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民生乃执政之本

  • 来源:中国经济报告
  • 关键字:木桶原理,改革开放,经济
  • 发布时间:2016-05-16 16:51

  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启动改革开放迄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国经济连续30多年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GDP总量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2位,2015年已达到676708亿元人民币;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基于购买力平价(PPP)所作的计算,中国2014年的GDP达17.6万亿美元,已然超过美国的17.4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由此观之,世人称羡“中国经济奇迹”,实非过誉。

  与此同时,中国既往发展模式又明显存在“不协调、不均衡、不可持续”的缺陷,突出表现在民生社会事业这个“短板”上。在社会急剧转型期,中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行业之间出现了十分突出的发展不平衡现象。而大量社会调查显示,中国民众这些年最关切的前几位问题几乎都是民生问题,如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住房、就业以及通货膨胀等。一方面,腐败难治、权力寻租、公正缺失、法治不彰、强拆不断;另一方面,贫富悬殊、民生维艰、“压力山大”、环境恶化,义务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且配置不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且分配不公,社会保障水平偏低且覆盖有限,绝对贫困人口居高不下……这一切,都将使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中国改革大业也因利益分化导致的社会失衡而处于蹭蹬不前的状态。

  近年来,虽然中国城乡、区域、行业之间及居民内部发展差距拉大的势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止,2015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也降为0.462,创下自2003年以来的最低值,但是,由于长期历史欠账的积累,相较经济发展而言,中国社会民生事业之“板”依然偏短,尚需大力弥补。

  按照“木桶原理”,如果我们不能从认识上、从战略上、从法律上、从政策上、从行动上发力,尽快将民生社会事业这个短板补齐,那么,中国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言真正实现。

  不唯如此,民生乃国之根本、政之基石,厚植民生,方可夯实国之基石。民厚则政通,基固则国安,强基固本,方可国泰政久。作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中国共产党更应将厚植民生作为其巨大的源源不断的权力合法性资源。这就要求为政者明察民心,勤求民瘼。

  作为人类共同体成员的中国公民,其“中国梦”与全人类的美好梦想是相通的。中国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当然,作为“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中的一份子,中国人自然也期盼更加丰富、充实而自由的精神生活。

  当下,中国公民正行进在追求美好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征途中,这种美好追求依然要靠持续不断的改革开放才能实现。如果说“帕累托最优”只是市场化改革中一种很难实现的理想化状态的话,那么,中国今后的现实改革也许真的需要更多采取“卡尔多改进”的方式——可以用总的改革收益,补偿一部分可能在改革中受损的群体。当然,这个前提是必须在中国社会矗立起公正的法治准则。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