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里的上海

  地图上密密麻麻的各种标识,如同城市变迁的密码,承载着许多与城市有关的历史记忆

  有人说,中国历史,千年看北京,百年看上海。从海边的小渔村到如今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成为很多人眼中“变化最快的城市”。而追随并记录着这座城市变化更新脚步的,是一幅幅上海地图。

  2016年8月底,最新版《上海城市道路交通指南》出版。就在出版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变化“来临”——2016年7月,崇明撤县设区,县级行政建制从此在上海成为历史。一个月后,最新版的上海地图中,崇明区三个大字已赫然“亮相”。

  中国历史地图上一个模糊的黑点

  “你看,这张1968年的《上海市地图》比例尺较大,线条简洁,道路与门牌号绘制详尽,众多大型企业均可在图中找到。它左上角配有毛主席语录,彰显了那个时代的特征。”上海市测绘院走廊上,刘美兰指着两侧悬挂的一幅幅各个历史时期的上海地图,如数家珍般向《瞭望东方周刊》介绍。

  刘美兰是上海市测绘院第四分院的总工程师,与地图打了几十年交道。在她看来,这薄薄一张地图上密密麻麻的各种标识,如同城市变迁的密码,承载着许多与城市有关的历史记忆。

  “娄东十里坑者,古名长人坑。从海上来,去县十里。”中国古代历史地理著作《越绝书》中的这段记载,被看作是对上海的最早描述。

  但是,在很长一段时期的中国历史地图中,这块由长江、钱塘江、吴淞江带来的泥沙,经过千百年冲积而形成的土地,仅仅是一个模糊的黑点。直到近代,它的面貌才逐渐清晰。

  在1905年的《上海局界图》中,标注有上海县境界内外重要市镇30余个,其中龙华、徐家汇、虹桥、洋泾等地名至今仍在使用。

  而从地图看,在20世纪初,当时的上海县管辖范围并不大,北面仅到今天的闸北区地域。

  地图上的租界“生”与“死”

  1927年,上海特别市政府成立,由当时的国民政府直辖。这也是上海市这个行政区域概念的首次出现。当时的上海特别市政府,设在今天的五角场,市政府的办公大楼,就是如今上海体育学院的礼堂。

  上海特别市包含了一个很重要的区域,即租界。特别市由租界周边的上海县和17个乡如高桥、高行、杨思、洋泾、周浦、七宝、莘庄、漕河泾、真如、彭浦、大场、江湾等组成,而今天上海区域内的郊县,如嘉定、宝山、金山、青浦、松江、南汇、奉贤等,当时还都属于江苏省管辖。

  在1927年出版的《袖珍上海新地图》中,租界是绘制的重点。图中将公共租界东中西北区,法租界和华界分区设色表示,并附有公共租界中区的扩大图。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的前身跑马厅,瑞金医院的前身广慈医院等,都在图上一一呈现。

  值得注意的是,在地图上可以明显看出,租界范围内,除公共租界中区和北区外,其余路名多以外国人名命名。

  直到1943年后,上海的租界被取消,地图上也没有了“租界”二字。

  地图上的历史风云录

  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风云诡谲,种种变化都可以在地图上找到痕迹。

  1931年的《新上海地图》,下方有外滩全景照片,展现了当时“东方巴黎”万国建筑的风貌。随着公共租界的扩张,上海的道路网络日趋发达,城市化进程加快。因此,从地图上可以发现,当时上海市区公共交通系统渐趋成熟,有轨电车通达各主要干道,商业中心和码头车站,铁路走向及车站标注详尽,图幅以外的车站也在主图边缘列出,并标明列车行驶时间。

  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期间,《大上海新地图》出版。在这版地图上若干处都标注有日军设施名称,如天宝路的“日本海军操场”等。

  其后不久,上海经历了为期四年的“孤岛时期”。1939年,日本人制作并出版了《最新上海市街地图》,发行日期使用日本“昭和”纪年。图中地名多有日语汉字习惯写法,如法租界称为“佛租界”,公共租界为“共同租界”。图中还用方框标出部分特色区域,如“日本人住宅地带”,“日本人商店街”,“工场地带”等。地图右下角附有《上海附近详图》,可见当年日本人已对中国进行了精准的测绘。

  上海解放后的一段时间里,市域范围并不大,而市域内各个区的行政区划也多次改变。在1954年出版的《新上海街道详图》上,上海共设有31个区,而到了1956年3月,上海的行政区由31个区整合为18个区。直到1958年,属于江苏省的嘉定、宝山等10个县划归上海市,1960年,全市行政区由14区11县调整为12区11县,形成了目前上海市域范围的基本雏形。

  因此,在1960年出版的《上海市市区图》上,现有各区县的名称已清晰可见,但图中的崇明岛北部农场地区均未成陆,长兴岛、横沙岛尚处未围垦前的沙洲状态。

  从十年一编到一年两编

  上海居民王雨曾有收藏各个版本的上海地图的习惯,但近几年,他渐渐发现,要想收集齐每年新出版的上海地图已越来越不容易了,因为种类太多了。

  “从范围上分,上海市的中心城区、含郊区的全市范围,包括每个区我们都分别编制了地图。而从内容上看,我们也研发出了交通出行、旅游等各种用途的专题地图。”刘美兰介绍说。

