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粤北山区县的生态治城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南雄,珠三角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5-17 15:19
南雄,广东最北的县级市,珠三角地区的“偏远山区”。
南雄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市,素有“黄烟之乡”、“银杏之乡”等美誉,但这些并没有为南雄经济带来质变,南雄曾寄望于工业,打造“化工工业基地”,但这一理念却难被百姓认同。如何加快南雄发展,是历届地方主政官员的重要任务。
2010年5月6日,经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认定,南雄正式成为中央苏区县,地方执政官员清楚地意识到,“打好苏区牌,走生态发展之路”是南雄未来发展的方向。近两年,国家、广东省等多个规划与政策都对南雄的区域功能进行了明确定位,即“打造生态旅游县”,毫无疑问,南雄市旅游业将迎来新的黄金发展时期。
2015年,南雄市在全国、全省项目PK大擂台上捧回四块金光闪闪的“金字招牌”: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项目、创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市)。
“旅游是朝阳产业,也是南雄发展的潜力。”南雄市市长王碧安说。
遭遇尴尬的化工基地
南雄,地处广东省东北部,大庾岭南麓,毗邻江西赣南地区,自古是岭南通往中原的要道,是粤赣边境的商品集散地。民国时为南雄县,1996年撤县设市,成为现在的南雄市。
南雄距广东省会城市广州约400公里车程,是粤北地区典型山区县。改革开放初期,因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等诸多客观因素,加上南雄地处广东欠发达地区,国家扶持中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南雄享受不到,而广东省又难以顾及该市,南雄尽管拥有着“中国黄烟之乡”、“银杏之乡”等美誉,但经济非常落后,也是广东省集老、边、穷、山于一身的典型山区贫困县。近些年来,随着高速公路的直通,经济、政治形势的转变,南雄历届地方主政官员也开始积极主动“谋出路”。
南雄有史以来便是一个农业县,除了种植水稻、黄豆等农作物之外,最主要特产便是黄烟。据南雄官方数据显示,1984年至1994年,累计烟叶总产21万吨,年均产2.1万吨,为广东省年均产量的50%左右。10年平均收购烟叶15600吨,为全省年均收购量的60%左右。烟叶产量和收购量均居全省之首。全国烟草种植面积达20万亩以上的县市只有6个,南雄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见南雄黄烟在全省举足轻重,在全国名列前茅,黄烟也是南雄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但随着各地经济环境的改变,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南雄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越来越大。
地方官员深刻地意识到,要改变南雄落后现状,带动经济腾飞,农业是基本,商业才是关键。
2008年,广东省委、省政府颁布了《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俗称“双转移”,明确指出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改善发展环境、破解发展难题、实现新一轮大发展的重要举措,要求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扩大招商引资和加快产业建设步伐,实现产业转移聚集发展。在此大背景下,南雄市挂牌成立了“广东南雄精细化工基地”,以此为平台,面向珠三角地区铝合金化工企业进行专业化招商。
南雄市委市政府通过“以商引商”的路子,与广东金泰源投资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共同开发精细化基地。据了解,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由珠三角多家专门从事工业园区开发和招商引资的公司组成,专门服务于南雄精细化工基地。广东南雄精细化工基地规划总面积10500亩,2008年下半年动土,一期3880亩,二期5000亩,原计划整个基地在2013年基本建成,吸引落户企业200家,产值预计达250亿元,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精细化工基地。
然而,4月5日,《小康》记者在南雄调研时发现,园区并没有如当初宣称的那样繁荣,也难觅几家知名企业,能为当地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因有关部门婉拒了记者的采访,无从考证。
事实上,整个园区也没有如期完成规划,南雄市委宣传部给《小康》记者提供的材料显示,至2015年12月底,入园103家企业中,试投产企业85家,规上企业达到65家。“园区二期正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速度”。
南雄精细化工基地的建立,是南雄近二十年来经济建设方面最大的一项举动。但《小康》记者采访时,大多数受访百姓表示,除了当时征收土地之时他们获得了一定数量的征地款外,他们没有得到任何直接利益,同时还有“化工污染”的担忧。同时,他们表示,“许多企业都用院子圈了块巨大的地。”
《小康》记者曾与前后两任市委主要官员谈及“化工园如何治污”问题,都未能得到正面回应。
“珠三角被淘汰了的低效企业,集中拉到南雄来。”事实上,在当地老百姓看来,南雄精细化工基地的建立不仅没有达到最初目标,而且弊大于利,办企业只是老板们来圈地的借口。
生态旅游迎来黄金发展期
时下,“金山银山不如一片青山”是各地发展生态经济的主旋律,而作为山区县的南雄,在发展生态经济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地方官员也应该深刻认识到,化工集中化并非能带动南雄经济腾飞的唯一出路。
南雄市林地面积2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4.2%,是一座天然氧吧。现有各类景点489处,包括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国家AAAA级景点1处,国家AAA级景点1处,国家湿地公园1处,省级地质公园1处,省级森林公园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红色旅游示范基地1处,中华文化传承基地1处。
其中,“十二五”期间,珠玑古巷·梅关古道景区晋升为国家AAAA级景区,广东省帽子峰森林公园晋升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南粤雄关与古道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雄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国特色竹乡”、中国银杏之乡、广东省“林业生态县”。近年来,南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围绕把南雄建成“省级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优选地”的工作目标,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龙头来抓,把南雄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城市。
