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剧缘何令人欲哭无泪

  电视剧是产品,更是作品,作品的一面如果总是被产品的一面压制,观众便难以满意

  IP(Intellectual Property)剧,是指根据有一定粉丝数量基础的网络小说、游戏、动漫等改编而成的影视剧。热门IP既是粉丝的心头好,也是投资方的香馍馍。但随着IP剧不断呈现于荧屏,口碑两极分化也很明显。

  成功的小说改编影视作品,都建立在编剧二次创作的基础上。但是,当演员演技拙劣、五毛特效、剧情冗长、植入广告聚集等问题充斥在剧集里,就大大降低了书迷和观众的期待值。

  从2016年暑期档荧屏来看,热门IP再次陷入了玄幻剧的跟风热潮,但是无论是特效展现还是服化道(服装、化妆、道具),都存在炫技嫌疑,并没有在内容表现上下功夫。

  许多IP剧片面讲求演员的“颜值”“粉丝效应”,而忽视其演技,以及与剧中角色的匹配度,并且,台词设计比较单薄,不足以支撑起丰满的人物性格。诸多因素,使原本火爆的原著作品在影视还原上少了那么些“味儿”。

  如古装剧《幻城》,原著热衷于情怀与情感讲述,读者在主人公的灵力(法力)中解读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动机,如拨云见日,豁然开朗。但是到了同名电视剧中,观众的注意力便被难以接受的美瞳白发形象、看似炫酷却又漏洞百出的特效和极其平淡无奇的台词所取代,完全消减了原著故事的感染力。

  另一部看似“一股清流”的电视剧《青云志》,虽然在服化道上略胜一筹,但是冗长的剧情推进又令观众欲哭无泪。

  《青云志》改编自《诛仙》,保留了大量主人公原型,清丽脱俗的青云门意境也算是下了工夫。但遗憾的是,原著以主人公张小凡的个人转变经历为线索,通篇是在打怪晋级,剧中在玩破案、纠结于角色情感、讲着无边无际的口水话,陷入了“世俗”的怪圈,让观众观剧热情锐减。

  一些IP剧在后期制作上也有赶工之嫌。《青云志》杀青于2016年4月底,7月31日正式播出——这意味着留给后期制作的时间最多只有3个月。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给以特效画面居多的50集电视剧做后期,难度可想而知。

  当然,我们并不要求电视剧完全成为小说的附庸或再现。适当的情节改编不仅有利于影像化的展现,也可增加角色的立体美感。但是一味迎合市场会成为IP剧创作的败笔。

  主创首先要做的是吃透原著的主题内涵,并能够形成价值观的影像化表述。电视剧是产品,更是作品,作品的一面如果总是被产品的一面压制,观众便难以满意。在糟糕的台词演绎和无厘头的剧情推进下,即使主创团队再怎么粉饰场面特效,也会让观众昏昏入睡。

  文/胡泽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