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需要学点哲学

  • 来源:新智囊
  • 关键字:哲学,原动力
  • 发布时间:2016-05-14 17:18

  每一个相关利益者如果都能学些哲学,发现矛盾,大胆质疑,激烈辩论使问题升级,便能够持续不断地为企业带来创新的原动力。

  《好用的哲学》与《简单的哲学》是一套介绍哲学推理方法和原则的指南丛书,是由英国《哲学家杂志》主编朱利安·巴吉尼和美国特兰西瓦尼亚大学杰出教授彼得·福斯联袂奉献给读者的佳作。

  从《哲学家在想什么》开始,我就被朱利安·巴吉尼的书中清晰的思维,深刻的哲学,深刻的故事深深吸引,一直追随这位英国的畅销哲普天王至此,对我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好用的哲学》中采用了大量的概念对比,然后哲学家们跨时空地辩证。他们从矛盾入手,哲学新人提出质疑,然后是跨时空的辩论,将某个问题一步步向本质推进。而对于今天的企业发展又何尝不需要如此呢。很早之前,管理学大师就提出了创新不仅仅来自创新部门,它可能来自利益相关的任何一个人。只有我们每一个相关利益者都能如这些哲学一般,发现矛盾,大胆质疑,激烈辩论使问题升级,才能够持续不断地为企业带来创新的源动力。对于辩论,需要掌握一些方法,才能更加有效地表达看法并落实成为行动。书中从不同哲人的角度提供了大量的辩论案例,供我们参考学习。

  语言学上研究东方人和西方人的论证方法。我们举例证明自己应该被公司录取的陈述:

  东方人:我是你们XXX(某高管)的XXX(亲密社会关系)。

  西方人:我能给公司XXX(某技能)。

  显然,东方人的逻辑论证中,因果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严格的逻辑论证是我们多数人都缺少的一项技能。

  书中的中文版序言的名字叫“搭一座通向西方哲学的桥”,序言中有段话是:西方哲学的概念与方法非常适合于逻辑分析。西方哲学非常有利于把容易被忽视的概念差异区分出来,并极其关心或专注于将论证的涵义探究到底。这段话形象的道出了西方哲学的特点。书中给出了大量的案例,而这也是一个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不管你是发号施令的管理者,还是服从命令的执行者,你都应该学会洞察每一个命令的微小细节,这会直接影响到你的工作效果。我经常听一些公司的高管下达一些“大而空”的指令,给了下级一个宽泛的执行尺度。这样的指令在层层传递的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不同人的主观意识,结果如果能让你非常满意,原因只有一个:你应该辞职了。

  当然,我们也不能陷入到西方哲学的困境中去。如序言所说:最坏的是,西方哲学太过于关注概念间的细微差别,而忘却了这些概念要用于阐明真实世界。有时,研究西方哲学感觉就像是在透过显微镜观察,而你真正想做的却是观看整个人类发展的全景。就如今天创业环境下我们提出来的“重度垂直细分市场”,而这个细分程度对于每一个公司都有不同的衡量标准,但是始终不能忘记重度垂直细分市场的根本目的是什么,防止让自己陷入概念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书中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栏目叫“左右互搏参考工具”。通过不同小节之间的一定联系,引发我们的深入思考。我感觉这是极有意义的。我之前读书有个习惯:会把不同书或者同一本书不同章节的有一定联系的概念拿出来,放到一起对比和深究。这也养成了我多年的深度思考习惯。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起前一段时间在微信里传得很火的一篇文章:深度思考比勤奋更重要。提到深度思考,我又不得不提起德鲁克先生在《卓有成就的管理者》中提到的有效性了。我个人认为:深度思考→有效性→成果,勤奋→效率→结果。当然这并不绝对。成果和结果所产生的价值大小也不用我多说了吧。所以我们可以借此机会,跟随书中的伟人,从多个角度,对多个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培养出我们深度思考的好习惯,受益终生。

  朱利安·巴吉尼回答《好用的哲学》这本书对国人为何具有吸引力时说:“这个问题有多种答案。最简单的回答是:无论要将什么事情做到极致,都要尽可能地掌握更多不同的工具和技巧。”从多个角度去看问题,对创业者来说尤为重要。我并不认为想到一个点子立即执行就可以升天这样的论调。我们应该给自己创造更多的选择。不管是从众多创意中挑选一个,还是选择从多个角度去看问题。都能让你在前进的路上创造出更多爬起来的机会。彼得·德鲁克先生说:量优而选。这个前提是有选择。而这个选择的过程不仅仅是选择一个优秀的点子,它还是一个优势融合的过程。这无疑给我们干成一件事增加了不少胜算。

  对于我这样一个哲学迷来说,有太多话想说,太多问题想跟大家讨论。我认为这个时代的中国最需要哲普,就像中国的企业需要一些像德鲁克先生笔下的管理者一样,需要像《好用的哲学》这样能给我们带来点真正改变而且易于接受的书籍,让我们在世俗化的生活和浮躁的商业环境中沉淀下来,静下心来去思考一下,去和自己的内心辩论一下,而不是无理取闹。与《好用的哲学》这本书的邂逅无疑是一种莫大的幸运。这也许是我们除了和那些哲学家泡在一起之外能最快了解西方哲学并引发我们深度思考的最佳途径了。

  延伸阅读

  哲学是训练思维清晰度的一种工具

  [英]朱利安·巴吉尼

  哲学看似毫不关心现实世界,但我却不这么认为。在日常生活或实践的意义上,哲学是训练思维清晰度的一种工具,而这在任何领域都至关重要,包括科技和商业。我们或许可以永远不去考虑经济增长的目的是为了个人抑或社会,但哲学却要追问我们所行之事的目的和价值,避免我们执着于那些毫无目的或目标错误的事情。

  但学习哲学并不能保证获得此种智慧。如同所有的工具一样,思维方式的工具可以用于许多不同或善或恶的目的。我们能够看到,无论过去或现在,最优秀的哲学家不仅能极尽专注且富有技巧地运用哲学工具,并且同样关切它们用于何处。

  孔庆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