内政企用户的公有云市场还有广阔的未被开垦的“庄园”。这对中国电信,甚至其他运营商来说仍是不小的“拼杀”战场。
因此,中国电信云计算公司产品部总经理汪鑫直言:“出于口碑和品牌的塑造,中国电信天翼云会保持在公有云上的规模,继续构建市场影响力,更重要的是,未来会在面向政府、企业客户的混合云和私有云服务上发挥云网融合的差异化优势。”随着政企客户对云计算、大数据的安全性认知和市场化接受程度的提升,中国电信云计算公司相信,依托自身优势从下往上(比如,在资源池的基础上拓展PaaS平台,各种合作伙伴在平台上共建生态系统)的基本发展策略,差异化的定制服务、营销模式以及所有团队的共同努力,未来的“造云”之路一定能走得更稳健、更扎实。无论在公有云还是整个云计算市场上,三分天下的阵营,运营商队伍定会占据一席。
文/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