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机器人的全球攻略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无人机,机器人
  • 发布时间:2016-05-27 14:29

  近日,由美国《机器人商业评论》评选出的2016年度RBR50名单(全球最具影响力50家机器人公司)终于浮出水面,最终结果覆盖了日本、美国等11个国家。令人喜出望外的是,有3家中国企业榜上有名,分别列于第12、18、38名,改写了中国机器人企业“不入流”这一历史。

  大疆无人机:会飞的机器人

  本次进入2016年度RBR50名单的中国企业中排名最靠前的大疆创新科技公司专注于移动机器——无人机。为何制造无人机的企业可以入围机器人制造评选?援引北京臻迪科技有限公司CEO郑卫锋的话就是,如今无人机正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其实就是飞行机器人。

  大疆创新的无人机被应用于影视航拍、农业、环境保护、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保险公司可利用该公司产品从空中评估报赔损失。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缅因州的一名消防队长曾使用他自己的大疆幻影3型无人机,为一个困在滚滚河流中的男孩提供救生衣。在坦桑尼亚,该公司生产的无人机被用于保护作物免受大象侵扰。在过去三年里,来自深圳的大疆创新生产的无人机占据了国内民用无人机70%以上的市场。

  去年5月,这家2006年诞生于香港科技大学实验室的企业以其特有优势,获得了美国风险投资公司Accel的7500万美元注资。大疆创新董事长李泽湘表示,“在四五年前,如果你去一家工厂跟老板谈机器人,你可能会被请出来;而现在,你再去那里,并且你已经是一名机器人专家,你会受到热烈欢迎。”

  为了储备更多优秀人才作为企业运营支撑,去年,由大疆集团花费两年时间摸索、构思而成的RoboMasters2015全国大学生机器人比赛终于落地深圳大学元平体育馆。据悉,该赛事前后耗资共5000万元。大疆表示,通过支持全国性的大学生机器人比赛,在提升学生技能水平的同时,发现人才,公司的重要使命就是要从无人机热潮到未来机器人时代抓住机会并储备人才。“在中国,创新在议事日程上是紧迫的,但保障创新的体制和法律程序还不完备,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在走出去以后往往会有更多创新的原因。”李泽湘说。

  大疆创始人汪滔认为,当今社会不缺演艺明星和体育明星,但很遗憾,在科技和发明创造领域,却还没有因做事靠谱而成为明星的人。打开电视,观众找不到一个能让工程师、发明家成为明星的竞技运动或智力节目。“我们渴望有更多的发明家涌现,在创业创新的新常态下,必定会是江山代有才人出。”正是这样的念头,催生了RoboMasters大赛。“此类赛事不但能塑造姚明、刘翔这样的全民偶像,更能产生乔布斯这样受人尊敬的发明家和企业家。”

  新松:侧重民用,走向世界

  从1982年的《银翼杀手》到家喻户晓的《变形金刚》,再到只要看片名就知道电影内容的《我,机器人》,好莱坞大片让国人对机器人有了初步了解,却也让这一认识局限在了机器人大多应用于战争的片面理解。而同为本次上榜RBR50名单的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则用事实说话:侧重民用,天地更广阔。

  据悉,该公司隶属中国科学院,致力于数字化智能高端装备制造,公司以近400亿的市值成为沈阳最大的企业之一,并拥有1600余人的研发创新团队。目前,该公司机器人产品线涵盖工业机器人、洁净(真空)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及智能服务机器人五大系列80余种机器人产品。其中,智能服务机器人为人形机器人,而工业、洁净以及并联机器人多为机器人手臂。

  新松机器人销售地域广泛。对国内,新松与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多次在船舶喷涂机器人方面合作;洁净机器人是国内重要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打破了该领域被日本、韩国、欧美国家等发达国家垄断的局面。

  对国外,公司2/3以上的客户为外资企业,产品成功出口到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全方位满足工业、交通、能源、民生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对以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高端智能装备的需求,并与施耐德、西门子等国际知名企业合作搭建智能制造平台。该公司移动机器人产品被美国通用等众多国际企业列为采购目标。

  在处于建设状态中的杭州高端装备园和沈阳智慧园中,新松公司更是计划采用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制造模式,预计投产后首期产能将达到5000台/每年,后续产能可达到15000台/每年。

  从该公司的盈利上也可看出机器人市场需求稳中有升。公司财报数据显示,2015年,新松机器人实现营业收入16.85亿元,同比增长10.62%;实现净利润3.95亿元,同比增长21.23%。于4月底刚刚公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报告称,新松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3.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加15.4%。截至第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65.8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度末增长0.17%。

  面对新一轮竞争,新松表示现已实施“四轮驱动”战略,从内涵式增长转向“内生+外延”式发展,在产业链的纵向布局和并购重组的横向扩张两方面同时发力。同时,企业着力构建“2+N+M”模式,将在全国设立若干家区域性公司,下面再建立不同的子公司,从而完善网络化市场服务格局。

  格力:转航机器人智能领域

  空调、冰箱、热水器……“玩腻”了家用电器的董明珠开始瞄准机器人市场。在去年8月举行的首届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格力造”机器人首次亮相。

  6台机器人或与人对弈,或随歌起舞,董明珠还上台亲自与机器人下棋,机器人的智能程度令在场观众为其竖起大拇指。据工作人员介绍,本次展出的机器人是去年1月研发成功的,由于产能有限,目前只供应格力内部,暂未对外销售,未来格力的机器人也会走出去。

  其实早在2003年,格力电器就引入了自动化思想,对生产车间进行系列机器换人改造。2012年,格力正式启动“自主研发机器人”战略,决定以“3至5年实现无人车间”为目标,走“重点突破,分期实施”的自动化道路。随后,自动化办公室、自动化技术研究院、自动化设备制造部、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等部门相继成立。

  2015年,集团将原来的智能装备制造事业部独立出来,成立了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并提出将工业机器人和高档数控机床作为该公司未来的两大研究领域来规划布局。同年8月,格力在武汉成立首个智能装备产业园。近日,广东省经信委公布了广东首批15家机器人骨干企业名单,格力电器旗下的全资子公司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大势所趋,在工业4.0时代,工厂自动化和无人化生产对制造业发展已然产生势不可当的影响。董明珠坦言,“我们用了两年多时间坚持自主创新,自己制造机器人”。“格力未来的发展就是机器人生产,用自动化设备生产自动化设备。”

  然而,说起格力转航机器人智能领域的原因,却隐含着些许无奈。“我们很早就开始对生产线进行自动化改造,但在改造过程中发现,大部分的自动化生产设备的核心技术其实还是在国外,我们只能从国外进口,定价权掌握在别人手里,成本非常高,所以就开始尝试自己研发。”董明珠如是说。

  除空调、电机之外,智能装备已成为格力第三大业务方向。公开资料显示,到2015年年底,格力已累计投入近100亿元,销售额6.2亿元。由此不难看出格力上下对投身机器人和智能领域的决心。

  董明珠曾明确表态,公司将把格力机器人做成极品。“比起人工,自动化设备能使产品质量更有保障,毕竟人为因素可能出现偏差。”据悉,目前格力展出的这些设备已全部应用到生产线。

  文|《小康·财智》记者 袁帅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