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回收难在何处

  中国目前有超过90%的废旧手机没有被回收

  “80块钱?”拿着旧手机去电子城回收摊点,听到店主的报价,陈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随即打消了“回收”念头,“还不如给家里人用。”

  在中国,绝大多数旧手机就是这样被挡在了回收大门之外。

  这种现实令专营废旧手机回收的互联网平台回购网的创始人周旭非常苦恼。他在2010年3月创立的这家回收平台过去5年内的回收量始终在低位徘徊,增长缓慢,2015年全年回收量只有50万台。

  这与其最初创业时的设想大相径庭。

  “绝大部分废旧手机仍躺在家里,没有进入回收市场。”周旭无奈地说,手机回收在中国仍是件难事。

  每年的废旧手机可铺满282个足球场

  周旭在2010年涉足互联网回收时,国内这一领域尚属空白,但彼时的他坚信随着中国手机市场的崛起,废旧手机回收的前景可期,“手机产量的增加也意味着淘汰量的增加。”

  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手机年产量已从2010年的10亿部左右飙升至2014年的17.6亿部,增长了76%;2014年的手机出货量也达到了4.52亿部,到2015年这一数字更是高达5.18亿部。

  “并且中国用户更换手机的平均周期是12~18个月,而国际上的手机平均更换周期在36个月以上,前者比后者快了1倍。”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副秘书长唐爱军对《瞭望东方周刊》说,这意味着中国的废旧手机量要远大于其他国家。

  这一点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的数据中已有体现。该机构2012年发布的《化电子垃圾为资源》报告显示:全球每年废弃的手机约有4亿部,其中中国有近1亿部,占全球的四分之一。

  如今这一数字仍在高速增长中。手机制造商魅族的副总裁李楠此前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曾形象地比喻:中国目前一年的废旧手机已经高达1.5亿部,可铺满282个足球场。

  即便如此,周旭的生意仍不好做。回购网2014年每月的手机回收量只有2万台左右,全年也就24万台;而与其合作的魅族自2015年8月推出名为“mCycle”的废旧手机回收计划后,过去一年仅回收了5万部手机。

  “90%以上的淘汰手机还是没有进入回收渠道,在家闲置。”唐爱军说。

  周旭最初难以理解这其中的缘由,后来才发现,“最大的问题是中国民众没有废旧手机回收的意识,不会主动将废旧手机交给回收商。”

  “多数中国民众只愿意等回收商上门回收,不会想到主动把手机拿到线下回收店,但国内上门回收的渠道很少,加上线上回收尚未获得大众认知,致使很多民众干脆放着手机不管。”周旭说。

  这一点与欧美等国差距明显,比如德国民众就会定期将废弃的电子产品主动交给回收站,“一些居民甚至开车几十公里去给回收站送废弃的电子产品。”唐爱军说。

  “如果国内民众的回收意识不提高,手机回收就很难推进,仅依靠回收商是不可能的。”不过,她也直言,民众回收意识的培育是一个长期过程,非一时之事。

  低至百元的回收价不具吸引力

  在唐爱军看来,与其争议国内民众的回收意识,不如思考短期内更为有效的促进手机回收的方法,比如提高废旧手机的回收价格。

  “目前来看,国内的手机回收价格过低,使得很大一部分民众宁愿将手机仍在家里也不愿交给回收商。”唐爱军认为,这是导致废旧手机回收难的最重要原因。

  这一点陈伟体会颇深,他的一款三年前花了近2000元买的某国外品牌智能机,回收商给出的收购价只有120元;一款老式的国外品牌功能机,收购价竟然只有40元。

  本刊记者曾把一款只使用了半年、九成新的某国产品牌智能机拿到线下的手机回收店和线上平台售卖,后两者给出的收购价格分别是140元和200元,与1000元的购买价相差甚远。

  当问及为何回收价格如此低时,线下回收店员工和线上平台客服给出的答案如出一辙,“这个手机不是大品牌,再利用价值不高。”

  周旭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品牌确实是目前手机回收行业最看重的因素,“大品牌手机的回收价格比小品牌要高很多,差别比较大。”

  公开数据显示:一款九成新的iPhone6最高收购价是2760元,而同样九成新的小米4最高回收价只有420元。

  “使用时间越长,回收价格就越低,几十元的也很普遍。”周旭说。不过,让陈伟觉得难以接受的是,一些线上回收平台的手机评估价和实际成交价存在较大差距。

  “线上评估时手机回收价是500元,但等手机寄过去后就会以屏幕有划痕、外壳有磨损等多种理由要求在原有交易价的基础上扣款,最终成交价可能就300元左右。”陈伟说。

  周旭对此的解释是,双方在网上交易时,回收商并没看到实物,价格多是基于卖家描述给出的,“但很多用户在描述时会刻意隐瞒手机的缺陷,使得回收商不能准确评估手机,也导致成交价与评估价之间有出入。”

  除此之外,影响民众回收意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信息安全。

  尽管包括周旭在内的多数手机回收平台都保证能彻底清除回收手机中的个人信息,但很多用户仍不免担忧。

  “手机里存储了用户的大量个人信息,包括通讯录、短信、各种账户密码等,如果回收商处理不好,诈骗人员能通过技术手段恢复个人数据,后果不堪设想。”唐爱军说。

  垃圾也能变为宝

  “考虑到国内用户缺乏主动回收意识,我们也因此一直在尝试各种方法激发用户参与回收的意愿,比如以旧换新、旧机抵现金。”魅族手机回收业务负责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这也是目前国内包括魅族、联想、小米等多家手机生产商都在使用的方法,

  “这种直接的现金或者购机补贴属于利益驱动,正好迎合了国内用户的需求。”上述负责人说,魅族在过去一年已累计补贴了1700万元。

  而在日本,当民众需要置换新的电子产品时,不仅得不到任何回收企业的回报,还需缴纳一笔钱给回收企业处理被置换的旧产品。

  “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在回收手机的过程中让用户了解到废旧手机的危害,让他们在不久的将来能够不为了经济利益而主动将废旧手机交给回收企业。”上述魅族负责人说,这才是解决手机回收难题的根本。

  他指,魅族虽然在过去一年的手机回收量不大,但已获得一定的环境效益,“理论上减少了25万吨水污染、减少了5万平方公里废弃电池带来土地污染,并且这5万部手机中还能提取750克黄金、提取500千克铜、15千克银。”

  这也是唐爱军在多个场合不厌其烦谈及的废旧手机“变废为宝”的理论,“一块手机锂电池中含有15%的钴,按每年报废1亿只锂电池计算,仅可回收的钴价值就达数亿元,这正是中国每年都要进口的稀缺资源。”

  曾多次到国外观摩电子产品处理的唐爱军对日本的做法印象最深,“日本从国外大量进口废旧的电子产品,然后经过环保处理从中提取稀有金属储备起来。”

  最近日本政府还宣布,将会用从废旧电子产品中提取的物质制作2020东京奥运会的奖牌。

  即便抛去环境影响不说,“这些废旧手机因更换周期较短,也都仍具很大的使用价值,可以二次售卖。”周旭说,回购网95%的回收机都再次进入了销售市场,其中65%卖到了国内的三四线城市,30%卖到了非洲国家。

  “如果这些废旧手机都能回收上来好好处理,就是一座宝库。”唐爱军说,中国政府在2015年公布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中已首次将手机纳入基金补贴范围,借此加速废旧手机回收步伐。

  不过,本刊记者从内部人士获得的消息称,原计划于2016年3月1日起实施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目前仍未正式实施。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王元元/北京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