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斷層,中葡論壇不容淪為“花瓶”

  • 来源:澳门月刊
  • 关键字:人才,中葡論壇
  • 发布时间:2017-01-10 11:09

  前言

  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1999年澳門成立特別行政區迄今已經有16年之久,澳門目前已出現葡語和中葡雙語人才愈來愈少的情況。

  2016年9月,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推出首個《五年規劃》,其中提出多項推廣葡語教育措施。故此,澳門教育暨青年局宣佈,該局會結合歐洲共同語言參考標準及本澳實況,訂定開辦葡語課程私校的課時下限,中學、小學每學年葡語正規課程各不少於70節、60節,輔助課程各不少於50節、40節。不但如此,該局會將葡語課程列為學校發展計劃的“優先資助項目”,多方鼓勵私校開展葡語教育。

  中葡論壇於2003年10月12日在澳門成立及舉行第一屆部長級會議,中國商務部與列席的7個葡語國家部長級官員簽署了《經貿合作行動綱領》。今(2016)年10月11~12日將在澳門舉行第五屆部長級會議。

  世界的葡語國家和地區

  由於歷史的緣故,目前全世界有8個葡語國家、2個具高度自治權的葡語地區,和2個仍然殘存葡裔居民的社區。

  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高度自治的“特別行政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授權下,澳門目前是主辦和執行“中葡論壇”的“中心城市”。

  8個葡語國家包括:葡萄牙、東帝汶、巴西、維德角、幾內亞比索、安哥拉、莫桑比克、聖多美普林西比。

  2個葡語地區包括: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印度果亞(中央直屬自治邦)。

  2個仍然殘存葡裔居民的社區包括:馬來西亞馬六甲、斯里蘭卡伽里。

  “中葡論壇”的成員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和7個葡語國家所組成。除中國外,葡語國家成員包括:葡萄牙、東帝汶、巴西、維德角、幾內亞比索、安哥拉和莫桑比克。

  即使聖多美普林西比、果阿都是葡語地區,但是,由於1976年宣布獨立的聖多美普林西比,於1997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斷交,改與中華民國(台灣)建交至今,故此,沒有加入“中葡論壇”。果阿則於1962年被印度武力吞併,只是印度的一個“邦”而非獨立主權國家,故亦不在成員國之中。

  馬六甲和伽里的代表,不是每屆/每年都會來澳門。即使前來,也只會參加在澳門舉辦的“民間活動”,如與“部長級會議”同一時間舉行的,每年都會舉辦的“澳門葡韻嘉年華”活動。

  每年十二月在澳門舉辦的“澳門國際貿易展覽會”(MIT),也會在會場內設立“澳門館”和“葡語國家館”,陳列澳門和葡語國家的產品,和提供貿易協助。

  中葡論壇的性質、人事和宗旨

  “中葡論壇”,全名是“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簡稱“中葡論壇”或“中葡經貿合作論壇”),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發起的一個“國際經貿論壇”,常設祕書處目前設立在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葡論壇”是以經濟合作及發展為主題,宗旨包括加強中國與葡語國家間的經貿交流與合作,發揮澳門在聯繫中國與葡語國家的平台角式。該論壇目前的人事結構见下圖。

  中葡論壇的主要活動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而葡語國家則擁有超過2億人口,自然資源豐富,兩者在經貿合作空間存巨大發展潛力。至2012年底,中國與葡語國家雙邊貿易總和已經超過2,000億美元(主要集中在中國與巴西和葡萄牙),並在持續增加中。

  由於澳門特別行政區曾經被葡萄牙長達四百五十年管治的歷史因素,不但早就與葡語國家存在廣泛和密切的聯繫,也採用與歐洲大陸法系相近的(葡萄牙)法律和行政架構,實在非常有利於葡語國家通過澳門去了解中國內地實際情況的中介。故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不但倡議舉辦“中葡論壇”,還利用澳門和葡語國家的特殊關係和潛力,令澳門成為中國和葡語國家之間經貿和文化交流的平臺。

  “中葡論壇”主要的活動至少包括:部長級會議、中葡合作發展基金、中葡合作人才信息網、經貿投資促進、教育與人才資源合作、中葡文化交流、貿易數據。此外,每年還出版四期《季刊》和一期《年報》,報告常設祕書處每年曾經做過的各項工作。

  加強葡語教育、培養葡語經貿人才

  有關統計數字顯示,澳門的葡文學習風氣已由1999年前後的三間大專(高等)學校(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澳門理工學院)延伸至中小學。對政府公立學校來說,葡語屬於必修科目,但是,澳門103個私立學校“校部”中,至今只有34個“校部”推葡語教學,不足三分之一。

  故此,教青局不久前宣佈,在參考了歐洲共同語言參考標準後,結合澳門中學生學習葡語的情況,規定葡語課程至少需要開展三年,每周起碼要上兩節課時,才可能產生學習成效。

  有關官員披露,新開辦的葡語課程已按相關規定推行。此外,還會派出16位葡語教師於28個私校“校部”任教,平均每名教師兼教兩、三個“校部”,相關教師都具一級教師資格,每年需要培訓。

  由於每校教學要求不一,派駐教師好難滿足所有學校需求。教發基金將葡語課程列為學校發展計劃的“優先資助項目”,提供葡語師資津貼,鼓勵校方開設葡語課程。學校可自行聘請教師,只要具葡文相關專業學位即可成為六級教師,但晉升要再進修師範課程。

  澳門本地傳媒指出,具專業知識的中葡雙語人才,包括經貿、會計、法律、工程等等,其需求比單單的葡語人才需求可能更大,故此,在葡語課程中加入相關專業知識的課程,是有一定必要的。

  本地傳媒的有關報導指出,比較能掌握中葡雙語的會計人員,目前一般已經在50~60歲或以上,年輕一輩的澳門本地居民(包括土生葡人在內)就讀大學時,較多用英文學習,故此,目前已經出現一定的“人才斷層”。

  如果接觸葡語系國家客戶時,即使約七成接觸可以使用英語交流,但當無法溝通時,也有需要去找中葡雙語翻譯服務。即使目前市場上不難找到中葡翻譯人才,只是欠缺專業行業的知識,所以,擁有雙語人才固然重要,但擁有專業知識也很重要。如果葡國客戶要諮詢澳門及中國內地的稅務安排、兩地的公司法等,翻譯如果對這些領域有一定了解,是很有用的。故此,在翻譯課程中加入中葡經貿的內容,並開設專業範疇的翻譯課程,才有可能配合目前澳門的經濟需求。

  不過,也有商界人士指出,目前在澳門聘請的中葡雙語翻譯系畢業生,很多人都是大一才開始學習葡語,葡語的水平是有待加強的,現實上,許多中葡雙語翻譯系畢業生,在就業時的前面一兩年,是仍然無法獨立處理商業或法律文書工作的。再加上澳門商界到葡語國家發展不多,吸納中葡雙語人才有限,中葡雙語人才亦大多數去應考公務員,或者往律師事務所發展,故此,要很快地培養出適合澳門商界的應用型葡語人才,也是存在一定困難的。

  (本文作者是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澳門傳播學會副會長,曾在香港大學修讀SenhoraAnamiaNeta任教的“葡國語言和文化課程”。)

  譚志強(澳門報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