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怎么又涨了!

  • 来源:金融理财
  • 关键字:房价,股市,楼市,开发商
  • 发布时间:2016-06-07 10:28

  貌似股市和楼市就是一对“冤家”,有一方处于弱势了,另一方就开始“兴风作浪”了。这不,在股市跌跌不休的同时,楼市又开始步步高升了。但是,不管如何,关于投资这件事,还是要小心谨慎为好,千万不要被市场吓着,盲目为之!

  新年一过,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犹如被打了兴奋剂一般,进入高烧模式。裹被子彻夜排号,开发商及房主坐地涨价,日光盘、地王等现象屡见不鲜。看来沉寂了一段时间的楼市又开始“摩拳擦掌”,意欲杀回“硝烟弥漫”的市场。

  涨势袭人

  满打满算也就两个月的时间,中间也就隔了一个新年假期,相中的楼盘就已经涨势逼人了!这下,在深圳工作的小吴真的坐不住了。

  春节前看了多个项目,但还是中意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的“锦缘里”项目,当时还签订了合同,预付了订金10万元。然而短短的春节假期过后,当小吴去补交首付款时,却被项目人员告知,总购房款需在原来493万元的基础上增加30万元。

  30万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了。本来攒够房钱就已经很拮据了,现在开发商却突然坐地起价,小吴确实有点气恼了!于是,小吴也不得不选择退房,然而却被告知不退订金。虽然非常恼怒,但是又能怎样呢?谁让你年前没有瞅准时机买下呢?

  在深圳楼市疯狂上涨的同时,上海这个城市也不甘示弱,频频出击。就在2月28日,上海市宝山区房地产交易中心由于人流量过大,不得不实施非常时期交易限流措施,所有人员要在中心一楼大门外等候,逐批放行人员进入大楼办理业务。

  另外,纵观过去,在上海这个繁华的都市里,千万级豪宅,几百套住宅一日售罄的情况实难发生,非常鲜见。然而,2月22日瑞安房地产有限公司宣布21日推出的位于虹桥的瑞虹新城第六期开盘当日便售罄,认购物业销售总额达到约人民币36亿元,合计352套住宅单元,平均售价约为每平方米80000元。同时,还有一套初期挂牌430万元的老公房,在一天内,连续三次跳价,450万、490万、500万,这是有多疯狂啊!

  深圳和上海都已进入疯癫模式,那么“大帝都”北京又怎么会波澜不惊、坐视不乱呢?据悉,北京有一套二手房,两天便涨了20万?相当于一天涨10万?一位普通的民众,一年能够攒够10万就已经非常不错了,一天10万?这不是开玩笑吗?暂且不论市场情况了,北京一些不动产登记中心,也已经火爆到不行。2月26日,通州不动产登记中心和朝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大厅里,比肩继踵地挤满了人。

  据悉,朝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从每天8点40分开始现场放号,但是每到6点的时候,他们门口就排起了长队,这种情况从春节前后就已经开始了。目前朝阳区过户全部采用网上预约、现场办理的方式。

  由于现在成交量很大,过户的人比较多,因此预约号还是比较困难。目前在交易中心办理过户的市民,九成以上是年前,甚至是去年底就签订了买卖合同的。经过定金、首付款支付、上家核税、下家查限购以及银行贷款审批等环节,走完这些程序往往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

  为什么北京的不动产登记中心如此火爆呢?据了解,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就是新政刺激下二手房交易市场的火爆,而其中学区房的交易又占了很大一部分。另外,由于去年供暖补贴新政的出台,很多夫妻选择变更登记不动产证书以符合新的报销条件。

  此外,二手房交易往往涉及抵押贷款等业务,一般市民家庭难以一下拿出上百万元的现金,相关的抵押贷款业务就不可避免。如果家庭需要以旧换新,一买一卖,涉及两个家庭,光办理相关的登记手续就需要4次。目前,抵押相关的不动产登记业务已经超过了30%。

