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纪检”蒋和坪:不怕被“记住”的一根筋

  • 来源:廉政瞭望
  • 关键字:蒋和坪,四川
  • 发布时间:2016-06-24 11:39

  身形不高,其貌不扬,只是正面对视时,隐约可见其右脸颊上有一块指印大小的印记,这就是四川剑阁县纪委机关党委书记蒋和坪。他说,小时候一位邻居跟他开玩笑说,“你千万不能做坏事,因为你脸上有个印子,走到哪别人都能记住你。”

  坚守纪检战线20年,蒋和坪不求让人记住,也不怕被人“记住”。

  做“老实人”,问心无愧

  蒋和坪1962年出生,18岁高中毕业后到剑阁县正兴乡郭沟村当了村会计,于是这个老家在遂宁的小伙子被人记住了。那时他头戴一顶草帽,脚穿一双回力鞋,身上背着一把大算盘,爬山下地,给每家每户算工分。蒋和坪说,自从那时起,自己穿运动鞋的习惯就至今没变过,“因为要随时准备下乡查案,穿这个最方便。”

  1995年,蒋和坪开始走上纪检战线。他到正兴乡担任纪委书记的头一年,就查处了3起党员干部的违纪案件。

  4年后,蒋和坪被调到剑阁县纪委工作。当时,蒋和坪的月收入是240元。他一人工作,要供养一家人。在县城没有住房,便在小女儿学校附近搭了一个偏棚暂时居住,由家里人做点小食生意补贴家用。

  到了2007年,蒋和坪才用自己多年的积蓄,买了一套经济适用房,一家人才有了安稳的居住之地。

  那时,蒋和坪开始担任县监察局副局长,分管案件审理室工作。身为案件出口的“把关人”,每个案件都要从蒋和坪这里严格过“安检”,证据不够充分的、不足以定性的,一律要返工再彻查。认真审查每一组证据材料,精准比对相应的党政纪法规,要求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程序合法。相比于一线调查,这项任务要求更高的业务素质。

  仔细与严谨,是蒋和坪对自己也是对下属的要求。在他这样一本“活字典”的指导下,剑阁县纪委也练出了一支更加精干的队伍,办案质量在广元市名列前茅。

  但无论生活上还是工作上的压力,蒋和坪从不带到同事面前。当时蒋和坪在调查案件过程中,曾有个别被调查者放出“我记住你了”的狠话。但在他看来,要当好纪检干部,就不怕被人“记住”。

  做事严肃,性格乐观,有时还有点小幽默,这是他给身边人的印象。他和同事闲聊的时候,还常常讲讲以前在做农村工作时的一些趣事,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尽管如今的日子也不富裕,蒋和坪也乐于平淡,但他也不喜欢闲着。每逢周末,他喜欢骑着那辆老自行车到城郊乡野转悠一圈,觉得既放松心情,又锻炼身体。

  从一名普通的纪检干部到纪检监察室主任,再到监察局副局长,只要是工作上的事,蒋和坪当仁不让。此前几任县纪委书记都曾找蒋和坪谈过话,让他“对组织有什么要求,可以提出来”,他却从未提过。2014年10月,他主动提出不担任副局长,改任机关党委书记,他认为应该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

  顾不上自己,也要把案子查了

  蒋和坪把自己的“宝贝”收集在一个文件夹里。里面有他从参加工作以来各种被评为先进的荣誉证书,但更多的是从报刊杂志上收集的剪报,有纪检工作专业知识为他提供参考,也有党员干部操守信仰作为他的“心灵鸡汤”。

  除了这些,最让蒋和坪视若珍宝的,是2002年的一份《剑门报》,那天的报纸公布了当年高考全县金榜题名的考生名单。时隔多年,蒋和坪依然能从数百个人名中一眼找到自己大女儿的名字。

