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银行的思路超越了互联网人

  • 来源:互联网周刊
  • 关键字:交易银行,互联网
  • 发布时间:2016-12-14 16:54

  最近,在互联网金融前沿,兴起交易银行的热潮。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等,纷纷兴起向交易银行转型之风。其中,招商银行2015年还正式组建交易银行部。交易银行预示互联网金融2.0时代的到来。

  过往的互联网金融创新,都是由互联网人领潮,交易银行却由银行自身领潮。这标志着互联网+发展史上,第一次出现互联网人思维贫乏,而在前沿发展上被传统产业整体超越的事件。

  曾经的包抄银行后路的思路

  交易银行(Transaction Banking)是银行以客户的财资管理愿景为服务目标,服务于客户交易,协助客户整合其上下游资源,最终实现资金运作效益和实体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综合化金融信息服务的统称。

  这一思路曾经是互联网业包抄银行后路的思路。最早于2013年被《互联网周刊》发现,并提前银行业两年推荐给互联网业。但互联网业没有纳采这一思路,当时的理由(原话)是:银行业的钱太好赚了,先赚好赚的钱。

  互联网业当时对银行形势的总判断是:钱多,人傻,速去。在“钱多,人傻,速去”的指导思想下,互联网金融1.0拉开了大幕,一度以风扫残云之势,扑向“好赚的钱”,直到有一位姓文名件的同志出来干预,开始出现跑路潮。

  互联网金融1.0与互联网金融2.0的区别在于,1.0的核心围绕的是金融本身,而2.0的核心围绕的是信息(或信息+金融)。用《互联网周刊》当时的分析,前者的核心是第一支付,后者的核心是第二支付。这最初是马蔚华为反击互联网金融而做出的业务区分。

  现在的实际发展是,互联网业本身深陷1.0难以自拔,炒股炒成了股东,自己成了银行,滞留于第一战场;而银行业却金蝉脱壳,巧妙腾挪到2.0,攻入了互联网当初可以进占的第二战场,即银行外的企业交易(支付+电子商务)。

  在《对五道口逻辑的深层质疑》中,《互联网周刊》总结了互联网界近年在互联网金融这一仗上败走麦城的根源:“从总体上说,五道口把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玩坏了。”

  如果各行各业都像银行业这样醒来,互联网业消亡的那一天,就会提前来到。那时我们就该说,各行各业联合起来,互联网一定会实现,但互联网业一定会消失。因为各行各业都会成为互联网业。

  交易银行反映的互联网金融内在趋势

  当前银行追风交易银行潮流,其中有懂的,也有不懂的。为了说清楚这件事,需要从根上解释交易银行的来历。

  对业务层面的交易银行趋势,德勤觉察得较早。在2011年金融行业《业务发展新思维》一书中,把这种模式最初概括为“商务服务+支付服务”。这是对欧洲银行提出的建议。《互联网周刊》当时就指出,中国互联网金融支付只是一种表象,醉翁之意不在酒:“互联网支付的规律,就是斯蒂格里茨说的‘信息+货币’,就是德勤说的‘商务服务+支付服务’。如果中国坚持旧思维,非要与新思维逆着来,非要与世界潮流相悖,规律本身不会闲着没事干,它会显示自己的力量。”交易银行在全球在迅速兴起,印证了这一说法。到2015年上半年,德勤已明确提出:“交易银行是中国银行业转型趋势”。五道口把这个重要方向完全判断反了,连带着把互联网人也绕进了沟里。

  德勤全球资金管理咨询业务主管合伙人Melissa Cameron 指出,“对中资银行而言,交易银行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未来传统息差业务模式不可持续,将企业多种业务进行交叉销售,获得新的业务增长点,确保企业结算在银行,才有资格拓展其他交叉业务,企业基本的结算看似最简单,实际上也是最难做的业务”。指出了在“好赚的钱”之外的另一方向。