  “杠杆楼市”

  最新数据显示,在众多飞涨的一线城市中,涨幅最高的是深圳,达到52.7%,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出现指数同比上涨超过50%的城市。另外,从同比看,城市间分化现象更为明显。一线城市的房价同比平均涨幅远高于二、三线城市,三线城市房价同比平均仍在下降。

  在“330新政”为代表的楼市刺激新政下,一线城市是如何走出与二、三线城市截然相反的行情,同时同为一线城市,深圳为何能够“独领风骚”,领先北、上、广呢?对此,有调查称,深圳楼市迅猛发展得益于深圳放开信贷,其在2015年的住房贷款突破6000亿元。以全国百分之一的人口,占据了约5%的住房贷款额度,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杠杆楼市”。

  正常市场投资客的比例应介于10%至15%之间,而深圳楼市投资客比例已超过25%,。另外,去年深圳买房者中换房或改善置业占了近三分之二,他们大都用已有住房进行二次抵押贷款,从银行套钱出来再投资,许多家庭不惜多方借贷投资买房。

  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深圳人加入众筹买房、联合炒房的队伍。众筹买房即几个朋友凑首付,备好两年月供,房价上涨到某个点时抛出,获利分成。联合炒房的极端是“包楼”,即与开发商协商承包整栋楼,自己慢慢卖。

  目前,“杠杆楼市”正在向上海蔓延。本身公积金贷款、商业贷款首付的下降,已经拉高了买房的杠杆。一些原本用于股市的名词,现在也开始迅速向房地产领域蔓延。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上海不少中介公司和开发商便与有牌照的金融机构推出金融衍生品,向购房者推出首付短期垫付等金融产品,而上海链家近日的“金融危机”也与这些金融产品有关。

  多重因素的推动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开始“风平浪静”的一线城市的房价,又开始 “肆无忌惮”了呢?

  易居智库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房价暴涨的原因一方面是受持续宽松的购房政策影响,各类购房者能以更低的门槛进入购房市场,市场交易活跃容易推动房价上涨。另一方面,一线城市供求关系仍然紧张,在库存规模不足的背景下,一、二手房价格都呈现了快速飙升的态势。

  除此之外,契税、营业税减免等新政,也不可避免地在心理层面影响了供需结构最紧张的一线楼市;同时,中介、开发商、舆论的配合,也再次成为房价上涨的推手,使购房者再次陷入恐慌性购房的状态中。

  其实,从目前最疯狂的深圳房地产市场看,其开发商们坐地起价的情况,并不鲜见。例如,在2015年6月,备案价每平方米仅为17万元的深圳市中洲华府第三期项目公寓,开盘价涨至37.6万元。对此,深圳市土规委随即对该项目开发商进行约谈。随后,该项目备案单价再次变更为176531元,单价直降20万元。

  有些中介为了一己私利,也在不断造势,期望从中得到几多好处。一位中介朋友介绍道:“在一线城市把一套房炒高20%到30%很正常。今天一套房提价20%,你觉得价格偏高不正常,但明天10套提价,短时间内所有房子都提价后价格就正常了。”因为,作为一名中介,他们能够得到的中介费并不多,为了提升自己的工资,就只能通过炒高房价后,提高佣金收入。这样一来二去,购房者看到房价在不断上涨,心里便开始恐慌,于是购房便变得更为积极,市场也就火爆了。

  此外,舆论的影响也不可小觑。有一些媒体在报道个别房地产市场事件时,也许没有过多用意,但同样造成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购房者的心态都是买涨不买跌。他们一旦陷入恐慌状态,市场也就难以把控了。

  因此,还是那句老话:楼市也有风险,购房也需谨慎。虽然它不会像股市那样让你一夜成为穷光蛋,但是怀着一颗不安之心,盲目地购置一座房,也会增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文/本刊记者 邵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