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妈妈听到最美丽的啼哭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新生儿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08-17 11:18
只要能在“黄金一分钟”内给予准确操作,绝大多数孩子都可以顺畅实现生命中第一口呼吸
有人说产房是全世界最充满希望的地方,这里每降生一个婴儿,地球上便又多了一位天使。而这些新生命向世人宣告自己降临的方式,就是一阵响亮的啼哭。
曾有人猜想,宝宝之所以一出生便会大哭,是因为离开母体感到紧张。实际上,新生儿啼哭是孩子正常呼吸、身体各脏器开始工作的标志。
但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每10个新生儿中,就有1个出生时不能自主呼吸,或者需要帮助才能开始呼吸。换句话说,全世界每年约有1000万个婴儿在出生后不能马上呼吸,其中,至少有600万个婴儿需要最基本的窒息复苏。
新生儿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出生窒息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原因,令胎儿缺氧而出现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的呼吸循环障碍。”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前主任委员叶鸿瑁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叶鸿瑁介绍,新生儿窒息并不罕见,总体发生率大约在10%左右。
胎儿在母体是通过羊水来呼吸的,呱呱坠地后,新生儿要在第一时间用双肺呼吸。如果没能及时呼吸,孩子很有可能因为窒息而造成死亡,窒息时间过长的话,即使经过抢救挽回了生命,也很有可能因为长期脑部缺血而带来脑瘫、智力障碍或癫痫等严重问题。
一般情况下,婴儿诞生后,助产士的工作是把宝宝身上的羊水擦干并及时保暖,通过弹击足底等方式给孩子适当刺激,让孩子通过啼哭打开双肺。如果进行上述操作后孩子没能发出哭声,医务工作者就要通过各种手段快速辅助呼吸。
出生窒息已经成为导致新生儿死亡、脑瘫和其他残疾的重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透露,全球每年有29%的新生儿死亡都是由于出生窒息引起的。
在中国医疗水平较低的欠发达地区,更易发生新生儿窒息,且此类状况发生后,往往因条件所限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早在2006年,我国原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发布的《中国孕产妇与儿童生存策略研究报告》就显示,5岁以下儿童死亡总数中新生儿死亡占比63.9%,除先天疾病外,出生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新生儿窒息的隐患因素
到底是哪些原因让新生儿出生窒息频频发生?
在中华护理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北京五洲妇儿医院护理部主任王立新看来,新生儿窒息主要是由母亲身体状况、胎儿自身和分娩过程这三方面因素所导致的。
“其实有相当数量的新生儿窒息都是可以避免的。如果妈妈在怀孕时可以定期产检,出现问题及时治疗,让孩子在母体内保持健康,就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出生窒息的发生。”王立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她表示,母亲的身体会直接决定孩子的健康程度。如果妈妈在怀孕过程中有心脏病、糖尿病或高血压却没得到有效干预,孩子就有可能出现各种问题。另外,脐带绕颈、脐带过短、胎盘前置、胎盘早剥等也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隐患因素。
“虽然我们反复强调母亲在怀孕过程中一定要戒烟戒酒,但还是有很多人做不到。过度烟酒会让母亲血管收缩,给孩子的血液和养分就会减少,而孩子出现各种意外的几率就要增大很多。”王立新特别指出,母亲在怀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营养均衡,妈妈血糖过高或贫血,孩子体重过大或过小都有可能发生窒息。
此外,与新生儿身体状况有着密切联系的因素便是胎龄。在王立新看来,胎龄对孩子的重要性甚至要高于体重。她告诉本刊记者,现在仍然有很多父母非常在意孩子的“生辰八字”,甚至会有人因此而择时生产,这会对孩子造成严重伤害。“虽然目前并没有数字表明剖宫产和顺产哪个方式更容易出现新生儿窒息,但只要母亲身体状况允许,我们还是鼓励大家自己生产,毕竟,瓜熟蒂落才是最好的分娩方式。”
王立新建议,准妈妈们在刚刚出现宫缩和阵痛时应尽最大可能吃饱睡好、积蓄体能,否则到真正分娩时如果因为力量不够导致产程延长,孩子有可能因为在产道中受压迫时间太久而发生窒息。