随着南雄市旅游宣传的力度加大,前来南雄旅游的人次数越来越大。每一个大小假期,南雄接待的游客几乎可以用“人满为患”来形容。《小康》记者曾多次在旅游胜地珠玑古巷看到,偌大的停车场旅游大巴、小车停得水泄不通,而私家车更是在马路上排起了长龙。
当地老百姓告诉《小康》记者,近些年来,南雄旅游市场逐渐火爆,不但带动了当地饮食住宿业,也为附近的居民提供了销售土特产的机会。“腊肉、腊肠、腊鸭、银杏果等土特产都是珠三角游客喜欢购买的首选,销售者们每一个小长假都有数千元的收入。”
2015年1月15日,南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的方案(试行)》的通知,南雄市依托其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各类农业生产基地,积极引导和扶持当地农民利用姓氏文化、田园景观、村居民舍、饮食文化及其民俗文化等资源建设“农家乐”。同时,该市按照《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实施农家乐星级评定,还专门设计了南雄旅游农家乐LOGO标志,完善了旅游农家乐标识体系,并专门出台政策,由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扶持一批有特色村、点农家乐,带动了一大批群众创业致富,推动了该市乡村旅游业发展步伐。一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该市目前有农家乐经营户总数150多个,农家乐直接从业人数1700人,现有农家乐经营房屋面积8万余平方米,拥有餐位数5000余个,床位数3000多个,整体农家乐投资规模达7316万元。珠玑镇三佳村农业休闲生态园、乌径镇聚贤农庄还荣获“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荣誉称号。
一家旅店的老板告诉《小康》记者,平时住宿一个晚上只需七八十元,而在长假期间,因为住房紧张,可以达到两三百元一天,而在珠玑镇另一个新开的度假酒店老板则表示,春节期间,房价达到560元一天,直逼四星级酒店价格。
南雄市市长王碧安说,2015年,南雄接待游客337万人次,增长21.7%;旅游总收入23.7亿元,增长24.7%,五年年均分别增长25.3%和27.8%。两岸花博园、邓坊泉水谷漂流等旅游重点项目建成开业,珠玑、坪田、帽子峰景区停车场及珠玑游客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形成了珠玑·梅岭文化、主田生态休闲和帽子峰-坪田生态体验旅游片区。南雄还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电子商务新型业态得到发展,被列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获得扶持资金2000万元,电子商务创业园投入使用,建成镇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点)13个。
《南雄市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称,“十二五”期间的前四年,南雄市累计接待旅游800万人次,人均旅游消费约为695元,实现旅游收入56.6亿元,其中接待海外游客人数59,412人次。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7.3%与27.7%,旅游收入的增幅略高于旅游人次的增幅,显示“十二五”期间该市人均旅游消费在逐年增高。
预计整个“十二五”期间,南雄市旅游接待人次将达到1100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将达到76亿元,实现旅游就业约3500余人。
旅游产业的发展困惑
对南雄市来说,旅游业迎来新的黄金发展时期,国家、广东省等多个规划与政策都对南雄市的区域功能进行了明确界定。《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将南雄全市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的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指出,粤北南岭山区是保障全省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并进一步指出这一区域是“全省重要的生态旅游示范区,(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广东省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中明确指出要“重点开发大南岭、大珠玑,建设全省旅游观光高地、生态发展主体功能旅游区、自驾车旅游示范基地。”《广东省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发展规划(2013-2020)》明确指出要打造“重点发展南雄市珠玑村等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休闲度假产品,重点发展南雄市珠玑村等南岭山脉山村森林生态旅游产品”……
2015年,南雄市在全国、全省项目PK大擂台上捧回四块金光闪闪的“金字招牌”: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项目、创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市)。
“旅游是朝阳产业,也是南雄发展的潜力。”王碧安说,作为一个山区县级市,能在一年内成功竞得国家和省级4个示范项目实属不易,作为粤北山区县,也是我国红色革命老区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2015年通过的《广东省贯彻落实〈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对纳入《振兴发展规划》范围的13个县市区,从2015年起,每年每县安排专项补助资金1000万(共1.3亿)并纳入年度预算安排”。这意味着,南雄在打造旅游产业上将得到来自上层政府1.3亿的扶持资金。
不可否认,无论是当地政府还是老百姓,都一致认为,“当前是南雄发展最好的时机。”
珠玑古巷是南雄市最具代表性的旅游资源,多年以来,南雄在旅游发展中也着力打造“大珠玑”的旅游品牌形象,并产生了良好的品牌效应。但值得注意的是,“大珠玑”所承载的文化价值远无法涵盖南雄市旅游资源的丰富多样性,如恐龙遗址遗迹、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村落文化等,反而易形成单一品牌效应和对其他旅游形象的遮蔽效应,使得游客对南雄市的认知停留在“文化观光”的单一形象认知层面,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多元旅游价值。
《小康》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外来游客到达南雄,都是直奔珠玑古巷而来,“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没能留住游客,能带动的经济发展非常有限,资源调查与资料梳理显示,除珠玑古巷与梅关古道之外,南雄市并没有对现有旅游资源进行很好的整合与融合,因而资源的吸引力单一,没有形成多元化吸引力与竞争力,旅游产品整合度不高且以观光为主,季节性过强,市场吸引力不足。
每年秋天异常火爆的“黄金银杏”,诸多游客反映“人头多过树头”也从侧面反映这种季节性特别强的旅游产品更需要科学引导,交通方面的困难则体现了南雄市大部分景区(点)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配套设施较差,使得部分景区无法很好地满足接待需求。
“探索由‘观光地’向‘度假地’的转型”是南雄未来的发展方向。要把旅游打造为南雄的拳头经济,不但需付出巨大努力,还考量着地方主政官员的智慧。
文|《小康》记者 刘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