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终将逝去的伪“隐形冠军”们
- 来源:经理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隐形冠军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11-04 09:51
由《经理人》联合“隐形冠军”的概念创始人—赫尔曼·西蒙(Hermann Simon)在华授权的咨询机构西蒙顾和管理咨询举办的“中德制造业论坛”即将开启,然而背景却是中国经济出现下行,很多昔日被称为“隐形冠军”的企业摔入历史低谷,同时又是在互联网+席卷中国创业创新潮的剧烈冲突之下。
至少在最近的3~5年中,以传统生产型为属性的“隐形冠军”,锋芒被众多互联网+的企业类型所掩盖。在全民互联网+的时代中,创新创业与传统生产领域基本无缘。
与此同时,昔日的“隐形冠军”不仅鲜有做强,反而恶消息不断。比如,庄吉集团、红剑集团、宝利嘉、维斯凯、五洋印染、雅纶制衣都先后破产、停业,甚至像大可乐手机、美味七七、博湃养车等新锐“隐形冠军”都消失于公众面前。
于是,我们不仅要反思,这些昔日的所谓“隐形冠军”为什么走到今天的地步,他们过去所获得的名号,是否真实?
按照赫尔曼·西蒙在《隐形冠军:谁是全球最优秀的公司》一书中对“隐形冠军”界定,所谓隐形冠军必须都是中小型公司,行业涉及的都是非主导产品,而且产品种类比较单一,很少进行多元化发展,但是它们的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大多在70%以上。
拿这个尺度衡量庄吉集团、红剑集团等企业,应该都是够资格于“隐形冠军”,当然,所谓70%的市场占有率定义,在中国市场需要被修正,按照中国13亿的人口基数,能获得其中20%以上,已经足够雄踞天下了。
那么,从表面上,根据庄吉集团、红剑集团等企业的生产的产品、种类、业务、占有率标准,被授衔“隐形冠军”无可厚非,但为什么现在连实体都守不住?
原因在于,我们误读了“隐形冠军”。一方面,我们至今没有建立起有说服力,且真正的中国管理理论,我们多是抄袭、复制外部,除了“隐形冠军”之外,前几年还有“蓝海理论”、“木桶理论”、“长尾理论”等,但都不是我们自己的,它们都被牵强附会、生搬硬套在某些行业、企业身上;另一方面,那些获得“隐形冠军”称号的企业,实际是依靠粗放型成长模式构建了市场地位,如果拿企业目标、市场战略、客户关系、企业文化、竞争优势、团队建设等维度进行360度环评,根本不属真正的“隐形冠军”。
不幸的是,在今天高速市场转轨中,这些伪隐形冠军们的弊端不再被掩藏,而每一个经营环节的痼疾都被爆发出来,最终集体折戟。
最近,华为的任正非说了一句“希望中国假货泡沫破灭后,剩下的都是好产品”的话,借此拓展一下:希望中国伪“隐形冠军”们的泡沫破灭后,剩下的都是真正的“隐形冠军”。
赫尔曼·西蒙创造“隐形冠军”概念,缘于其德国人的身份,是对其本国400多家卓越中小企业的研究。然而,这400多家中小企业中,大部分并不为人知道,这就是所谓的大音稀声、大象无形。所以,一个企业要想持久,必须低调专研,并拒绝风景,而我们昔日的那些伪“隐形冠军”们,太注重自己的明星光环,忘了当初创业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