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季节天气变化产生的情感障碍或情绪失调,被称为“季节性情感障碍综合征”。
“最美的季节来临!”很多人最近常在微信朋友圈晒出这样的图文。的确,秋季温度舒适、秋高气爽,还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但秋季也是万物开始慢慢凋零的时节。“秋风秋雨愁煞人”,不少人的心情也随之惆怅哀凉,从而产生悲伤、迷茫、孤独和无助之感。
自古逢秋悲寂寥
古人悲秋的诗句非常多。屈原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曹操有“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杜甫有“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连乐观放达的李白也不禁唱起“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而豪放著称的辛弃疾一句“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委曲中道尽苍凉。就连“愁”字,都是由“秋”和“心”构成。
“秋季是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古代诗人的‘悲秋’情结,有些也可叫做情志病,是因七情而致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的一种疾病。”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赵锡忠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悲伤是一种常见的情绪,我们每个人都在一生中不断地经历着这种情绪。但从现代医学观念看来,过度的情志状况也会引发‘生理’上的病变。”
美国《神经成像》杂志曾报道,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对23名因散失亲人极度悲伤的女性进行了研究,其中大部分人很快恢复了正常,而少部分人的悲伤情绪却持续了好几年,进而患上了抑郁症。
本刊记者接触的几位临床医师认为,“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正是抑郁症的主要临床特征。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1%,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精神卫生系主任赵靖平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中国抑郁症发病率约为5%~6%,患者数量超过9000万。
秋季厌食、疲乏甚至抑郁的几率增加
心理学者认为,除社会、疾病、遗传导致抑郁之外,环境影响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比如秋季,秋风萧瑟,树木凋零,冷月残照,天粘衰草,绿池落尽红蕖……秋日里一些最为常见的景象或物象,在视觉、听觉、感觉等方面触动人心进而影响其心理状态。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内科专家戴光明教授认为,在临床上,确实存在这样一种规律性,也就是说随着季节的转化,尤其是秋天的到来,出现厌食、疲乏甚至抑郁情绪的几率增加。
河北省卫计委主管的《护理实践与研究》曾刊载临床研究文章“住院患者秋季抑郁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称,住院的42例抑郁症患者中,秋季(9~11月份)显著高于其他季节,占52.38%。
江苏南通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主任胡亚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们每个月都会接诊20个左右有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秋季更是抑郁症的高发期。
而在西方医学中,早已将这些因季节天气变化产生的情感障碍或情绪失调作了汇总,名为“季节性情感障碍综合征”。这种病多在秋季和冬季出现,隆冬时节表现得更为突出,大多数患者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有良好的健康状态,但在白天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的季节会呈现忧郁的症状。
“有一个例子,英国抑郁症患者偏多,尤其是老年人。因为英国很多地方冬季四点钟就天黑了,他们见不到太阳又不出门,容易患抑郁症。”复旦大学计算系统生物研究中心主任冯建峰曾在接受本刊专访时举例称。
预防悲秋情绪蔓延
悲伤和抑郁一直是两个容易被人混淆的概念。很多患抑郁的人会觉得他们仅仅只是悲伤,而有些极度悲伤的人会觉得他们患上了抑郁。赵锡忠医师告诉本刊记者,常见的悲伤只是一种“抑郁的情绪”,不一定就是抑郁症。如需确诊是生理上的病症,应该遵循一定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症状和持续时间。比如,轻度抑郁症患者通常具有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精力不济或疲劳感等典型症状。
此外,比如持续的自卑、自责、有罪恶感;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缓慢;烦躁焦虑,严重者表现为捶胸顿足;睡眠障碍,早醒或难入睡,噩梦多;食欲和体重改变,胃口变差,体重下降;反复出现自杀想法,甚至出现自杀行为等也是诊断依据之一。
“抑郁发作时,会表现出‘持续’的焦虑悲伤、思维缓慢、精力下降,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分会副会长刘铁榜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赵锡忠也提醒本刊记者,“一般情况下,以上这些症状除了满足‘显著’的要求以外,病程必须‘持续’至少2周,临床上方可确诊。”
接受本刊采访的专家建议,为了预防悲秋情绪蔓延,最好是从心理上予以调节,要保持乐观情绪。另外,保证充足的睡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慢跑、户外散步等。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徐赛虎/上海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