另外,分娩过程中切忌过度使用镇静剂和麻醉剂,因为这些药物也有可能经由脐带和血液循环到胎儿体内。
除上述各种或能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因素外,准妈妈还要尽量少开车或不开车以降低磕碰几率;孕末期发现产道炎症应及时治疗,避免提早破水;怀孕过程中提倡适量运动,在临近生产时首选慢走和瑜伽等较为舒缓又有助于拉伸的运动方式。
“黄金一分钟”
对母亲来说,怀孕生子的过程充满各种未知和挑战,即使准妈妈在孕期做好了各项管理与准备,分娩过程中还是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此时便需要有经验的助产士来给她们最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为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致残率,原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于2004年在强生公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中华护理学会妇产科专业组和美国儿科学会的支持下,启动了名为“自由呼吸生命之源”的新生儿复苏项目。
这个项目旨在对相关医务人员进行各项培训,让尽可能多的产科医生和助产士掌握正确复苏技术,确保新生儿健康出生。
王立新指出,在10%需要外界帮助复苏的新生儿中,有90%以上的孩子只要经过助产士的初步复苏或简单辅助就能实现自主呼吸。换句话说,只要能在“黄金一分钟”内给予准确操作,绝大多数孩子都可以顺畅实现生命中第一口呼吸。
所谓黄金一分钟,即指小婴儿刚刚脱离母体,从在羊水里呼吸变成用肺部呼吸空气的转折应在一分钟内完成。
“出生窒息虽然是婴儿致死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但却可以通过及时有效的复苏干预来避免。”叶鸿瑁说,在“黄金一分钟”内正确并及时地对有窒息状况的新生儿进行复苏抢救,是减少新生儿并发症、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关键。
山西省太原市的年轻妈妈余海霞至今还铭记着儿子皮皮出生时的情景。皮皮在出生后没能顺利发出第一声啼哭,分娩现场的医生和护士及时对孩子进行了新生儿复苏抢救。伴随着皮皮的哇哇哭声,妈妈余海霞紧悬的心终于放下,产房里充满了新生命降临带来的喜悦。
已经7岁的皮皮活泼可爱,他告诉本刊记者,长大后想当一名优秀的建筑师。
皮皮只是从中国新生儿复苏项目直接受益的千万个孩子中的一个。迄今为止,这一项目总计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临床医护人员提供25万人次的规范化培训。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的数字显示,新生儿复苏项目已经覆盖了全国90%以上的劳动人口和分娩机构,平均每年帮助60万婴儿实现了人生第一口呼吸,累计挽救新生命超过15万人。
国家卫计委妇幼健康服务司副司长宋莉给《瞭望东方周刊》的最新数字是:新生儿复苏项目落地实施10年来,中国婴儿因窒息而造成的死亡率已下降75%。
因新生儿窒息致死或致残不仅会给患儿自身、父母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伤害和经济负担,还会增加全社会的压力。据王立新估算,当因窒息造成的新生儿死亡或残疾率降低一半时,不仅能使数万家庭免遭厄运,还能有效节约高达2万亿元人民币的社会资源。
提高助产士数量与质量
在王立新看来,中国新生儿护理状况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当其冲的,便是要尽快提高助产士数量与质量。
“虽然助产士也属于护士序列,但我们一直缺乏对助产士的专业培训。长期以来都是以老带新,缺少系统和正规的本科教育。”王立新告诉本刊记者,尽管一些中专和大专院校设有助产士专业,但助产士资格认证要求其学历至少要在大专以上,所以中专班基本形同虚设。而目前工作在一线的助产士中,大多都是普通护士出身,在产房工作一段时间积累一些经验后再去考取资格,几乎没有人是助产专业出身、接受过专业教育或培训。”
“现在大家都知道儿科医生严重不足,其实产科医生与助产士的缺口更加明显。”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杨慧霞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二孩政策”放开后,对助产士数量的要求直线上升,但“对比国外助产士大多具有生育经验,中国的助产士连基本配置都出现了问题,更谈不上年龄与经验”。
“未来我们要不断推动助产士教育,通过持续的培训与强化,让更多医务工作者掌握相关业务。”王立新说,她希望世界上所有的妈妈都能够听到宝宝呱呱坠地的啼哭,因为对每个母亲来说,那是这个星球上最美丽的声音。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刘砚青/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