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市仍是产业主战场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中心城市,电影
  • 发布时间:2016-08-17 13:59

  一段时间以来,大家都以“小镇青年”的上座率作为电影市场飙升的重要参照,这样的市场观察角度是看重三四线城市的。在中国城市化的世纪浪潮中,三四线城市的迅速扩容和三四线城市人口的增长蔚为壮观。这很大程度促成了以“小镇青年”为主的市场表现的狂飙突起,对于电影产业而言,非常令人欣喜。

  然而一味乐观于三四线城市市场的增长不足以把握今天整个国家发展趋势。如今,服务业增幅已经在全国范围都超过50%,只要注意到它们主要集中于一线城市,就应该知道电影产业的主战场也仍是在一线城市。而且,在接下来的发展中,一线城市的战略支柱型特征会越来越明显。

  中国当代发展的瓶颈在于必须更快提升中小城市的社会生活品质,以降低一线城市人口压力。影城建设因此有了两个坐标——一个是跟随一线城市的成长趋势,完成创新影城的迭代;另一个是继续到二三线城市去,帮助那里的人民提升精神生活品位,从整体上拉升今天的中国电影市场。不论采用何种坐标,清醒于一线城市的成长发力,都是我们必须集中注意力去对待的问题。

  在很长时间里,中心城市的电影产业成长还会继续远超二三线城市。为了靠拢社会生活与投资的有效资源,全社会的资本包括人力资本会继续向中心城市靠拢,这就是我们应该考虑如何在中心城市突破电影竞争红海的缘由。也因此,很长时间内,中心城市仍会是各种电影创新的舞台。这里用“中心城市”这个概念暂代“一线城市”,是为了强调不要因为它们目前的增幅不及二三线城市而忽略其价值。其“饱和”是呼唤创新的前提而非悲观放弃的理由。

  行业数据的确显示出,2016年上半年中心城市票房占比仅为21%,而三线城市及以下市场的票房扩张迅猛,票房占比从去年底的16%增长至28%。有分析家由此认为“随着院线的地毯式铺设越发深入,(三线以下电影市场)有望成为内地影市的主力军”。但这个结论是不严谨的,因为其前提是2016年上半年市场整体出现下滑,所以所谓的“票房扩张迅猛”没有意义。它的价值只是对比并彰显了中心城市的疲态。

  文明史并没有“饱和”一说,只有某种生产力到达瓶颈的可能性,而它同时也将开启另一种可能性——中心城市的行业率先突围,已来到黎明前的黑暗。中心城市今天仍是电影产业的中流砥柱,没有不堪。它的增速放缓、红海呈现、貌似饱和,都是新时代到来的信号。

  重视中心城市各类问题,思考产业创新,分析消费互联网怎样转变为产业互联网,并且坐言起行知行合一,才是王道。仅仅创新是不够的,只有创造就业才最重要;仅仅提供就业也是不够的,只有创造价值增长才最重要。电影产业就像一家企业,其经营者要思考怎样才能在今天提高整个行业的估值。笔者坚信今天电影产业的估值提升必然与互联网时代紧扣,承担这个时代创新突破任务的,一定是中心城市。中国电影产业的明天会在全国所有城市,但是其曙光一定会首先出现在中心城市。

  赵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