  不仅如此,上海地图也充分体现了上海的国际化特点,外国友人们可以拿着英文、日文、韩文等各个语种的地图在上海的大街小巷穿行无阻。

  地图种类增多的同时,制作地图的频率也大大加快了。测绘院的工作人员曾自我调侃,上世纪80年代以前,他们过的是慢生活,一张图靠人工编制,做两年,用十年。此后,上海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他们的工作也加速了——如今的上海地图,一年做两版已成为常态。

  每年有近三分之一的公交线路发生变化

  “粗看差不多,细看变化大。”刘美兰如此形容每版地图间的区别。

  这些细微的变化,体现在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刘美兰团队曾对2015版与2014版的上海地图做过一个粗略的比较,结果发现:与2014版相比,2015年的地图上,新增、延伸、更名的道路约有300条。有更新信息的学校约150所,医疗机构约80家,商场约100家。

  “这几年上海的交通出行方面变化很大,这也在地图上有所体现。”刘美兰说。

  比如,2014年底,上海的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548公里,建成车站337座,而在2015年的交通地图上,新增的地铁车站就达到了30个左右。

  而在公交方面,因为近几年人口向郊区新城导出的需要,每年有近三分之一的公交线路发生变化,或延伸、或调整、或新辟。这也成为地图绘制时的重点。

  2016年最新出版的《上海道路交通指南》被奉为“路痴”驾驶员的出行宝典。

  据刘美兰介绍,这张地图上,围绕道路交通这一主题,在高速公路、高架桥上的各个出入口都进行了标注;同时在火车站、机场等上海交通枢纽也通过实地踏勘,对停车场进出口位置进行了具体标注。

  不仅如此,上海市测绘院还与交通委、交警部门合作,将复杂的道路交管信息也加入到了本版地图中去。

  浦东变化最大

  把一张上海地图一折四,正中心的区域就是原来的闸北区。近年来,上海的智库专家也有“中心城区转型看闸北”之说。

  2015年,闸北区与静安区合并,成立了新的静安区。从地图上可以发现,新静安区纵跨苏州河。作为上海首个“一区两岸”的行政区,此次合并,正是意在突破旧有的“苏河格局”,尝试跨河而治的新思路。

  除闸北与静安的合并之外,进入新世纪以来,上海曾经历过数次重大的区划调整。“每次调整之后,区与区之间边界的变化,各个区机构名称的变化等,都是我们绘制地图时需要特别关注的。”刘美兰说。

  浦东新区是测绘人眼中上海变化最快最大的地方。

  1994年出版《上海市区交通图》时,浦东新区刚刚设立,管委会位于浦东大道。图中可见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矗立在陆家嘴,成为浦东开发开放的标志。南浦大桥和杨浦大桥作为内环线的组成部分,横跨黄浦江上。

  2009年,南汇浦东合并。新的浦东新区幅员由原先532.75平方公里增至1210.41平方公里,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多。

  如今,摊开浦东新区的地图,从陆家嘴金融城,到自贸区,再到浦东国际空港、洋山深水港、临港新城等,几乎囊括了上海金融、航运、贸易等各个领域建设的所有主题,浦东也毫无疑问成为上海承载国家战略目标建设的核心区。

  “通过近几年上海地图的对比不难看出,如今上海市中心区域城市建设相对比较成熟,郊区新城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一些新建道路,居住区、公共设施等几乎都集中在这些地方。”刘美兰说。

  2012年,上海市测绘院正式发布了上海《市郊旅游交通图》,按照1毫米等于实地150米的距离等比例还原,东至临港新城、南至金山石化及郊区、西至淀山湖、北至江苏启东,首次覆盖中心城区和全部郊区范围。

  除了市郊2500多条主要道路和200多条主要公交线路详细信息外,《市郊旅游交通图》首次加入了农家乐、养老院、墓园等信息,还开辟专版放大显示崇明城桥、松江城区、奉贤南桥、青浦城区等城镇。为了更好服务于人口导入增多的郊区新城和城镇,这张地图增加了新的信息,比如这些郊区新城和城镇里的道路、公交枢纽、生活服务信息等,统统可以在地图上查询到。

  更新地图的城市新地标

  伴随着上海这座城市的不断生长,新的城市地标不断涌现,在不断更新的地图中,总能发现它们。

  比如,2010年《上海城区道路交通图》中,世博园区范围用草绿色着重表示,园区各出入口位置及编号也一一标记。该图除表示主干公交线路外,着重以红色表示世博专线公交车起讫站位置,并在右上角配置世博专线公交车路线表。为世博参观者提供实用信息。当时开通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有1~11号线和世博会专用的13号线。

  而在近两年的上海地图中,世博园区地块也按照之前的规划发展出了商场、总部大楼、公园等多种业态。

  2016年6月,上海迪士尼正式开园。园区周边的轨道交通站点,高架道路出入口,停车场和酒店位置等,地图上这些看似琐碎的信息,却是迪士尼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之一。

  在最新版的上海地图上,洋山深水港也首次详细呈现其中。这个在地理空间上属于浙江省范围的深水港,过去在上海地图上只是边缘模糊的一小块。但因上海自贸区洋山深水港区设在这里,目前由上海使用与管理,加之东海大桥与其连通直达,考虑到人们按图索骥来往便利,洋山深水港就“名正言顺”地出现在上海地图上了。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杨天/上海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