  对支付结算背后的玄机,国内洞察最深刻的是退休前的马蔚华。他指出了其中的原理:“银行具有两大属性,一是社会融资中介,即充当存款人与借款人之间的中介角色;二是社会支付平台,即市场经济中的商品交换要通过银行进行结算。”前者是第一支付功能,背后是1.4万亿左右利润;后者是第二支付功能,背后的利润是前者的10倍。马蔚华已看出阿里把资源的主力调往支付结算,绝不是为了支付结算本身区区280亿的利益,而是另有所图。《互联网周刊》近年反复给业界拆解第二支付背后的巨大利益,但从五道口到BAT,无人理会。但“规律本身不会闲着没事干”,这块大蛋糕最后被银行业的明白人叨走,算是能者得之。

  市场经济向网络经济过渡

  交易银行背后的推动力,往往身在其中也难以窥得。它实际是市场经济变天的先声。

  市场经济的基本逻辑,是市场将供求信息,高度抽象在价格中,再由价格变动,将实体供求信息转化为货币供求的信号,引导资源优化配置。其中,第二支付功能实现的是实体供求信息在具体与抽象之间的转变,第一支付功能实现的是抽象供求信息(货币价格信息)的转换。

  网络经济兴起之后,人类出现另一种可能,利用第二支付中沉淀的具体信息,不经过抽象化(价格化)过程,即不转化为一般等价物形式的抽象信号,而直接进行一对一的实体资源匹配。可以说,互联网金融的真正动力,就在这种演变之中。这是互联网人迷失的地方。

  交易银行从事的活动,实质是两种机制——市场机制与网络机制——的混合,在市场机制中处理的资金供求信息,被称为硬信息,通过第一支付机制运转,赚的是佣金;在网络机制中处理的使用价值供求信息,被称为软信息,通过第二支付机制运转,赚的是各行各业主营业务租金。

  德勤力主的金融业务新思维泄露的天机在于,未来金融信息服务,不光要围着硬信息单纯进行资金匹配(所谓“传统息差业务”),更要配合以软信息,深入到银行以往不直接触及的实体经济交易本身细节中,进行产品与服务的匹配(以赚取降低交易费用之差)。德勤的思路目前还偏硬信息,但交易银行一旦发展起来,重心很快就向后者转移。

  例如,交易对象撮合作为交易银行功能延伸,通过从众多有效数据库中寻找条件匹配的交易对象,在线实现企业交易撮合。中信集团通过共享中信银行52万企业客户资源,通过有效的条件匹配创造更多交易机会,推动集团实现了“金融+实业”的特色模式。

  信息替代金融将成为未来趋势

  市场经济以金融方式为主进行资源配置已流行了几百年,形成以华尔街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但华尔街金融模式的弱点是配置资源不精准,且交易费用巨大。互联网金融将来会把资源配置机制,从以价格(货币)为核心的一般等价模式,改造为以信息为核心的情境定价模式,以解决人类从大规模配置资源转向个性化配置资源的问题。

  现阶段以银行为主体的交易银行业务涉足尚浅,今年主要流行的是金融+电子商务平台模式,供应链+电子商务模式,数据质押模式和综合信息金融服务模式四大热门方向。

  例如,新兴的e-SCM(e-supply chain management,e-SCM)可以高效率地管理企业的信息,帮助企业创建一条畅通于客户、企业内部和供应商之间的信息流。又如,通过“数据质押”,银行能够实时、动态的掌握企业真实的资金流、商流和物流等交易数据。共同点是重心从一般等价物转向非一般等价物。好比货币“贝壳”化、“邮票”化。

  但银行从事软信息服务毕竟要经历从业余到专业的转变,作为软信息专业经营者的互联网业目前还在呼呼睡大觉,还被五道口误导得晕头转向。一旦互联网醒来,这一趋势方向还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创新。

  交易银行的实践证明,银行利用互联网可以服务于企业的一切交易活动,而不只是金融交易活动。向企业客户提供多种“信息+金融”的交易服务,成为联系银行和客户的有机纽带,是银行与企业双赢发展之道,有助于推动经济转型。反过来,互联网搞金融也不是只有当银行一条路,不是只有华尔街化一个方向。

  历史上,中国曾经产生过山西票号这样的独立创新的举措,而交易银行是独立于华尔街、五道口之外的思维,它是沿着为实体经济服务这一相反方向出现的重大创新。

  希望寄托于将来,寄托于BAT后的下一代。

  文/姜奇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