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劳森伯格:新概念、新技术、新材料
- 来源:艺术与设计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劳森伯格,艺术,UCCA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8-12 14:36
“平凡的东西常常会受到忽视,不被注意。大多数艺术家都尝试打动你的心,他们偶然也会打动自己的心。但我发现平凡的东西会更令人满足。”——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终于,要写劳森伯格了。这位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第一个提出了综合绘画并走向波普艺术的开端,第一个来中国办展的西方艺术家,他直接影响了一大批后来成名的中国艺术家,也促进了“85美术新潮”的发展。屈指一算,去年就是劳森伯格来华办展的第三十个年头,也是他诞辰90周年。去年和今年世界各地都在举行劳森伯格的纪念展览:佩斯画廊在香港举行他的首次个展,展出《Slide》《Shiner》《Urban Bourbon》等作品以及ROCI劳森伯格海外文化交流项目的作品呈现;今年泰特现代艺术馆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将合作举办他首个去世后的回顾展,据英国《独立报》报道,这距离上一次艺术家在英国举办大型综合展览已有35年。
还好,我们有尤伦斯,不用奔波就可以看看劳森伯格。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举行的大型展览“劳森伯格在中国”将展出《四分之一英里画作》(The 1/4 Mile or 2 Furlong Piece,1981年—1998年)以及他的一系列拍摄于1982年访问中国期间的彩色照片《〈中国夏宫〉研究》(1983年),展览还以一批罕见的纪录文献与档案来回顾了劳森伯格1985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劳生柏作品国际巡回展”。相较于35年前,这一次重温劳森伯格的作品又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新的灵感与挑战?
1925年出生的劳森伯格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抽象主义兴盛之时将现成品与抽象表现主义的绘画结合起来,创造出个人的独特艺术风格——“综合绘画”,这是一种拼贴技法,将生活上的实物与新闻图片等组成抽象的作品。六十年代初期,他开始把大众图像拼贴成大型丝网版画,中期他得到威尼斯大奖后,就一心投身到与其他艺术家的合作中,其中包括舞蹈家默斯·坎宁汉(Merce Cunningham)、崔莎·布朗(Trisha Brown)、工程师比利·克卢佛(Billy Klüver)、作曲家约翰·凯奇(John Cage)。比较让人印象深刻的有创作于1959年的《峡谷》、《姓名缩写》(1955-1959年)、《驳船》(1963年)等等,在劳森伯格的“加工世界”里,我们看到了生活中的各种物品,正如劳森伯格自己所说的那样:“我很想消除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区别,也不赞成艺术被定义为常人不可及的精英活动。”
始终贯穿劳森伯格艺术创作的观念,是生活与艺术的结合,就像他自己说的:“绘画既关乎艺术,也关乎生活。二者缺一不可。”他一直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他打破绘画、雕塑、工艺的界限,破损的家具、绘制过的边角布料、填充玩具、颜料、照片,还有轮胎、汽车零件等等,都被劳森伯格致密地放在画布之上,这些曾经被认为是雕塑垃圾的作品后来被称为“累积艺术”(additive art)。劳森伯格的艺术不仅仅停留在取材现实生活这个层面上,更深的一层是他对艺术系统的挑战和尝试。80年代,为了吸取更多的生活经验养分和继续想象力的驰骋,劳森伯格来到了中国,开始了一段中国情缘。
要说劳森伯格与中国的情缘,也许就要先谈谈他的“劳森伯格海外文化交流计划”(Rauschenberg Overseas Culture Interchange,简称“ROCI”),这是1976年劳森伯格在华盛顿的国家美术馆举行回顾展期间产生的一个大胆的想法,他在想能不能在世界各地举办展览?于是,这个旨在来推进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文化艺术交流的项目就开始了,从1985年至1991年,ROCI项目的足迹遍布北美、南美以及欧洲、亚洲。
其实早在八十年代初,劳森伯格就来了中国,他曾带领一群人在安徽的造纸厂下订单,又在上海搜集产品作创作素材,还在中国旅行途中拍摄了大量照片。最为轰动的是,1985年他斥资50万美元、动用军用飞机、包下5个展厅,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大型展览。这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我们看了他的展览别提有多么兴奋,他像打开一扇巨大的窗户,原来艺术可以这样玩。”艺术评论家方振宁这么回忆道。劳森伯格的这个展览为当时正值“85新潮”时期的中国艺术界带来强烈的冲击。
《四分之一英里画作》是他在1981年—1998年间的创作,历时17年的创作,“它就像是一本日记,一个已经存在的事物的附属品,所以这件特殊作品的展示形式也就像是将无关联的事物置于关联中。”(劳森伯格语。)这个作品可以说涵盖了劳森伯格创作生涯中几乎全部的重要主题,“混合体”、“纸板箱”、拼贴、摄影等等,作品中硬化的衬衫、由从墙体延伸出的树脂玻璃制角锥体所覆盖的躺椅、独轮手推车、硬纸盒、随意堆叠的书,还有一些相互连接的不同尺寸、形状的画,还有艺术家在旅途中搜集而来的嘈杂街头声音的音频,都在用自己的痕迹记录下劳森伯格眼中的中国。劳森伯格在这个作品中寄寓了他心中的美国新乐观主义,他认为当时的时代环境需要一种具有持续感的价值观来继续前进,这种价值观可能就来自现实生活本身,而非虚华。通过作品,劳森伯格希望观者可以感受事物本身的隐喻,观者应该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观看。《四分之一英里画作》的前半部分曾于1987年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展出,那次的展出引来了一些争议,主要是关于作品中被刺穿的书堆,这一点,当时劳森伯格甚为惊讶。劳森伯格随意地将这堆书放在了作品中,而这堆书是他找到的20年来都从未在一个图书馆被借出过的。劳森伯格买下它们,又给了图书馆一笔足够的钱买一样多但更有趣的新书。他当时回应道:“这关系到我感触颇深的心路历程,但我猜大部分人认为我没有权利破坏这些书。他们不知道在同一个图书馆中将拥有一段新历史。”
《〈中国夏宫〉研究》就是劳森伯格第一次来中国时拍下的系列摄影,通过镜头,他勾勒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日常生活图景,并以敏锐的构图与独特的审美目光介入世俗生活,并融入其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所关注的城市环境与景观元素。这个30米长的卷轴式摄影作品是在一张柯达相纸上复合而成的,印满了艺术家在中国拍摄的成百上千张照片。这个作品是1985年举办于北京的“劳生柏作品国际巡回展”中的重要作品,后来还有一场在拉萨举行,而这次的展览也将对作品的相关研究文献一并展出。通过这些文献资料和作品,我们便能感受到劳森伯格作为第一个来华展览的西方艺术家,他的当代艺术对中国的影响有多深远——这也许并不是劳森伯格所预料的,远远超越了当初他策划ROCI项目的初衷。“今天中国的艺术早已经超越了劳森伯格,劳森伯格去世了,他的艺术也成为了经典。”如果当初没有劳森伯格,也会有另一位劳森伯格出现,但艺评家王瑞廷认为,他的到来还是有着突出的意义:之前中国人对西方当代艺术的认识都来自书本,而劳森伯格的到来则提供了一个直接的、活生生的实例。
重看劳森伯格,重新回顾那一段特别的艺术交流历史,这一回顾极具意义,他终其一生都在创新,对新兴材料、技术、观念始终兴趣盎然:“我的作品就是我的生命,现在,它蕴藏着我的灵魂,我的能量。我感到精神抖擞,强壮而坚定。”——劳森伯格的观念与精神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
文 Article>陈烨 Chen Ye;图 Pictures>尤伦斯艺术中心 UC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