  在蒋和坪看来,女儿没有让他失望,但自己却亏欠女儿。他听说很多家长在孩子高考前专门搬到学校附近陪读,而他既做不到这样的陪伴,在考试当天也没有到考场外给女儿加油打气,甚至连考完之后填报志愿的事也放在一边。

  那段时间,他带队调查禾丰乡元丰村的一个案件,从初核到结案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与农民同吃同住,连回家都顾不上,更别说陪伴女儿渡过这段关键时期。

  尽管有些遗憾,但只要是工作上的安排,蒋和坪从未有过怨言。“在外出差,哪怕是住20块钱的小旅馆,他也不在意。”何改普自2006年9月到剑阁县纪委当驾驶员,有多次和蒋和坪一起出任务的经历。

  2000年8月中旬,正值酷暑,剑阁县纪委领导安排蒋和坪与普安镇纪委一道查处城东村主要领导干部工作失职违纪案。该村地处城郊,人口流动大,调查取证难。

  蒋和坪连续几天早出晚归,顶着烈日奔波于大街小巷,深入群众调查取证、核实情况。他说,到了第三天中午下班,自己好像中暑一样,晃晃悠悠回到单身寝室休息,后来才知道自己回去后就晕倒了。

  与他同行调查的干部发现他没有按时到达预约地点,便将情况报告给了县纪委办公室,人们从他寝室的窗户上往里看,才发现他躺在床上,脸色苍白,便赶紧撬开门锁,把他背到县医院抢救,直到第二天凌晨才清醒过来。

  医院诊断他为营养不良、用脑过度、积劳成疾,要求他休息两周,但他坚决不肯,从成都查病回来的第二天,又投入了该案的调查。蒋和坪对身边的办案人员说,这件案子案情复杂,不可耽误查处时机,否则真正的违纪者就会逃避查处,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后来,此案经充分的证据证实了该村干部收受贿赂、虚报款项等违纪事实,有关责任人分别受到了相应的处分,村民们一片叫好声。

  犯过错的干部,他照样关心

  蒋和坪是个孝子,这在委局里已得到了公认。去年他送走了94岁高龄的瘫痪母亲,在这之前,每天从七楼背上背下的力气活,蒋和坪从不含糊。

  后来母亲决定回农村老家,准备好“落叶归根”,蒋和坪每到周五下班就赶紧回家,周一依然按时上班,从未迟到过。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又怎么会真心地为群众做一些事情?”剑阁县纪委副书记李锦钟说,蒋和坪干的是纪检工作,同时也在做群众工作。

  2008年地震之后,剑阁县纪委接到渡口社区群众集体上访,反映该社区救灾物资发放不到位的问题。蒋和坪带领调查组立即向有关单位咨询相关政策,查证救灾物资下拨情况,结果发现有个别干部不作为,有截留救灾物资不发放的问题。一边查处这些干部,一边督促发放进度,蒋和坪很快将救灾物资发放中的问题落实了。

  在纪律审查中,安抚被审查对象家属的情绪也是纪委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之一。2001年3月,公兴镇原某副镇长由于工作失职,将部分退耕还林补助粮食票据丢失,导致部分实际退耕还林农户未享受到相应政策,最后受到了开除党籍处分。其妻在接受调查时原本情绪激动,拒不配合,但经过蒋和坪的耐心劝解,她逐渐认识到丈夫所犯的错误,还替丈夫交了赔偿款。

  蒋和坪说,这得益于自己曾经做了十几年的基层工作,和群众打交道他最得心应手。

  蒋和坪对这件事的处理方式,也给年轻的同事们上了一课——既要严肃执纪,又要讲求方法。要让受到查处的当事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再进一步,还要让其亲属理解支持纪检工作。

  一些曾经受到处分的干部有没有改正错误,当地的干部作风有没有改善,群众的满意度有没有提升,这些都是蒋和坪做案件教育回访工作考虑的重点。他认为,查处干部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让干部真正转作风,树立廉洁从政思想,这也是他在工作中成就感的来源。

  文_本刊记者 夏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