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斋与拍马术

  • 来源:视野
  • 关键字:庄子闲吹,暴君,拍马术
  • 发布时间:2016-07-18 17:05

  《庄子·人间世》篇名,昔贤多以人间与人世解释之。人间指空间,社会也。人世指时间,时代也。恐怕解释错了。这个间是动词,读去声,介入也。查此篇之内容,前半篇正是教人怎样介人官场斗争,方可远祸得善终的。庄周一肚皮的圆滑,篇中昭然若揭,读了使你吃惊。官场之可怕,他是看透了。纵你不想当官,也不妨听听他的教导,或可资谈助吧。

  先教你怎样侍候暴君。暴君面前,切勿坚持仁义原则,惹得他不高兴,怀疑你是在用你的善良映衬他的丑恶。龙逢比干,夏商两大忠臣,越位施仁义给百姓,触怒桀纣,所以被杀。百姓是他的百姓,要你越位去关怀吗!当然,更不要去纠正暴君的过失了。钳制言论,堵塞诤谏,不听那些詹詹费话,他才活得称心如意。与其冒险去纠正他,还不如回家去闭门心斋。所谓心斋,就是静坐瞑目,排空思想,停止意识,忘掉国事民事,虚寂中生出智慧,正如空房中生出光明——“虚室生白”。心斋了,你就“吉祥止止”了。反之,下班后还操心朝廷大事,思考不已,心灵塞满了,生出昏暗来,非遭凶不可。庄周的心斋,目的在远祸,求自保而已。平息火气,自我消防,乐乐和和,溷迹朝廷,这和儒家说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比较起来,确实藐小。藐小又怎样?庄周声明说,他是“散焉者”,身既不在朝廷,生便不属君王,杀了白杀,舍了白舍,那才枉自为仁义殉葬呢。今蜀人称无官职者为散眼子,或当源于“散焉者”之讹读。由此可见庄周“流毒”之深远矣。

  然后教你怎样陪伴太子。太子面前,猫毛必须顺着抹,切忌螳臂挡车,被他轧死。他无知像婴儿,你也来小儿科。他不摆官架子,你也别敬畏他。他放荡不受管,你也去凑热闹。但是,“就不欲入”,迁就他,可别投靠进去,上了他的贼船;“和不欲出”,亲和他,可别显耀出来,成了他的帮凶。你要做得非常完美,“人于无疵”,不露痕迹。庄周以拍马做比喻,说有个爱马者给马拍虻,殷勤之至,这当然好。奈何这位老兄“拊之不时”,也就是没有拍在点子上,无虻叮咬之时,他也去拍,且猛然一挥掌,狠狠地拍下去。他是爱马恨虻之情太急迫了,反而惊坏了马,被马踢伤,效果不好。今人嘲讽乱拍马者,盖出自此。因《庄子》原文用的是拊字,未用拍字,所以人多不察,乃至数典忘祖,把庄周的发明专利错判给马贩子,说什么马贩子夸马好便拍拍。细心读者应注意到成玄英疏:“拊,拍也。”陪伴太子,小心拍马。你那一腔忠爱之心,亦须留意方法问题。可不慎哉。

  (冬冬摘自中信出版社《庄子闲吹》)

  ◎流沙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